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课堂需要自由地体验

时间:2022-08-04 05:58:14

诗意的课堂需要自由地体验

以美学的眼光审视现行的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大多选文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尤其是新课改以后的新教材,更具有了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现行语文教材选文既表现了爱国爱民的雄壮美,又表现了忠贞、真诚的人性美;它们既有“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的含蓄美,又有用语整齐、长于修饰的典雅美。语文教学就应该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唤醒“沉睡的巨人”,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语文课堂保持那一份灵动与清纯,让沉浸在各种模拟题中的学生在语文这方天地里获得“诗意”的“栖息”。

让学生能够获得“诗意”的“栖息”,就必须有“诗意”的课堂。“诗意”的课堂应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课堂,它关注行动结果,更关注通向结果的“诗意”自由行动。

中国是一个讲究“师道尊严”的国度,老师就是真理,老师只有板起面孔,才有威严,才有师道。在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课堂中,师道尊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秩序。但语文学习也成了知识灌输的“机器活动”,致使柔柳、清风和拍岸的惊涛、西窗的含雪及课本之外的种种生活均与课堂绝缘。

看似灵动的语文学习变成了教师一人带着教参桎梏在可悲地独舞。失却了自主的体验,限制了自主的表达,学生还有什么自由可言?

打造“诗意”的语文课堂,首先要给学生的思想松绑。创造了教育神话的杜郎口中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了“生龙活虎、欢呼活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的要求,这是对传统课堂纪律的革命,是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充分尊重,是学生得以自由学习的“法律保证”。笔者有幸观摩了几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学生敢问、敢说、敢进行板演、敢下位讨论,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热烈、和谐、民主的气氛。

“诗意”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帮助学生打破各种无形的束缚,用心灵去倾听、感受、体悟、接纳,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在理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时,大部分同学都是就整句进行分析,认为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而一位男同学就“空”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我认为‘空’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惜别之情。友人离去,空的不仅仅是地上的马蹄印,更是诗人的心灵。开学前,在我家玩了二十多天的表弟回家了,我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所以,一个‘空’字,活现了诗人依依惜别、怅然若失的特定心情。”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富有个性的表达,怎能不让人为之喝彩!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悟回归课堂,这种感觉真好。

生活中存在“诗意”,文本中蕴藏“诗意”,“诗意”的课堂应该是生成性的、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的、浮动着师生灵气和悟性的世界。

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入文本世界,领悟文本“诗意”的美妙。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阅读体验就是要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发现自己”,把文本内容跟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成长经验有机联系起来,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只要学生有阅读体验的生成过程,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只要不是跟着教辅书的人云亦云,即使肤浅片面,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宽容地对待他们。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一样,所以就不能强调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否则,“求同性思维”将会严重扼杀学生的思考能力,何谈“诗意”?

当然,学生的“大唱反调”与“独特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思维倾向,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离不开整体性原则。大家都在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只能是哈姆雷特,我们不能把他解读为别的形象。奥楚蔑洛夫成了机灵、务实的代表,《背影》中的父亲成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典型,听到学生存在偏差的阅读体验,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倾听,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凭借自己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准确诊断,适时点拨,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如果言之有理但观点肤浅,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开掘深度:如果学生回答过于口语化,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用语;如果学生观点模糊,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清晰表达。在平等的对话中,教师要大胆矫正学生的阅读偏差,让学生在老师理解和尊重的目光中,学会阅读,体味“诗意”。语文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共同学习、成长、进步的伙伴关系,只有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谱写语文课堂的“诗意”旋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诗意”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作为共同学习的师生,如果能时时处处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无拘无束,有了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就会让学习成为享受,让课堂成为乐园。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诗意’,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冯卫东,走在研究的引桥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下一篇:课新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