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开的声音

时间:2022-08-03 11:56:34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48-01

在教书育人的16年中,有辛酸,有苦恼,有失败,有失落,有成功,但让我感受到最多的是快乐。因孩子的童言无忌而感到快乐;因孩子的成长而高兴;因孩子的成功而喜悦。“润物无声,花开有声。”从教16年,这个孩子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时时牵动着我的心。他让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他,长得白白净净,虎头虎脑,惹人喜爱。

但他,几乎每天都在重复地画着同一幅画;不管周围如何吵闹,他仍然不停地画着,画到兴致处还会笑出声来,看到他开心的笑容,会让你误以为这就是坠入人间的可爱天使。可这却是为折翅的天使。因为他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所以,不管你想什么办法,你都无法知道他为何发笑,因为他绝不会回答你,不会让你随随便便走进他的世界。

可他,特别喜欢用各种颜色写出来的字,课堂上只要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易错的笔画,他总会指着黑板不停地大叫“彩色字”,要是你不挡住黑板再三告诉他:“蒋某,您要是喜欢老师等会再写,如果你再不坐下去,我就不写了哦!”在反复的劝慰声中,同桌的不住地拉扯下,孩子依依不舍地坐在了位置上。但他依旧带着笑容兴致勃勃地看着黑板,不时用手比划着,完全忘了该写字了……

是不是,觉得他挺好玩的,甚至有些滑稽?是的,也许他的行为让你感到滑稽,甚至可笑,但这是一个让人怜爱的孩子。因为他是一个自闭症患儿。【自闭症,亦称孤独症,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失衡引起的一种儿童疾病,约占精神残疾儿童病的60.66%,而且每年还有递增的趋势,引起了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临床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行为刻板等症状。】有时看着他沉静于自己的世界不能自拔时,真希望自己有一面心灵的魔镜,能透过它看到孩子的精神世界,能让我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他,引导他走入现实,走进同学中;有时看着他天真的笑脸,真想让他时刻都这么开心,希望他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可这位孩子不仅自闭,还有着轻微的自虐倾向。

面对这样一位孩子,我如履薄冰,怕自己稍有不慎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引发他极端的行为。记得有一次,他一会儿坐下去,一会儿站起来,嘴中不知在念叨着什么,一副自娱自乐的快乐神情。我忍不住大声地对他说:“蒋某,你上课不认真听讲要变笨的。”大喝一声后,他果然安静下来了,只是眼睛很茫然地看着我。我不由一怔,我怎么没有控制好情绪朝他发火呢?唉,总算安静下来了,下课后再安慰他吧。我转过头不再看他茫然而无辜的眼神,因为那样的眼神让我愧疚。调整好情绪,刚想接着讲下去,只是一道声音又打断了我的讲课。

“顾老师,蒋某在敲自己的头。”

我转身一看,果然看到他用拳头不停地敲打自己的脑袋,并喃喃自语:“我是笨蛋!我是笨蛋……”我被这突如其然的一幕惊呆了,难道是我的大嗓门破坏了他那平和、快乐的世界?还是我刚才一个“笨”字刺激了他的神经?不管怎样我得先安抚好孩子再说。我立刻安排其他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然后去安抚他不小心被刺伤的自尊。我疾步走到他身边,弯下腰按住他不停敲打的手,让他看着我,耐心地对他说:“蒋某,老师不是在说你笨。”

他的手总算不敲自己的脑袋了,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看着我。我摸了摸他的头,说:“其实老师是说你不认真听讲,就学不到知识,脑子不动就会变笨。听明白了吗?”他依旧眨巴着眼睛看着我。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告诉他:“老师没有说你笨。你很聪明。对不起,刚刚我声音太大了,原谅我,好吗?”

“恩!”他习惯性地别过了头。【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他居然开口讲话了。虽然,只是简简单单一个字,可比任何东西都来的珍贵。我真是开心极了。这是孩子渐渐在信任我。此时我也不再纠结是什么原因让他开口说话了。】

我又把他的脸转过来,要求他眼睛看着我,说:“我们蒋某是最聪明的!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孩子,对吗?”

“对的!”【瞧,会接着我的话来说了,他会和我交流了,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字,却令我兴奋,好似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那我们好好听课,不要敲自己的头了,好吗?”

“好的!”看到他的手端端正正地平放在桌上,眼睛也看着黑板了。我压在心上的石头也落了地。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但每每想来犹如刚刚发生在昨天。因为那一次就像一个孩子刚刚会开口叫妈妈一样令人难忘。而他学会了用语言来和我交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字、两个字,却令我激动万分,仿佛听到了世上最美妙的声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年下来孩子会偶尔走入同学之中和大家一起玩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会儿,但我为他能融入集体生活的那一瞬间而感到欣喜;他依旧会时常画着那副大同小异的画,但问问他画了什么,他会乐呵呵地断断续续告诉你,虽然表达不是很清楚,但他在努力地说着……我相信只要蹲下身来真心对待他,牵着孩子的手耐心引导他,孩子会越来越好,慢慢地走出他那片小小的世界。

我也坚信不管面对怎样的孩子,只要我们耐心的呵护,孩子会健康地成长;只要我们真心对待孩子,孩子终会为你敞开心扉;只要我们真诚对待孩子,终会取得孩子的信任。“润物细无声,花开终有声。”只要我们用“心”栽培,用“爱”浇灌,花儿会开得更艳,相信你终会听到“花”开时那美妙的声音。

上一篇:“管”是为了“理” 下一篇:班主任角色定位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