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数学课件的切入时机

时间:2022-08-04 09:35:16

刍议数学课件的切入时机

数学课件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演示,以及化静为动的特效,深受广大数学教师的厚爱。它对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增大教学容量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数学课件毕竟只是数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数学教学的全部和目的。因此,我们在运用数学课件时应讲究一定的策略,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等因素,灵活而又合理地选取课件切入的最佳时机

一、 导入新课时切入——让学生萌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数学课件正好具有激发兴趣这一功能。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课件的吸引性、综合性使它具有较强的教学魅力,能吸引学生并给学生以愉悦的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萌发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切入合适的课件,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课时,笔者借助数学课件演示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如何拼成不同的长方体的过程。由于课件是动态的,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笔者及时提问:这是什么图形?看到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求这些长方体的体积?笔者的提问促使这些学生主动猜想,然后迫不及待地进行验证。可见,在导入新课时切入精心准备的课件,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步入新课学习环节。 二、 突出重点时切入——让学生建构清晰模型

教学重点是一堂课的教学重心所在,因此有必要将教学重点做精、做细、做强,象放大镜一样把它放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建构清晰的知识模型。数学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变化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数学课件这一优势,利用数学课件突出教学重点,使重点知识得到淋离尽致的展示,使学生清晰地领会它们的内涵。

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梯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一位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最易推导?”教师这一问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就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利用数学课件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方法,学生很快就形成了共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最简单。可见,在教学重点知识时适时切入精心准备的课件,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 突破疑难时切入——让学生认识知识本质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利用数学课件进行辅助,能够顺利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解决这一矛盾。因此,针对教材中的一些疑难或抽象知识,教师如能设计相应的课件,就能增强它们的直观性,从而让学生较好地认识它们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旋转”一课时,学生往往能用语言表达图形的旋转情况,但在实际画图时却又容易出错,究其原因,因为图形的旋转是动态的,而作业本中的图形又是静态的,这种动态与静态的差异导致学生在画图时心中没底。那么,如何减少这种差异呢?通过相应课件的直观、动态展示,才能让学生增强感性经验,从而减少差异。为此,在学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状态并画图后,笔者及时利用课件“慢镜头”呈现图形的旋转状态,让学生直观体验“旋转”,最终完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 思维转折时切入——让学生获得智力支持

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受到定势的影响。定势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如果教师能够提前预防,就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在学生的思维转折处及时切入数学课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让他们获得智力支持,从而厘清模棱两可知识的内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例如,在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之后,一些学生常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认为半圆周长,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究其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受思维转折的影响,因为半圆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有一定的差别。为此,笔者在学生初步认识半圆之后,及时利用数学课件动态展示半圆和圆的一半的轨迹,让学生获得一些暗示并通过比较理解半圆的本质特征,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五、 深化理解时切入——让学生厘清知识内涵

在学生理解受阻的时候,如能为学生安排一个操作活动,往往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因为思维往往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切断操作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也是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深化学生的理解。但是有些知识让学生动手操作,难度较大,为此,我们可以及时切入数学课件,利用数学课件的动态演示,消除学生的理解障碍,让学生理解知识内涵。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直接让学生利用教具割、拼,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数学课件将圆柱进行切割、分解,合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图形,然后再将同样的圆柱体最大限度地多次划分,从而使拼成的长方体更逼真。通过演示,让学生懂得圆柱体积公式的产生过程,从而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产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渗透的转化和极限思想让学生学会变通,从而快速厘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知识检测时切入——让学生经历高效练习

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数学课件正好可以发挥其强大的交互性和刺激性,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多方面、多兴奋中心的刺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加深学生理解的目的。但具体使用过程中,绝对不是课本习题的搬家或是搞什么“题海战术”。而应采用适宜的声音、图像、图形、视频等模拟出较为真实的物理现象,并利用其交互性,展开教师与学生、正确与错误的对话和反应。因此,我们应事先设计高质量的数学课件,在知识检测时适时切入,让学生经历一次立体式的、高效率的练习之旅。

例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检测环节时,学生往往是先看问题,然后再看统计图,导致学生对统计图的整体发展态势缺乏关注。为此,笔者在进行知识检测前,先利用自己制作的相应课件动态展示检测题中对应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检测,结果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因为,在知识检测环节切入课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从而大大提升练习效果。

七、 思维松懈时切入——让学生产生持续动力

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身心最疲惫、思维最松懈的时候,学生的反思与总结也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如能利用数学课件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并利用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调节,就可以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反思与总结的效率,使他们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的最后,笔者提出如下这个问题:“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一说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在学生小组讨论片刻后,笔者利用课件展示出如下情境:在一片绿地上,一只小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子在前进。看到小猴子被车颠的一上一下,学生们哈哈大笑。这时,笔者问道:小猴子为什么会感觉颠簸?有学生这样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这时,笔者利用数学课件继续展示如下情境:小猴子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看见小猴子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学生又哈哈大笑。“这又是为什么?”笔者再次提问。有学生这样回答:因为车轮虽然没有棱角,但却有点扁。这时,笔者再次利用数学课件展示如下情境:一只小猴子端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平稳前进。“这又是为什么?”笔者又一次提问。有学生这样回答:因为车轴到车轮边上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时,笔者继续利用课件展示如下情境:当车轮向前滚动时,车轴“画”出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这一情境,鲜明地揭示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道理,学生不言自明。可见,在学生思维松懈时切入合适的课件,可以使学生趋于降低的兴趣重新被激发起来,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知识的内涵。

当然,数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切入应以不影响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前提,应以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让数学课件实实在在地产生辅助作用,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实实在在地得到提高。

上一篇: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共同的世界”专题的实施策... 下一篇:英语听力障碍及其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