大连女孩李宛谕的别样人生

时间:2022-08-04 10:20:01

大连女孩李宛谕的别样人生

她是一名普通的女孩,却有着一段别样的人生经历:她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放弃报考高中,而选择了一所模特学校;她热爱文学,天生丽质,其文章被美国《俄亥俄新闻报》《伊利华报》等报刊刊载。她始终坚信:“有些人一生追求的,是有些人与生俱来的;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却是有些人一生追求的。有些人在生命结束时得到了一生追求的,有些人在生命结束时却失去了与生俱来的。”

聪慧女生不想考高中

1992年2月10日,李宛谕出生在吉林省桦甸市一个普通的家庭,她的出生给本已幸福的家庭增加了许多亮色。对待活泼可爱的女儿,喜欢阅读和写诗的爸爸甚至比妈妈还要有耐心,在小宛谕刚刚蹒跚学步时,爸爸就积极给女儿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不但用自己的写作来影响小宛谕,还经常带她去附近的图书馆看书。聪慧机灵的小宛谕很是特别,别的小朋友都喜欢在大人的看护下做游戏,可她这个小大人却一本正经地坐在爸爸身旁安静地看书。有趣的是,每当入睡前,小宛谕总能听到或抑扬顿挫或轻声细语的乐曲,那乐曲里传递的是小宛谕根本听不懂的古典名著或者唐诗宋词――即便她丝毫听不懂,可爸爸也依然坚持着,他希望在女儿幼小的心灵里埋下文学的种子。

直到现在,小宛谕也还清晰地记得,有一年她跟着爸爸去附近的农村郊游的情景。望着清澈的河水和郁郁葱葱的远山,刚满四岁的小宛谕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有声有色地朗诵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举动让爸爸又惊又喜,但小宛谕却保持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似乎在她的心里,这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诗句早就背得滚瓜烂熟,只是以前没有机会展示罢了。后来,爸爸发现小宛谕不仅会背诵李白的《静夜思》《陌上桑》《送别》,张九龄、王维、陆游等诗人的一些诗她也能熟练背诵。小宛谕小小的年纪就能吟诗诵词,这让周围的亲戚朋友刮目相看。上小学的时候,小宛谕自然是学校里的小才女,教材上的诗词她几乎倒背如流,而且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那时,多才多艺的小宛谕还参加了市少年宫的绘画班和舞蹈班,她的才艺很快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市文工团的专业老师甚至免费教她舞蹈课程。

年华似水地流着,转眼间,外表漂亮文静的小宛谕上了桦甸市最好的初中,并成为学校里的尖子生。可是被分到重点班的小宛谕并不怎么高兴,因为学校每天都要补课,而且留很多作业,这让小宛谕不得不取消绘画,当然,看课外书的习惯也从公开转为地下。学校每一次月考都要排名,每一次排名对成绩下滑的学生都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在这个时候,小宛谕的偏科使她与尖子生拉开了距离,她逐渐成了重点班里的“落后生”。由于成绩下滑,小宛谕的情绪很是低落,她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泣。看着如此伤心的女儿,爸爸妈妈十分着急,多次找她谈心,给她鼓气,可都没能把小宛谕从失败的痛苦中拉出来,相反,她变得越来越内向。有一天,爸爸对她说:“孩子,与其把不愉快的事压在心底,不如写出来吧,这样你会舒服一些的。”

于是,小宛谕买来一个带锁的日记本,在日记里写上自己内心的苦恼与矛盾,然后再悄悄地锁上。与此同时,小宛谕依然无法控制阅读爸爸书架上的各种书,并期待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找到将来的出路。中考前的那段日子痛苦难熬,不仅仅是因为学习成绩,还有中考填报志愿。爸爸说,要想有出息,只能上大学,要想上大学,就必须考高中。凭自己的成绩,上一所普通高中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考试前的一个晚上,小宛谕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她哭成了泪人。她不敢说出自己的意愿,因为在她看来,那是和大人们的愿望完全违背的。

看着可怜的小宛谕,从外地赶来的大姑安慰着说:“马上就要中考了,你现在什么也别想,等考完试,姑带你去大连模特艺术学校看看,那里也许更适合你。”听了大姑的话,小宛谕揉了揉红肿的眼睛,竟然“扑哧”一声笑了。原来,小宛谕不想通过高考来描绘自己的人生轨迹,她想走艺术的捷径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文学,或者表演。后来,小宛谕才知道,在外地工作的大姑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关注艺术教育。她知道,小宛谕的天赋在写作和文艺上,不能因为家长的意愿而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在文学的天空下自由飞翔

中考结束后,以前从未尝试过投稿的小宛谕终于可以崭露头角了。她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一篇又一篇地投向全国各地的报刊社,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她的文章屡投屡中,一个月之内她竟然发表诗文12篇,并被多家报刊聘为小记者。小宛谕的笔下刻画出许许多多的人物:有肩负家庭重任、培养子女成才的父亲(《伟大的男人》),有信守纯真爱情的残疾人(《拐杖》),有天真烂漫但却过早夭折的早恋故事(《早开的格桑花》),还有反映冷漠复杂的子女关系的家庭故事(《爱,其实很简单》)……这些题材不一、内容各样的文章,很真切地体现出小宛谕的内心世界。在《高考喜车》中有这样一段话:“等了好久,喜车才从远处缓缓地进了院儿。插好的鞭炮也噼里啪啦地响了,所有人都在鼓掌,尤其是邻居哥哥的妈,她一直不停地擦着眼角,毕竟这个时刻是多么令人激动啊!可这些却永远不能发生在我和母亲身上,我没有这样的荣耀,也不能让母亲荣光一回,最起码让她的虚荣心膨胀一下。”文中隐约可见没能按部就班地步入高中然后考上大学的小宛谕,心中依然有些阴影。但话又说回来,小宛谕的作品多数还是反映了积极向上的人文气息。在《未圆的皎月》中,小宛谕写道:“看见没有?天上那些小星星,她们都在等待上天让它们闪亮的机会。它们谁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但它们没有一个选择放弃,都在用力地发光。它们相信,上天对谁都是公平的,即使上天忘记了它,或是用无数的挫折考验它,它也会努力强壮自己,证明给别人看。”

2007年9月7日,她的散文诗《午后的阳光》在美国《俄亥俄新闻报》发表;9月15日短篇小说《范进中举新传》在美国《伊利华报》发表。与此同时,在新浪网、作家报等联合举办的2007母亲节征文大赛中,小宛谕也出尽了风头,她的作品《妈妈是眼泪》获得少年组二等奖。在华夏文摘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2007年全国原创文学大赛中,她也不示弱,诗歌《老人的背影》获得优胜奖。不仅如此,小宛谕还把目光伸向了国外,在首届“美国蓝月杯”世界华人青少年文学大赛中,她一举成名,获得一等奖,成为大连市一颗闪亮的文学之星。如果说文字给小宛谕带去了希望的火种,那么走进模特学校则是她人生里程当中又一个新的起点。

走进艺校迎接新的挑战

2007年9月1日,对于小宛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她迈进了大连模特艺术学校的校门。从桦甸到大连,小宛谕经历着时空的跨越,也经历着思想上的洗礼,因为她从此将要面对新的学习和挑战。刚刚踏入艺校的小宛谕就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在学校艺术节上,文字广告的创意使她在全校的广告创意大赛中崭露头角。作为舞台音乐剧的编剧和总策划,小宛谕将唱歌、舞蹈、相声及魔术等糅杂在一起,灵活多样地展示了她的艺术潜能,受到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凭着对艺术的理解和在镜头前的特殊感悟,小宛谕拍摄了很多不同风格的平面形象,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的文学悟性也在舞台的艺术表现中发挥得越来越自如。其平面形象获得了2007年全国平面模特大赛吉林省桦甸市直选区冠军,并成为桦甸模特网形象代言人。模特大赛并没有结束,北京的决赛还等着小宛谕去参加,可是,一路走来,太多的磨练、太多的压力让小宛谕身心俱疲,最终由于身体不适,她只好放弃了决赛的机会。小宛谕说:“我真的很遗憾没能坚持到最后,如果以后还有这样机会的话,我肯定全力以赴。”这样的生活,在她的散文《梦女孩》中也有体现:“每个女孩都喜欢在梦里沉醉,或许这样的青春年华,做任何事都无可厚非,即使失败也无所畏惧,因为我还小,所以便开始了那承载着彩虹色梦的生活……”

10月1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游泳协会、大连市政府等九家单位共同举办的“新型杯”第六届大连国际冬泳节在大连拉开帷幕。作为开幕式礼仪队的成员之一,小宛谕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了,与来自全市不同学校的20余学生代表一起走进会场。“我引领的是中国冬泳代表队,起初我有些紧张,不过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开幕式过后,很多运动员把我当成运动场上的道具,与我合影拍照,呵呵,我终于尝到了什么叫作‘站成雕塑’的滋味。”

“你无须带上掌声,只希望你可以随着这些无知的少男少女们,在悠扬的午后享受感动。在宁静的夕阳时分黯然落泪,在微明的晨光里后知后觉,感染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年华。”这是小宛谕《青春絮语》里的一段话,也映射出了她的处世态度――恬静、宽容、坚忍和执著。她始终坚信:“有些人一生追求的,是有些人与生俱来的;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却是有些人一生追求的。有些人在生命结束时得到了一生追求的,有些人在生命结束时却失去了与生俱来的。”

如今,刚满16岁的小宛谕,对自己的成长有着深刻的感悟,她说:“在学习遇到挫折时,我常常望着窗外的天空,想将来怎么办?想不出结果,就去看书,我什么书都看,看完以后就思考其中的道理,然后,其中经典的句子慢慢地就变成了自己内心的语言。”问起将来的打算,小宛谕说:“目前还不太明确,我学的是广告模特专业,本身对广告创意也很感兴趣,我会不断努力,同时也继续写作,现在还在写一个中篇小说,不管将来向着哪个方向发展,不去浪费时间是最重要的。”在人生的舞台上,小宛谕还是刚刚起步,无论是文学之路,还是演艺之路,等待她的有可能是狂风暴雨,也有可能是艳阳高照,但无论怎样,既然她已经选择了远方,就得风雨兼程。

上一篇:点燃生命的火焰 下一篇:回家的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