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13号元素命名的建议

时间:2022-08-04 05:41:36

关于113号元素命名的建议

摘要:建议把113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命名为“钅日”(读音为/rì/,声调为去声)。不赞成把113号元素命名为“钅尔”(读音为/nǐ/,声调为上声),因为这样的命名不仅存在严重的同音问题,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多义冲突和多音冲突,违背了科学技术术语的单义性原则,在使用中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

关键词:113号元素;歧义;误解

中图分类号:N04;O611文I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2.007

Suggestion on Chinese Name of Element 113//FENG Zhiwei

Abstract: The paper suggests the Chinese name of element 113 as “钅日”/rì/. We do not agree to name the element 113 as“钅尔”/nǐ/, because this naming not only has serious homonymic problem, but also aggravated polysemic and polyphonous conflicts. Also, the Chinese name“钅尔”is easily ambiguous and misunderstanding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element 113, ambiguity, misunderstanding

收稿日期:2017-02-07

作者简介:冯志伟(1939―),男,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计算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现代术语学。通信方式:。

中国对于元素的命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直接使用汉语中已经存在的元素名称来命名,如“金、银、铜、铁、锡、硫、铅”等。另一种方式是模仿元素在西方语言中的读音造新字来命名,由于新的元素不断被发现,这种方式成为我国元素命名的主要方式。

1932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明确地提出了使用第二种方式给元素命名的原则:金属元素名称用“金”为形旁,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别以“石”“三点水”和“气字头”为形旁,一般采用形旁在左,声旁在右的形声字来命名。这些原则简明实用,受到学术界的欢迎。我们在给新的元素命名时,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

113号元素nihonium(元素符号为Nh)的中文译名据说已经确定为“钅尔”,读音为/nǐ/,声调为上声。我认为这个定名不妥。

“钅尔”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有/nǐ/,/niě/,/xǐ/三个不同的读音,现在采用其中的/nǐ/来给113号元素命名有一些缺陷:由于这个字是多音字,用户看到这个字时,要在这三个不同的读音中进行选择,在使用中会引起不便。

而且,113号元素定名的读音若为/nǐ/,与元素周期表中的41号元素铌(元素符号为Nb,读音为/ní/,声调为阳平)的声母和韵母完全相同,仅是声调不同,是一个准同音字,存在严重的同音问题,在称说时极易混淆,造成歧义,会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带来麻烦,引起误解。

我不赞成“钅尔”这个译名,建议把113号元素命名为“钅日”,读音为/rì/,声调为去声。理由如下:

第一,113号元素nihonium的英文名称是为了纪念发现这个元素的日本科学家,nihon就是汉字“日本”的日语读音,在日语中“日”读为/ni/,但是,汉字“日本”在汉语中的读音为/rìběn/,“日”读为/rì/,在翻译113号元素的汉语名称时,我们当然应当把“日”按照汉语的读音翻译为/rì/,而不应当按照日语的读音翻译为/nǐ/。

第二,“日”这个字在汉语中属于“日”母字,根据古音学中“娘日二母归泥”的原理,“娘”母字/ní/与“日”母字/rì/是相通的,在古音中应当归入“泥”母,因此,在翻译nihonium这个元素时,把其中的第一个音节/ni/的读音翻译为/rì/,在汉语音韵学上是合理的,与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符合语言学的原理。

第三,“日”这个字在汉语方言中,也有发音为/ní/的,这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娘日二母归泥”现象,这样的发音/ní/与日语中“日”的发音/ni/相同,把nihonium这个元素的中文翻译为“钅日”,读音定为/rì/,而这个读音在汉语的某些方言中也读为/ní/,与nihonium第一个音节的读音相同,因此,这样的定名有汉语方言事实的支持。

第四,“钅尔”这个字,如果读音为/nǐ/,声调为上声,其含义为络丝或络丝的工具(俗名“络子”),若用其作为113号元素的命名,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义项,成为一个具有若干个义项的多义字,使用时会产生歧义,违背了术语命名的单义性原则。

第五,“钅尔”这个字,还可以读为/niě/,声调为上声,其含义为“镊”,如果采用“钅尔”这个字作为第113号元素的定名,并且把读音/niě/改为/nǐ/,在使用时必然会产生混乱,使普通用户难以辨别这个字的意思是113号元素Nh还是“镊”,使用时会出现举棋不定的困惑。

第六,考古界、文博界、篆刻界都用“钅尔”这个字,这是他们的常用字,是“玺”字的古写,读音为/xǐ/,声调为上声,不读为/nǐ/。知道点金石学的人,都认识“钅尔”这个字,不冷僻。这个字在战国时已经出现,多见于六国文字,是当时的常用字。秦统一中国之后,就用“玺”作为标准字了(“尔”这一简体写法,在战国时就已经出现了)。如果采用“钅尔”这个字作为113号元素的定名,并且把原来的读音/xǐ/改为/nǐ/,必将造成不同学科领域称说上的混乱,产生误解,造成教学上的麻烦。

如果把113号元素nihonnium的中文译名改为“钅日”(读音为/rì/,声调为去声),就完全避免了同音问题和一字多义问题,称说时不会产生混淆,便于教学和科研,比之于定名为“钅尔”(读音为/nǐ/,声调为上声)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有专家认为,元素的中文译名中已经有同音的先例,例如“锡”和“硒”的读音都为/xī/,因此,把113号元素nihonium定名为“钅尔”(读音为/nǐ/),尽管会产生严重的同音问题,但是有先例可以遵循,不足为怪。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科学技术术语的命名原则之一就是要求术语具有单义性,不仅在语义上不能混淆,在语音上也不能混淆。多年以前,元素周期表第14号元素Si的中文译名为“矽”,读音为/xī/,与元素“锡”和“硒”的读音相同,不便于称说,曾经产生过严重的同音问题,给化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20世纪50年代我上中学,老师称说“矽”“锡”和“硒”的时候,要分别说明它们的字形结构,把它们分别称说为“石+夕的xī”,“金字旁的xī”和“石+西的xī”,非常不方便,我们学生学习起来也非常困难,常常产生误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国家采取果断的措施,把元素周期表第14号元素Si的中文译名改为“硅”,读音为/guī/,声调为阴平,才缓解了由于元素严重的同音问题而带来的麻烦和误解。“锡”和“硒”同音已经造成了称说的混淆,给教学和科研带来极大的麻烦和误解。现在我们给113号元素命名的时候,应该避免这个问题。

上一篇:聋生英语教学中记忆策略的应用 下一篇:趣味性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