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体会

时间:2022-08-03 11:53:40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照组为单用二甲双胍。每组30例,用药治疗3个月,于第4、8、12周抽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等。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疗效好,低血糖发生机率小,患者依从性好。

关键词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058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4000多万人,居世界第2位[1]。如何使血糖达标,减少心血管事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主要问题。现就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0~70岁,病程1~8年,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的、脑、肾疾病,无感染、酮症、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过胰岛素。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组)和单用二甲双胍(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并进行适量的运动。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2mg和二甲双胍0.25g,3次/日。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25g,3次/日。疗程3个月,于第4、8、12周抽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观察:两组经治疗3个月,与第4、8、12周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等的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X±S)表示,不同时点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经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3.4%(4/30),其中低血糖1例,恶心、呕吐2例,腹泻1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26.7%(8/30),其中低血糖3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可能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的状态。

糖尿病在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数年后,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将会达20%和9%,人们认识到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控制血糖及早期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性[2]。

瑞格列奈是一类新的促胰岛素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的ATP敏感K+通道使Ca+内流而增加胰岛素的释放。选择性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胰岛素分泌,而总体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增加,有效减轻餐后高胰岛素学症[3]。二甲双胍通过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场道对葡萄糖的摄取及抑制糖异生来发挥降糖作用。所以二者合用时,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共同减轻进餐后胰岛β细胞负荷,避免了后期高胰岛素学症,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促进肝糖源合成,维持较低的基础血糖水平,使药物发挥最大作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和单用二甲双胍的治疗,提示治疗后治疗组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小时血糖的降低作明显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疗效好,低血糖发生机率小,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迟家敏.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的四大要素-有效、早期、平稳、全面[J].中国医刊,2010,45(1):9.

2 赵敏.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6):33-34.

3 吕晓岚,唐华.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碳水平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9-11.

4 Papanas N,Maltezos E.Oral antidiabetic agents:anti-athero-aclerotic properties beyond glucose lowening[J].Curr Pharm Des,2009,15(27):3179-3192.

上一篇: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及母儿结局临床分析 下一篇:亚莫利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