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备信息化管理探讨

时间:2022-08-04 01:30:53

图书馆设备信息化管理探讨

摘 要 对图书馆家具及设备基本构成进行简要分析,介绍图书馆家具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现状,探讨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问题,最后对图书馆的家具及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 图书家具;图书设备;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72-02

图书馆资产分为三大类,即家具资产、设备资产与文献资源资产。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发展更快。各学校在图书馆建设中的投入经费逐年增加,使图书馆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馆内固定资产总量迅速增加。在图书馆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管理工作未能同步跟上,相对滞后,图书馆家具及仪器设备管理出现了一些如资产管理不规范、信息化程度低,信息资源与资产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探讨如何加强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资源与资产的利用率,减少家具及设备的损坏,具有现实意义。

1 图书馆家具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现状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品种多、更新快,技术管理水平差 第一,馆内家具设备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化的,多且杂;第二,图书馆服务方式向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馆配置的家具及设备品种也呈现出多样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第三,随着信息技术产品及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传播与资源中心,其电子设备更新速度逐年加快;第四,家具与设备综合应用,如射频标签读入、扫描设备、红外借阅、门控监测等设备组合应用形成图书馆应用系统;第五,图书馆管理人员配置要求和标准、待遇不明确,有些缺乏相应专业技能,尤其是不具备现代化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技能,业务水平不高,管理能力弱。

资源浪费较严重,资产利用率低 图书馆建设基本不考虑成本核算和资产折旧的问题,且维护保养的意识淡薄。一些使用年限不长的家具及设备仅仅因部分零部件损坏而不能正常使用,很快就被放入仓库等待报废;一些使用状况不良的电子设备也因保养维护不佳而被搁置;由于无线网的覆盖范围扩大及学生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的普及,图书馆内的原有供读者查阅资料的多台计算机被闲置。这些都是造成资源浪费及资产利用率低的原因。

传统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管理方法跟不上 多年来,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从领导到老师,从管理人员到使用人员都认为图书馆是“养老的附属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只起到对图书资源与设备的看管作用,不能对其设备正确地使用和管理,缺乏相应的专业维护与保养技能等,致使一些图书馆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实行信息化管理、创新,管理服务难度很大。

2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与标准化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 图书馆要科学规范地制定好馆用家具及设备的管理制度,相应管理责任人应明确其管理责任与任务,进行定期保养与维护,尤其是数字化图书馆设备,应适时通风、除潮、除尘等,要根据使用说明书的具体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要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总结出较为实用,又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制定出系统、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的标准化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切实贯彻遵守制度要求,形成维护使用规范和标准,积极引导各个方面严格遵守制度,在此基础上,适时推广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其家具与设备的应用效率,同时,图书馆的设备管理规范要注意与学校教务、总务后勤、学工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保持一致,相对衔接;结合学校数字化校园的相关数据标准、通信标准、技术标准等诸方面技术规范,实现共享,方便应用。统一于基于一卡通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3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信息化

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图书馆家具及设备大都采用标签形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需要图书管理员亲自到现场去观看、贴码、扫码、记录等,统计、对账及制表都要手工作业,工作量大、易于出错,登记造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管理烦琐而又复杂。这种管理方式易造成资源浪费,利用率低。而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图书馆有多少家具、种类、型号规格、哪一年购买、使用现状如何,都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在计算机的显示终端上,图书管理人员一目了然,也便于学校领导掌握。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升级换代技术要求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升级换代。第一,需将传统的纸质标签更换为射频(RFID)标签;其次,安装标准的射频(RFID)系统读取设备;第三,将这些设备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联为一体;第四,将相应的数据输入到图书馆的服务器(学校的图书资源库)中;第五,将图书馆所有数据与学校各类数据实现统一格式、统一信息标准、统一传输制式,以实现学校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通用与共享;第六,与师生的一卡通数据格式、标准、传输制式保持高度一致。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信息化管理应用关键技术

1)图书馆家具及设备使用状态信息采集与上传。定期对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观察记录、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并将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与处理,按照学校数字化校园统一通信平台的数据要求,进行格式编码与转换,并严格按照学校数字化校园的信息传输格式与标准,上传到数字化校园的数据库(图书馆服务器),供领导、图书馆工作人员及学校师生阅览使用,同时也为学校进行图书馆管理提供决策数据。

2)构建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统一数字平台。图书馆家具与设备信息化管理要求,将贴有纸质标签更换为射频(RFID)标签,然后将带有射频(RFID)标签的所有家具及设备的全部信息上传到学校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库(图书馆服务器)中。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传递要随时随地,查看和观察记录应定期,家具及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应统计、处理后,与学校办公设备、资产处与后勤处所有设备采用统一数据格式、数据平台、数据传输制式进行互联共享、共用,时刻保持快捷方便的信息查询的良好状态。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信息化管理应用说明

1)依据数字化校园的数据格式、标准及传输方式实现系统管理。要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需保证其图书馆的各类数据、信息与教务系统、资产与后勤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的数据格式、标准、传输方式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才可实现图书馆的数据与信息的开放共享,才能在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上灵活、快速、高效地进行信息传输与应用;同时,还要与学生的一卡通保持数据信息格式、传输标准及方式高度一致,以完成图书馆数据信息与管理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与校园网络的共享、同步应用,图书馆的家具及设备的管理才可实现信息化。因此,实现图书馆信息设备信息化管理,关键是设计开发并建设好与校园网一致的图书馆信息化子系统。

2)设备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电子射频(RFID)标签可以将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即时信息通过图书馆内的物联网设备与数字化校园网相联接,以实现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图书馆智慧管理,但图书馆智慧管理系统需要接入统一通信共享数据平台,采用统一的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及应用设备后,才可更好地实现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管理。

3)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应用。第一,将图书馆的家具及设备依据管理模式,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与分析,并形成相应的表格(任务栏目),依据表格内的任务确定相应的责任人,并赋予管理权限、管理要求、管理职责;第二,依据责任人的管理权限、任务等,要求管理人员对家具及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对损坏过于严重或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应重点关注,及时将相应的数据到网上;第三,管理人员对自己管理的家具及设备的使用现状,以数据表格的形式确切地反映其使用状态,并及时到网上,或传送至图书馆的数据服务器上,以保证领导方便浏览与观看,工作人员留存备查数据;第四,图书管理人员的采集数据、获取信息,与物联网射频系统所获得的信息同时上传到校园网数据库,或图书馆服务器;第五,将上述管理人员定期对家具及设备使用状态所获得的数据与物联网系统所采集的即时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处理,以实现数据统一的格式化、标准化,并依据图书馆的绩效管理要求、对其数据进行分类、存储、调用与管理;第六、将上述加工处理、分类的标准数据与信息按内容呈现,分权限管理,让校领导、图书馆领导、图书馆工作人员等及时分级、分权限了解情况,为领导决策、管理与规划发展提供数据;学校领导通过网络数据考察应用状态,对图书馆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现状、态度及业绩进行评估,促进绩效管理。

为了保证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与资源库应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新相应的数据与信息,使这些数据与信息和实际情况保持高度一致。学校及馆领导应根据图书馆的具体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设备更新。要重视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工作,必要时可以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4 结语

数字化校园快速发展要求图书馆设施设备管理不能停止在传统管理阶段,要尽快实现从传统管理到数字化的升级,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凤萍.图书馆治理研究综述[J].图书馆建设,2015(2):

35-39.

[2]陈格理.展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Hunt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15(2):102-107.

[3]金敏婕.融人、提升、超越:智慧图书馆员素养与价值[J].图书与情报,2014(6):130-134.

[4]王红英.MOOC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2):32-36.

[5]杨帅.面向MOOC的高校图书馆角色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5(2):38-42.

[6]姚俊元.关于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5(1):38-42.

上一篇:三条选股思路迎盛会 下一篇: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深化网络时代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