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

时间:2022-08-04 02:28:41

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完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也日益受到重视,财务预算工作一直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保证事业单位财产安全,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服务职能和作用,预算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具体分析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已经不是一个新课题,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行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但由于受到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从单位领导到管理人员都有“等、靠、要”的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对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使得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停留的表面,预算缺乏强制性和刚性约束力,预算管理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具体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完善预算管理的控制手段和制度,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效益,对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良性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 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资金管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加强预测和分析,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也是加强对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的审核和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管理环节,预算管理贯穿着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的安全性、发展性和效益性的规划目标。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也是资金使用和审核的依据,对资金流动实现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进而为科学合理的利用单位资金,促进事业单位规范有效地经营和运作,提高事业单位现代化财务管理和控制的水平。

预算管理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事业单位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一)制定财务计划,合理的财务预算确定了管理者的财务规划,根据规划来实行目标,有计划又准备的展开各种财务分配目标

(二)促进合作与交流,预算具有协调组织功能,能够和谐的分配财政计划,通过合作来解决整体和部分的协调,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业绩评价顺利展开,通过总预算和各种项目的预算管理,预测目标、进行组织,实施计划,不断地优化了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目标。是体现和评价业绩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四)激励单位员工。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过程,增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成员的预见性,合理规划事业单位资金审核和利用,避免出现盲目行为,面向未来,有组织有计划的完成事业单位工作目标。

由于预算管理具备以上优势,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全面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事业单位价值最大化。首先,预算是计划的数量化,是一种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单位的项目投入产出内容、数量、以及投入产出时间安排的进行详细的安排和说明。其次,预算是一种预测,预算通过预计事业单位未来一时期内的收支情况,可以根据预测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环境变化的趋势,及时地了解财务项目的运作情况。最后,预算管理是一种协调,预算是由各分预算汇编而成的,从单位的预算编制到预算计划的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协商合作、加强沟通,使得管理层工作协商一致,实现计划项目的执行效果。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思想认识不到位

受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全面预算工作认识不足,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由于财务部门预算工作信息掌握不足,编制出来的预算缺乏合理性,在执行过程中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预算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一个单位的各部门和层次,具有一定的复杂和繁锁性,要做好预算工作需要各部门参与配合,有些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害怕实行预算约束自己,没有认识到预算是单位管理的良好机制和有效办法,能够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规范单位财经纪律。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领导认为预算编制就是走过场,反正主管部门也不会按照单位编制的预算全额批复,所以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就打埋伏,虚夸支出和瞒报收入。害怕自己单位利用受损,没有大局观念。由于事业单位没有单独设立预算管理部门,每年预算编制人员不稳定、责任不好划分,造成一些编制人员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思想,不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出来的预算严重与实际脱节。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一些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太笼统,没有具体依据,不能分解到各部门,对预算金额没有充分的认证,也就不具备可操作性。没有固定的预算编制方法,数据来源没有充分的依据保障,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完善的预算编制程序,导致工作人员的主观因素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就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统一性标准。

(三)预算管理缺乏刚性和约束力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随意性强,执行过程中不管有无计划,有需要就找上级申请,追加预算的比例很大,不把预算当回事,使预算管理形同虚设,从而导致不同项目和用途之间相互挤占,没有发挥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宪法”作用。

(四)缺乏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

对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缺乏监督管理,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经费支出管理与监督考核方面缺乏控制,在没有监管的条件下预算管理很难落实。

三、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制度、预算执行监督制度、预算资金管理制度和预算外报批制度等。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来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把预算管理真正纳入事业的为的管理范围。定期对资金预算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加强单位内部财务预算的科学管理,及时掌握资金的流动走向,确保资金安全稳健运作,防范金融风险起。

(二)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财务的预算管理体系是现代事业单位资金经营管理的重要系统,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的控制,主动掌握和控制未来的事业单位现金流量,合理计划财务的预算分配情况,有利于事业单位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调剂资金的使用,从而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资金的预算控制和计划。同时,注重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建立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的漏洞,加强对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总结交流,使得日后的建设项目资金结算控制上有经验可循,避免预算管理工作盲目性,科学有效地对事业单位预算工作进行计划控制、过程监督和使用后分析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

(三)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服务观念,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素质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是集合了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的工作。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培养专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人员是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社会效益实现的关键,同时也是强化决策者和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责任感的有效方式,提升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事业单位职工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控制和计划是适应现代化事业单位科学管理而产生的,作为事业单位的内部资金的管理中心,要立足于为事业单位服务的理念,管好财、理好财,确保事业单位资金安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要配置一些有专业的资金预算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资金预算管理方法,培养高效科学的管理意识,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四)创新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用的控制和计划

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的技术性,加强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防范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同时,盘活单位存量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的效益,加强现代化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加强对财务预算的审核和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管理环节,贯穿着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一项财务管理的系统工程,对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计划、控制和管理,在资金预算和财务使用计划的内部控制过程中,要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有序地进行运作,避免因财务管理弱化和资金分散等原因产生风险,实现资金预算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目标。注重借鉴吸收国内外财务预算控制的经验,量化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合理科学的资金结算审核对资金流动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做出全面、系统、科学的统筹分析;定时对单位财务预算的合理计划预测和内部控制的强化,使得项目资金等到充分的流动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为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和依据。

参考文献:

[1]查旭东,王女燕,韩春华.事业单位资金结算的科学控制和管理[J ] .国外,2009.

[2]黄晓明,唐益明等.关于工程预结算的探讨研究[J ] .东南大学报,1996 .20(4) .

[3]胡长顺, 李成才等.国外事业单位对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研究[J ] ,2001 (7)

上一篇: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济核算 下一篇:试析优化国有企业资金结构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