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04 09:10:36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山药蛋,是世界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仅次于稻、麦和玉米。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近年约4500万亩,居世界第一位。马铃薯在全国各省(市)均有栽培,尤其在北方冷凉地区和西南山区种植更广泛。植物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做一介绍。

1、种薯处理

1.1精选种薯。选择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冻、薯皮光滑、色泽新鲜的幼嫩薯块。

1.2种薯切块。为了节约用种和保证种薯大小~致,播种前稍大的种薯需切成几块作种,小块薯应在没牙眼的地方切1刀,切块后氧气可从切口顺利进入薯内,从面加速酶的活动,打破休眠。从顶部斜或纵切,注意不伤牙眼,使每块种薯上都分配有顶部牙眼。

1.3种薯消毒。每切完1个种薯,切刀应放进消毒液0.1%高锰酸钾,或75q硒精,或0.5%。福尔马林溶液消毒1次。将种薯用05%福尔马林溶液浸20~30min,捞出后放成堆,用薄膜覆盖闷种6~8h,可有效防止种薯携带病菌。

1.4种薯催芽。切块摊晾1~2d后的种薯,用1个单位赤霉素(即1t水+1e赤霉素煨种lOmin。捞起后按~层湿润沙床、一层种薯埋人,覆盖薄膜进行催芽,能有效打破种薯休眠,出苗‘陕且整齐。

2、选择适宜播期。

马铃薯喜冷凉,不耐高温,应根据气候和鲜薯提早上市期确定最佳播种期。冬种马铃薯应选择12月上、中旬,待气温稍降时播种。过早,则温度高,容易烂种,难以全苗、幼苗生长不良以及幼苗期无法避开霜冻;过迟,则推迟鲜薯上市,生育后期遇到春雨容易发生病害,遇春季高温导致早衰,影响产量。

3、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平缓,中性或偏酸性砂壤土。联合整地起130cm大垄,垄底全方位超深松,深翻20~25厘米,最好施有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1500~2000公斤。根据地力和施肥种类适当补充化肥。马铃薯需氮、磷、钾的比例为5:2:11;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20~25公斤,尿素5~10公斤,以上肥料可全部作为基肥施用。施肥时将一半肥料撒在地面,翻人土中;另一半撒在垄沟中,用耥圈覆土,使种肥分离。在现蕾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3%~0.5%)外,一般不再追肥。

4、播种。

在播种前20~30天,将种薯放在20℃避光环境中催芽10~15天,当芽长0.5~1厘米时,将种薯放在15℃有光环境中晒芽。壮芽的标准是:芽体粗壮、绿色或紫色,播种前2~3天开始切芽块,每个芽块至少有一个芽,芽块重量在20克左右,每公斤种薯约切50个芽块、切芽时要靠近芽眼边缘,将种薯切成三角块,不能切成片。切好的芽块放在阴凉处晾干,同时拌些草木灰。切刀千万要用消毒液(20克高锰酸钾对水2公斤)消毒。切开种薯后如发现有黄圈或黑脐,要将整个种薯淘汰。

做130厘米宽的大垄,垄高15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4厘米。播种后将垄面搂平,盖上地膜,或播种前4~5天盖上地膜,播种时用手铲挖孔播种,在2天内将种植孔用土封住。采取先种后覆膜方式,在出苗后及时划开地膜,将苗引出,防止苗被烫死。当苗长到5~6片叶将地膜撤掉,同时中耕培土。

5、田间管理

5.1中耕培土。

当出齐苗或8成苗时,中耕一次,使土壤松喧透气。4~5片叶时中耕培土一次。现蕾期中耕一次,培土3~4厘米。封垄前最后一次中耕,尽量向根部多培土。如果出苗前土壤板结,可铲一次,兼有除草的作用。

5.2水分管理。马铃薯较耐旱,仅靠天然降雨即可正常生长如有浇水条件,视土壤墒情可在播种前造底墒;播种后15~20天视墒情可补水保苗,但浇水后要中耕;开花前一般不浇水仅靠中耕保墒。重点保证花期的水分供应充足,在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水,田间积水超过24小时,马铃薯即开始腐烂。

5.3施肥。当幼苗出土80%~90%,应重施1次结薯肥,用碳酸二氢铵375kg/hm2加过磷酸钙375kg/hm2,对水223t/hm2进行条施。

在现蕾期(约下种后50~70d)施1次结薯肥,施三元复合肥225kg/hm2于植株周围,他巴不能沾到叶片和直接接触到根部,防止伤苗。

6、病虫害防治

晚疫病主要发生在叶柄、茎和块茎上,在叶上主要发生于叶尖和边缘。防治重点是早发现。在连续两天相对湿度大于75%,气温在10℃以上,就有可能发病,发现病株可喷58%瑞毒霉锰锌500~600倍液。瓢虫用敌敌畏或敌百虫喷雾。蚜虫主要是桃蚜,可使用50%“抗蚜威”2000倍液喷雾。为了获取高产,生产中应用多效唑和膨大素。多效唑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30克对水40公斤,在蕾期均匀喷在茎叶上,可抑制植株徒长,增加产量10%~20%。膨大素每667平方米用10克对水25公斤,在蕾期均匀喷在茎叶上,可增产10%。

7、收获和贮藏

在播种后60~65天,当叶片发黄时,选土壤不潮湿,天气晴朗的日子收获,收获的马铃薯晾晒20分钟装袋,在收获中碰伤的薯块在20℃的环境中晾晒两天后装袋贮藏期间应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

上一篇:通信运营商基站建设中节能减排技术选用研究 下一篇:夏季草菇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