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音乐堂重张10年

时间:2022-08-04 06:15:24

中山公园音乐堂重张10年

建筑大师贝聿明说过:音乐厅的环境应该像一幅中国画。当你走进地处北京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当你迈进古朴典雅的音乐堂,你自然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坐落在松柏挺拔的皇家园林之中,远离尘嚣,典雅的音乐与古老的紫禁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中山公园音乐堂显现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音乐堂最初建于1942年,是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建成的。在1999年音乐堂重张开业的讲话中,时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张和平曾经描述过新中国成立之初时音乐堂的状况――“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这天,当时北京军官会的两名同志接管了音乐堂――用铁丝网围着,只有一个简陋舞台……”

就是这样一个俗称“雨来散”、“半年闲”的简易露天剧场,虽然几十年历史可能与欧洲众多百年剧场无法比拟,但翻开音乐堂那一册册泛黄褪色的节目单,依然能感受到它独有的辉煌。1997年7月,北京市政府斥巨资翻建音乐堂,并于1999年4月重张开业,一座焕然一新的古典音乐厅呈现在世人面前,老剧场从此焕发新的生机,只有舞台和大厅的通天的大理石柱让人依稀记起沧桑往昔。

今年,是中山音乐堂重张第10个年头。4月16日―5月3日,音乐堂将隆重上演“辉煌十年――盛世音乐文化周”暨中山公园音乐堂重张十年庆典系列音乐会。

品牌铸就口碑

19岁的彤彤,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学大三学生。作为音乐堂伴着成长的一代,家在北京的彤彤告诉记者:我11岁开始去音乐堂,听了很多合唱音乐会、管弦乐音乐会。每年暑期的“打开艺术之门”,我都买票。2006年我还参加了音乐堂举办的夏令营到美国演出。我觉得音乐堂给孩子们提供了难得的经历与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我在音乐堂参加了春天合唱团,收获最多的是――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对音乐有着同样的热情,现在,即使我们不在同一座城市,甚至不在一个国家,我们还是常常联系。通过参加合唱团,我也学会了如何照顾别人,与人相处。――在音乐堂的观众留言簿上,我翻看着这样的小故事,感受并分享着观众的开心、成长。正是靠着口口相传,中山音乐堂日益走进观众心里。

10年来,中山音乐堂开创了众多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15岁的“打开艺术之门”(7月中至8月底)培育了音乐市场、提高了观众的欣赏水准,它不仅成为孩子们期盼的暑期大餐,更多时候孩子牵来了家长,使其成为全家的文化盛宴;10岁的“盛世音乐文化周”(五一前后)在1999年中山音乐堂重张时首次推出,每年郁金香盛开的五月,观众都习惯来音乐堂看“盛世音乐文化周”系列音乐会;5岁的“法国钢琴节”(6月底)、4岁的“九门爵士节”(5月底)也都拥有庞大、稳定的观众群。除此之外,新年、新春、圣诞等节庆,音乐堂也都有特别的演出安排。10年走过,中山音乐堂全年的演出,国内外名团名家可谓平分秋色。“打开艺术之门”、“法国钢琴节”等品牌项目更是走出北京,辐射全国。

作为北京市文化局体制改革的头一家,2004年5月,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将中山音乐堂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剥离。中山音乐堂开始走向市场,朝着市场化、正规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长安街沿线,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与中山音乐堂可谓三足鼎立,尤其是国家大剧院2007年12月投入使用,对另两家音乐厅服务水准、上座率都是严峻考验。对此,积极应对、致力于不断提高专业服务品质的中山音乐堂总经理徐坚认为:国家大剧院没有对中山音乐堂造成观众分流的情况,相反观众倒增加了。“大剧院的投入使用,使得首都的演出市场异常活跃,更多的普通民众开始关注演出,用走进音乐厅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地点只是他们选择的一个方面,在我们所做的调查中,更多人还是把自己的喜好放在了第一位。大家全面关注、搜罗北京各个演出场所的演出信息,中山音乐堂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节目。无形中观众群被扩大了,从而实现了良性循环”。

服务彰显品质

62岁的胡秀丽,是中山音乐堂的热心观众:我退休后,经常来音乐堂听音乐会,99年重张时就开始了。70年代,音乐堂还是露天的时候,单位工会组织活动,我还在台上参加过合唱表演呢。这里的环境好,得天独厚,来的时候还可以逛逛公园。音乐堂的服务也好,姑娘小伙都微笑着,特别舒服。因为老来看演出,工作人员也和我特别熟,都成为朋友了,看到他们就特别高兴。觉得这里特别亲切,像家一样。有时候,暑假时,我一下子能买20多张票呢。很多演出我都爱看。我还经常叫上一些退休的老师们一起来听音乐会,音乐堂这个地方太好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特别充实。――普通观众对音乐堂的这份热爱,也体现在方方面面。

“服务人性化”是中山音乐堂这个团队的每位成员都烂熟于心的准则。“服务上档次”则是音乐堂意见簿中出现最多的褒扬。据了解,驻华使馆的文化交流以及庆典活动,例如中法文化之春等,大都钟情中山音乐堂。许多演出团体及个人都愿意在音乐堂演出,除了优美的坏境、良好的设施,优质的服务也为音乐堂赢得良好口碑增加了砝码。

10年来,为了更好服务于观众,音乐堂除了在硬件设施上撤掉了前五排的长条桌,改造了观众通道和演员通道外,更多的是从服务着手。在音乐堂,负责检票以及场内维持秩序的服务员是一道既靓丽又养眼的风景线,他们高大英俊,动作整齐划一,威严中又不失亲和。我很好奇地向总经理徐坚提出疑问,才知道,紧邻国旗班的中山音乐堂,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服务人员都是仪仗队的退伍军人。他们将军人过硬的作风与音乐堂的服务要求相结合,摸索出一套独有的服务理念。

徐坚告诉记者:“观众与工作人员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我们永远强调――不是对立,不是管理,而是服务。服务的原则就是人性化。我们对员工的培训首先是要求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观众着想。在音乐堂,服务不仅是对观众的服务,还有对演出团体的服务。夜间运送乐器、录音……一切有利于演出的,一定要帮助促成,坚持自身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和服务”。

10年来,音乐堂演出2000余场,仅2008年全年演出较1999年就增长了3倍多。10年来,音乐堂接待国内外演出团体百余家,从早年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内乐团到如今世界顶级乐团纷至沓来。10年来,音乐堂的观众群也从圈内人占主流真正实现了普通百姓走进来。10年来数字变化背后隐藏着音乐堂团队艰辛、执着的付出与坚持。“我们感谢众多院团、艺术家不计报酬支持我们的品牌项目,市场的培育、观众群的形成,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

据徐坚总经理介绍,中山公园音乐堂重张10年之际,为答谢广大听众长期以来的关爱与支持,还特别推出中山公园音乐堂会员俱乐部,使听众们可以通过这个音乐“绿色通道”获取更丰富的演出信息,体验更便捷的购票渠道,共享音乐艺术的魅力。

中山音乐堂优雅的欣赏环境与出色的音响效果,节目的高品质、多样性与创新性,让音乐堂在海内外艺术团体、文化机构与媒体中享有良好口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性得到了百姓的衷心喜爱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真正让北京的百姓在音乐堂分享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发展成果。中山公园音乐堂从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基地,发展到如今世界大牌乐团及音乐家与北京听众共同喜爱的专业古典音乐厅,不正是北京历史与文化发展变化的最佳写照吗?!

上一篇:中国《蝶》飞往韩国 下一篇:三大矛盾困扰教材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