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F―101再生催化剂对降低烯烃的性能评价

时间:2022-08-04 06:11:56

PHF―101再生催化剂对降低烯烃的性能评价

[摘 要]大庆石化公司12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首次应用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开发的PHF-101超低硫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以催化柴油和焦化汽、柴油为原料,生产精制石脑油、柴油及低凝柴油。2012年4~5月装置进行检修,反应器使用器外再生催化剂。现对再生催化剂对降低烯烃的性能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加氢精制 再生催化剂 烯烃 石脑油 性能

中图分类号:TE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001-01

前言

PHF-101催化剂于2012年5月再生,再生后装置从2012年5月30~2013年4月30日共运行11个月,加工原料93.6714万吨,生产石脑油15.3223万吨,柴油62.2578万吨,低凝柴油15.6299万吨。2013年5月装置停工检修,催化剂未再生,进行氮气保压保护。2013年5月16日开工,开工至今,共运行102天,加工原料90547吨,生产石脑油44610吨。催化剂实际操作的工艺条件均较平稳,加工的柴油产品满足国Ⅲ标准,石脑油产品质量基本符合指标(2013.8.28烯烃含量3.65%大于指标3.0%),现将催化剂应用情况(2012年5月-2013年9月 )及降低烯烃的性能进行讨论分析。

1 原料性质

催化剂再生后原料中溴价和硫含量无显著变化。

2 工艺参数

自2012年5月开工以来,反应及分馏系统的操作条件根据原料性质及生产方案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整体运行平稳。主要工艺参数见图3~10。进料量根据生产安排,波动较大,在88~140t/h范围内;反应器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及床层温升变化较小;反应器入口压力在6.9~7.1MPa之间,床层压降在0.25~0.31MPa范围内。

(1)进料量中焦化汽油含量比例

本次检修后(2013年5月20日),汽油所占比例稍高,特别是近两月7、8月比例在25之上,原因是二重轻柴直调,相应的焦化汽油比例上升。

2013年7-8月,处理量较低,为90-98吨/小时,体积空速为1.33-1.45h-1,焦化汽油的处理量较恒定,为28吨/小时。因此,可以判定原料中焦化汽油比例的增多与空速降低的影响可相互抵消。

(2)反应床层平均温度与设计温度对比

床层平均温度或最高点温度均未达到设计要求。(但在催化剂协议中,设计平均温度和最高点温度变化为产品质量达到国Ⅳ情况下的协议曲线,由于装置现生产国Ⅲ柴油,协议中未给生产国Ⅲ柴油的协议温升曲线,所以协议温升和实际温升曲线比较,意义不大)。

2013年5月检修开工后,反应器进口温度提高5~8℃。,反应出口温度控制在330℃左右,基本无变化,而反应平均温度也变化不大。

(3)床层温升

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延长,床层温升呈小幅、缓慢下降趋势。

3 产品性质

如图1所示,装置自更换催化剂开工以来,加氢柴油的硫含量一直小于150μg/g,满足国Ⅲ柴油标准对硫含量的要求。

加氢石脑油的密度和馏程变化比较平稳,石脑油烯烃含量一直小于3v%,满足乙烯裂解进料要求。

从图2可以看到,烯烃含量有缓慢、小幅上升趋势。2013年8月30日烯烃含量超标。原因是由于催化剂使用周期增加,催化剂活性有所降低,但本月乙烯检修,涉及到全厂氢气平衡问题,为了节约氢气,车间未调高反应器温度,即反应深度未增加,对于石脑油产品烯烃含量一直卡边控制。

4 结论

(1)催化剂投用后,反应床层温升呈缓慢下降趋势。适当提高反应器床层出口温度,可进一步加深反应深度。车间由于产品质量一直合格,考虑到为更好的保证催化剂长周期运行,反应深度一直并未增加。

(2)加氢柴油的硫含量一直小于150μg/g,满足国Ⅲ柴油标准对硫含量的要求。

作者简介

熊淋涛,男,1986年1月出生,助理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在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加氢一车间从事加氢技术管理工作。

上一篇:半钢水KR法脱硫生产实践 下一篇:班级管理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