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 部门联动 属地管理 齐抓共管

时间:2022-08-04 04:36:26

政府主导 部门联动 属地管理 齐抓共管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自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全国开展了集中整治超速行驶、客车超员、货车超载和疲劳驾驶(“三超一疲劳”)违法行为专项行动。面对日益严峻的道路运输安全形势,源头治超、科技治超、路面监控、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区域联动、部门联动等创新举措纷纷在全国各地掀起,山西、安徽等省政府重视,行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引起超限超载的深层次原因远未消除,治超的长效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治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华东治超统一行动

2012年3月28日8时至29日8时,由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福建、上海6省市共同启动的华东片区公路超限集中整治行动全面展开,在区域内形成了治超的高压态势。本次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是查处车货总重55吨以上的货运车辆以及运输不可解体物品的车辆,同时对运输不可解体物品车辆的基础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统计,为下一步华东片区统一办理超限运输网上审批工作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本次集中整治活动范围为省际接壤的道路,在行动中,各省市公路、运管等部门通力合作、联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山西打击短途超载超限

为了打击短途非法超载超限,山西各市县治超部门从近日起至8月10日,展开短途非法超载超限专项整治行动,各级治超办以及交通、交警、工商等部门将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力争用100天的时间,使短途非法超载超限得到有效根治。此次整治重点是要坚决取缔非法储售煤场以及非法改装车辆修理厂,整治砂、石料场等非煤货源点的经营行为;坚决打击货运源头为车辆超标准装载、配载以及车辆二次驳载的行为;坚决打击无牌无照、大吨小标、非法改装车辆以及车厢加高马槽上路行驶的行为;坚决打击在建工程施工车辆非法超载超限行为。

交通运管部门将通过巡查和进驻的方式,加强对政府公示的合法货运源头、源尾企业的有效监管,确保非法超载车辆不出厂、不上路,交警部门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对非法超载超限车辆实施有效的堵截查扣,对发现的非法改装车辆进行严格查处。对于专项行动中出现非法储售煤场取缔不彻底,货运源头监管不力,对治超举报案件不及时受理等问题,要按照有关程序和标准进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川、青海开展省际联合治超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车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建立省际联合治超工作机制,有效遏制跨省超限超载车辆违法行为,去年12月,青海省交通厅法规处副处长、路政执法总队总队长、副总队长一行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公路局进行了沟通会商,双方就国道213线若尔盖境内与青海省海东地区省道阿赛线境内存在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形成两省关于国道213线跨四川、青海段开展省际间联合治超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一致认为十分有必要通过加强省际间的配合,通过加强源头治理与路面治理,遏制“三无”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公路。

一是青海省海东地区按照治超职责将进一步加大省道阿赛线境内货运源头治理,严格规范和引导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二是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加强对“三无”车辆的车籍管理,加强路面查处力度,督促车辆和驾驶员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办理车辆号牌及驾驶证照,拒不办理的加大治理力度;三是妥善处理好若尔盖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群众开展对物流运输的相关问题,通过实施区域联动治超,加大国省干线的保护力度,促进两省边界地区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广西将建“黑名单”治超

随着广西全区高速公路全面实施计重收费,以及区内国省干线公路计重收费站开始逐步取消,大量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改道行驶普通公路,造成大量普通公路不堪重负而被损坏。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全区路政业务管理工作会议上,为打击超限超载行为,广西将推进“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超限超载治理长效机制,并建立超限车辆黑名单,从源头上控制车辆超限。

根据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部署,广西公路局组织全区各级路政执法机构,从今年3月26日起至3月31日,对辖区公路、桥梁涉安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检查中发现当前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十分突出。据国省干线公路计重收费站统计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通行数据显示,2012年3月1日至31日,通行广西国省干线公路40个计重收费站的货运车辆中,超限超载车辆达33.54万辆,超限率在30%以下的车辆共10.54万台/次,占超限超载车辆的31.43%。大量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改道行驶普通公路,造成大量普通公路路面病害迅速发展,通行路况日益恶化。至2011年底,全区专业公路养护总里程为19569公里,优良路率仅为55%,差路率达到7%以上。

而公路桥梁安全形势也异常严峻,据有关数据分析推算,车货总重大于55吨以上的严重超限超载车辆,通行在国省干线公路(不包括高速公路)将达到180万台/次,从超限超载车辆运输线路分析,G209、G323、G324、S211、S304等国省干线车辆恶性超限运输现象特别突出。这些严重超限超载车辆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

广西公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公路管理部门将实行治超“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源头监控、联动处罚”的新型超限治理模式,并加大打击“车托”纠集超限运输车辆集体通过收费站以逃避交纳通行费的行为。

黑龙江春融期治超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3月15日到6月5日,黑龙江全面启动2012年春融期治超战役。近期,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按照“高速公路入口阻截劝返、普通公路站点执法监管、农村公路限宽限高保护”的总体要求,严格执法,进一步完善路面治超执法协作机制,切实加大货车检测和执法检查工作力度,春融期治超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

坚持卸载。治超检测站及流动治超检测站经过科学检测,对非法超载车辆责令驾驶员对超载部分的货物实施卸载或采取强制卸载,消除违法行为。坚持不卸载不放行,不得以罚代卸。

上限重罚。春融期非法超限超载行为对公路危害加大,治超专项行动期间,控制自由裁量权,统一上限处罚,任何治超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处罚标准。

突出重点。以清理整顿公路沿线砂石、煤炭转运站点和打击车辆超限超载分合载行为等专项治理战役为突破口,重点解决短途运输车辆超限严重、不覆盖、卸载难、非法转运、分载合载及车辆非法改装等问题。

部门联动。按照省政府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部署,建立交通、公安、工信、工商、质检、安监等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形成源头监管点、治超检测站、治超卸货场、计重收费站、流动检测车“五位一体”的互联互动、相互补充、全方位、无盲区的治超网络体系。

辽宁路面执法与源头治超联动

为进一步加强辽宁省道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源头治理工作,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道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355号)的有关规定,自2011年9月份开始,省厅运输管理局与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建立路面执法与源头治超联动机制,将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路面执法查处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信息,定期通报给车籍所在地市级运管机构,并责成其严格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93号)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切实加大违法超限运输车辆、驾驶员和企业的跟踪处罚力度。

各市运管机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责成相关业务科室重点督办,对省厅运管局通报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信息存档备查,通过查阅运政网和管理档案,逐一核实违法超限运输车辆、驾驶员及所属企业信息。对查实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和从业资格的违法超限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员,违规次数超过法律规定的,严格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违规次数暂不足法律规定的,分别通过将违法超限行为记录在企业该年度的经营信誉考核中、对违规超限的经营者给予警告、责成经营者加强对所属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等方式进行处理,同时,以此项工作为契机,向辖区内的道路货运经营者广泛宣传,使货源企业、货运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深刻理解《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充分认识超限超载的危害,主动配合做好超限超载的治理工作。

辽宁省路面执法与源头治超联动机制已基本确立,各相关单位执法信息共享互联工作配合顺畅,下一步将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完善路面执法与源头治超联动工作机制,密切配合、标本兼顾,共同维护道路货物运输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齐齐哈尔“立体”治超

4月6日10时,在哈大高速公路的齐齐哈尔路政处扎龙治超站,执法人员正在认真核对每一辆过往车辆。这个治超站24小时有执法人员值班,从3月25日到4月5日,经过检查站的车辆有12000余台,60台车辆超载超限。该站负责人刘敏说,目前进入高速公路的超载车辆非常少,即便有超载的,也都超载一两吨,没有大宗超载。

4月6日中午11时,齐齐哈尔建华收费站。这里车流量比较大,这个收费站连接齐齐哈尔市与齐甘、齐泰等高速公路。在入口处,执法人员对载重车辆进行一一登记,留下司机的联系电话、车号,并让司机写下没有超载的承诺,达到要求后放行。在收费站的另一个操作室内,一台微机上正显示出口处一辆货车的各种数据:车轴、载重、实际荷载等。收费站站长于洪斌说,这是今年齐北高等级公路管理处自主研发的一套治超电脑软件。这个软件一端链接着收费端口,一端链接到电脑上,在对车辆进行收费时,电脑上就能显示出车辆的所有数据,包括是否存在超载超限的行为。从3月25日到现在,该收费站堵截了10台超限车辆,1台超载车辆。

在嫩江大桥综合交通检测站,由于高速路口严查超载超限,各个检测站又24小时监控,路政部门高密度的流动检查,这种立体式的治超方式使每天经过这里的车辆虽在六七百台次左右,但超载超限的车辆很少。从3月25日到现在,超载超限车辆只有15台。

在齐富嫩江特大桥的入口处,有多名执法人员在出入口检查车辆。齐齐哈尔路政人员说,眼下,行驶在特大桥上的车辆都没有超载。有超载超限的车辆在入口处就被截住了,没有上桥的可能。

据齐齐哈尔公路路政管理处透露,截至目前,该处上路检查车辆5330台,依法查扣超载超限车辆79台,处罚50台,卸货431.3吨,其中7台严重超限车辆强制卸载超限货物,并分别处以3万元的重罚。

郴州再掀“治超风暴”

3月27日召开的湖南省郴州市城区治超工作及治超站场建设协调会要求,要继续掀起“治超风暴”,严查严管严惩,做到逢车必检、逢超必卸、逢超必罚,坚持不懈防止超载现象反弹。

近日,郴州市钢材车超载现象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批示,务必高度重视,严防死守,对于反弹地区严肃查办,对内外勾结的严厉打击,对超载源头严厉整治,确保治超成果不因工作懈怠而毁于一旦。

目前郴州大道(苏仙段)王仙岭治超站,有效控制了京港澳高速出口往东方向超限超载车辆,受中间隔离带的影响,无法控制对面方向自东向西上高速的双超车辆,让这些上高速的双超车辆有空子可钻。要在S207线与郴州大道交汇处设立治超执勤点,实行24小时值守,控制上高速双超车辆。同时,G107绕城线杉山岭治超站和S322线马踏飞燕治超站建设要在8月底前完成。

为此,郴州市将组建郴州大道治超流动稽查队,实行24小时巡查,严厉查处进入郴州大道的超限超载车辆。市有色金属工业园和市经济开发区要设置治超执勤点,凡发现有超载、未盖篷布、未关水箱的违法车辆一律扣留,从严处罚。

天津滨海新区治超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1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投入2955万元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全年共查扣车辆20945辆次,处罚15234辆次,卸载9894辆次,卸载量达212794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目前,新区政府已与各功能区管委会、天津港集团、滨海建投集团等单位签订治超责任书,明确“第一责任人”,各管委会与属地大中型物流企业签订责任书66份,形成层层零距离对接的目标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凡属各自区域内治超责任,必须由“第一责任人”主动承担妥善解决。各治超办已与大型物流、运输企业、建筑工地、码头、货场、搅拌站签订166份责任书。天津港增设了6处执勤点,10处治超点,形成了治超办与企业源头共治的联动机制。

今年新区还将加强对海河大桥、南京大桥、海滨大道等重点路桥治超监管,以桥梁为咽喉重点,确保不出事故;同时,规划建设海滨大道治超检查站,年内完成设计、征地、建设等环节,在海滨大道海河大桥南段建设一处高规格、高标准的治超检查站。另外,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实行倒查责任追究机制,对超限超载车辆,必须查出源头所在。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新区将在年内筹建滨海新区数字化治超监控系统,每一个监控点位都安装数字分析系统,对超限超载车辆实行“精确制导”。同时,规划建设永定新河收费站、中心渔港收费站卸载场,对“双超”车辆进行截流,使新区科技治超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全市、全国领先水平。

浙江丽水“管家”贴身治超

浙江丽水的路政部门变成了企业的“管家”,这一身份的转变,正是330国道丽水超限运输检测站“走基层”服务企业工作的一项创新。今年开始,该治超站根据辖区生产运输企业的不同特点,以源头管控、规范物资运输为重点,蹲点深入辖区企业,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贴身“管家”式服务。辖区内拥有路政“管家”的企业,目前已达25家。

据了解,治超站“管家”入驻之前,辖区不少企业木材原料运输普遍存在超高、超宽的违法行为,且由于长期以来装载的不规范、不科学,多次发生损坏隧道标志牌、公路路灯设施以及货物掉落等事件,也给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治超站企业“管家”入驻以来,帮助企业制定了原料物资的规范化装载方案,将以往木材的横向装载逐步改为纵向装载、交叉式存放,在车辆货物运量显著增加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货物的装载高度、缩小了宽度,有效避免了各类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的发生。

丽水治超站推出“管家式”服务以来,还通过引导车辆合理增配轴距、科学改进货物外包装尺寸、实行同路线车辆分配运输等方式,帮助辖区多家重点生产运输企业解决了物资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发展。

上一篇:“中国好人” 下一篇:转变治超观念 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