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发展调查

时间:2022-08-04 03:37:46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发展调查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运城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发展情况为例,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现状、金融机构支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优化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农村支付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4-0056-03

一、运城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现状

运城是山西省传统农业大市,素有“山西粮仓”之称,耕地面积800万亩,全市农村人口313万人,占60.5%。一个便捷、畅通、稳定的支付服务环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尤为重要。据人行运城中支调查,2009年以来,运城市、县两级人民银行和各涉农金融机构密切协作,扎实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特别是小额支付转账电话“村村通”工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全覆盖,彻底改变了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落后的状况。全市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环境大为改观,服务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三农”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仍需加强和推进。

(一)农村支付网络体系建设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运城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四家涉农金融机构所有网点均接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公民身份证信息核查系统、反洗钱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基本实现了全市农村地区支付系统全覆盖。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向农村地区全面延伸和覆盖,开通了农村资金支付清算的高速公路,有力地支持了全市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涉农金融机构网点设立情况

截至2012年12月末,运城市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共有466个,遍布全市农村各个乡镇,其中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网点数量分别为44个、357个、64个和1个,占比分别为9.45%、76.61%、13.74%和0.22%。广大农户可通过遍布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支付业务。

(三)农村地区现代化支付设施和工具建设情况

目前,运城市农村地区的非现金支付设施主要有以下五大类,分别为ATM自动取款机、助农取款服务POS机、小额支付转账电话机、特约商户移动POS机以及“全民付”社会化代收电费(以下简称“全民付”)机具。非现金支付工具目前主要有农业银行的“惠农卡”,农村信用社的“信合通福农卡”、“林权卡”,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民工特色卡”、“绿卡通福农卡”等。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市涉农金融机构共发放助农取款银行卡228.79万张,涉及农户101万户,设置助农取款服务点3300个,安放助农取款POS机3300台,转账电话8778部,ATM机103台,涉及乡镇133个,行政村3197个,覆盖率100%;共安装电力“全民付”机具200台,乡镇覆盖率达到了100%。

二、金融支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优化成效显著

(一)减少了资金周转环节,满足了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

政府补贴资金通过人行国库直接支付方式发放后,大大减少了资金周转环节,各类涉农补贴资金通过国库直拨到农户,实现了当日拨付、当日到账。据统计,仅2012年,运城市就发放各类涉农直补资金1380万多笔,金额达57亿元,及时解决了广大农民春种、夏收、秋播、冬管等生产资金需求,较好地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解决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资源供给不足问题,改善了农村地区支付环境

据调查,截至目前,运城市涉农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类支农银行卡已覆盖了辖区的133个乡镇,3197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惠及全市300多万农民,有效弥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解决了农户“存款难、取款难、借款难”的现实问题。

(三)减轻了银行网点柜面服务压力,节约了银行成本,拓展了银行业务

农村地区现代化支付设施和工具的使用,减轻了银行柜台服务的压力,节约了银行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银行收益。以临猗县信用联社为例,2012年1-12月,该社共通过柜台办理存取款业务18.75万笔,同比下降15.73%:以农行运城分行为例,截至2012年12月末,该行通过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共吸收存款金额2.8亿元,共增加中间业务、利息等收入13.29万元。

(四)优化了农村金融服务,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社会形象

辖区人民银行和各涉农金融机构深入开展的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特别是小额支付转账电话“村村通”工程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全覆盖工作的完成,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的矛盾,大大改善了支付服务的基础设施条件,金融机构便民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据人行运城中支对10县1000户农民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你对金融部门推广‘村村通’工程如何评价”和“你对金融部门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做法如何评价”的选项中,选择“很满意”和“满意”的农民占比分别高达99.1%和98.9%。同时,人行运城中支“国库直拨”做法,得到了总行国库局和省、市两级政府领导的肯定。省委书记袁纯清、市委书记白云和市长王安庞都亲临市人行听取惠农直补工作汇报,并对人民银行推出的安全、高效直补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非现金支付水平显著提高

2012年1-12月份,全市农村信用社通过助农取款银行卡办理金融业务6.87万笔,金额3293.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0.51%和108.29%:截至12月末,全市农行村村通转账电话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达到26.5万笔和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85和45.84%。特别是山西银联“全民付”的布放、使用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12月末,山西电力公司运城分公司共成功安装电力“全民付”机具200台左右。共完成电费代收368366笔,金额达3884.15万元。

三、金融支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工作尚不到位,农村居民对新型支付工具认知度有待提高

由于目前的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农村居民对银行卡、转帐电话、POS机、ATM机以及助农取款机等新型农村支付结算方式还了解的不深不透,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地区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留守村里的老年人绝大多数对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情有独钟”,而对新型农村支付结算方式心存顾虑,担心交易出错给自己资金造成损失。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政策合力

在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过程中,缺乏自上而下由政府、电信等相关部门联合协作和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难以形成政策合力。目前在地方形成的“政府推动、人行指导、银行承办、相关部门参与”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仅靠银行业的力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迫切需要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

(三)银行卡品种和业务创新与“三农”实际需求有差距

如:目前农行的“惠农卡”虽然受到农村居民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受农行授信条件过于严格、授信手续比较繁琐、授信额度限制较多等因素制约,造成农村地区“惠农卡”实际获得授信的机会较少。

(四)服务商户进行取款交易产生的电话费和现金垫支无统一标准

通过转帐电话转款会产生电话费,而目前有关部门还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服务商户执行难度较大,普遍认为如果收费低了,感觉都是左邻右舍往往碍于面子不便收取,收的高了,农民又不愿支付(目前运城市服务商户收取手续费一般在2元左右)。同时由于取现金垫支,服务商户要求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周转金,目前这方面也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

(五)服务点激励机制不到位,影响了助农取款服务的长效发展

据调查,目前在运城市行政村具备较强经营实力、经营规模并管理规范的商户如百货公司、移动和电信等运营商网点很少,主要以便民服务店、综合小超市为主,营业人员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日均经营额一般在1000元左右,但需承担较大的义务,收益极其有限,影响了助农取款服务的长效发展,

(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公众认知度较低。业务经营模式单一

调查发现,由于万荣县汇民村镇银行开业时间还不到两年,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社会的认知度较低。同时,受多年前农村基金会等机构关停退出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心有余悸,对新设农村金融机构未来发展信心不足,不放心去办理相关业务。另外,目前村镇银行的业务仅限于存、贷款、汇款等传统业务,而电子银行、电话银行、银行卡业务、外汇业务、投资理财、担保咨询等广受客户欢迎的新型业务因受客观条件限制均无法开办。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新型支付工具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认知度

各涉农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村支付结算方式的宣传力度,建议除通过媒体宣传、柜台宣传等传统方式外,可采用将有关知识改编为小品、相声、现代戏等农民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下乡宣传,努力提高广大农民使用银行卡等新型支付工具的意识: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关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要利用各种形式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国家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的顺利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利用各种媒体加大业务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的认知程度。同时,要积极服务于“三农”发展,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出台优惠支持政策,提高各方参与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地方政府应协调推动电力、电信等有关部门联合出台有关支持文件,给予涉农金融机构及服务点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如在电费、网络线路租用费等方面给予涉农金融机构及服务点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提高其参与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三)规范服务收费标准,平衡好农户、收单机构、金融机构三方利益关系

建议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联等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明确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收费标准及形式,切实平衡好农户、收单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利益关系,努力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收费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建立外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农村支付服务建设环境

一是建议政府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村各服务点的补贴和奖励:对服务点商户有信贷需求的,金融机构应当予以信贷支持。并提供优惠利率,或由政府提供全额贴息,调动服务点商户积极性。二是对收单机构给予财政性存款奖励,将政府各种涉农补贴,农村基础养老金发放交给开办助农取款服务的金融机构承办,以激发其参与的热情。三是金融监管机构研究制定涉农金融机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奖励办法,为该项业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创新金融产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各涉农金融机构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融资需求相匹配的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向广大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超市、农资服务社等农村经济实体提供“小额、分散、方便、适用”的信贷产品,不断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六)开辟绿色通道,鼓励银行业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新网点和新型金融机构

银行业监管部门对于申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在乡镇农村新设机构网点的,应快审快批限时办结。对于在农村地区开展定时定点或流动服务的,适度放宽在营业场所、人员数量等方面的准入条件,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应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力度。对于申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在乡镇农村新设机构网点的,在税收减免、工商登记、风险补偿、担保机制等方面应给予优惠政策,发挥好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建议出台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对新建网点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并每年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以减轻金融机构的负担。

上一篇:对乌海市银行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提升基层央行工会信息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