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

时间:2022-08-04 08:59:12

如何指导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构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正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如果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再融入到课外阅读中,就会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毋庸置疑,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业进步,就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有人说,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可以说,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或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他们崇拜、学习或模仿的对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时认识的。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在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认识和修养。

近年来,我针对班上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遵循语文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时段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开展促读活动,注重参与的广泛性。每学期期初与学生一道制订课外阅读活动计划,力争每月利用语文课集中开展一次活动。如:读书心得交流会、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等,这些活动常常采取小组竞赛和个人抽签的方式进行,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因而不断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比如:有的学生参加“校园之星”节目主持人大赛获奖,有的学生习作被《作文周刊》等报刊发表。

二、推荐优秀书刊,注重阅读的实效性。1、首选初中语文课标必读书。例如:学了《绿色蝈蝈》,我推荐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了《智取生辰纲》就指导学生看《水浒传》等。2、推荐报刊时文。比如:学了梁启超的演讲《敬业与乐业》,就引导学生翻阅《演讲与口才》杂志;学习新诗,不妨也指导学生品品《星星诗刊》等。当然,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与这些书刊有一面之缘。3、点评同龄人作品。学生中不乏热衷于少年作家作品的,比如郭敬明的《幻城》,韩寒的《三重门》等,老师就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作品中的人和事,如何学习少年作家的写作技巧,并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4、做好读书笔记。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要求学生每读一本书时,都要做灵活多样的读书笔记,可写读后感,可 摘抄优美语句,可做知识卡片等,力求开卷有益。5、建立班级图书阁。每个学生每期捐一本自己认为有可读性的图书,设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老师也参与其中,师生乐在书中。

三、掌握学生特点,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不在教师直接帮助下的阅读,因此,语文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读物、态度、方法和习惯等进行指导。因学生情趣不一,自学能力的差异,对学生的指导方式也要随之而变。比如:同样是小说,男生多借阅《鲁滨孙漂流记》,女生则多借阅《简爱》,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四、开展网上阅读,注重作品的选择性。随着家庭因特网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功能的开通,网上阅读也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网上搜索的文章就其文质而言,可谓良莠不齐,甚至于有的有误导之嫌。如果是查找资料,还要甄别其真假优劣。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多从百度百科及阅读专栏查找名篇佳作,少阅读非官方网站文章及私人博客。同时还应提醒学生,网上阅读的时间一次不宜太长,以保护视力。

当然,我们不要将课外阅读片面理解为只是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样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那么,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尽情畅游,在书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就多鼓励并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吧。

上一篇: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背诵与积累 下一篇:试论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