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四阶段”

时间:2022-08-03 11:18:12

教师专业发展“四阶段”

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承认青年教师是有差异的,要认真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分类培养,让每位青年教师在各自的轨道上自觉、愉快、迅速地成长。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三年‘入格’——适应期”、“五年‘升格’——胜任期”、 “十年‘形格’——提升期”、 “成熟之后‘风格’——创新期”。

一、“入格”培养阶段——尽快步入适应期

“入格”阶段是指刚踏上工作岗位直至工作未满5年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教师,刚迈上工作岗位,有许多的理想和冲动,有让人羡慕的激情。但他们对教师职业角色的体验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师来说,成长发展的关键在于怎样尽快实现所学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自然转化,尽快适应教师的角色要求,主要任务就是站稳讲台,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尽量缩短“适应期”,一般采用了师徒结对子的方法。挑选合适的师傅带徒弟,要求他们制订计划,从备课、编写教案、上课、听评课以及教科研等方面进行周密安排,逐步落实。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师傅指导下的备课,可以更快地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针对青年教师不熟悉教材,课堂上往往缺乏深度、广度,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等情况,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精心预设教案,着重考虑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突出学生是主体地位,同时还考虑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青年教师的特点是需要汲取,更需要展示表现自我的机会。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都开一节校内汇报课或展示课,课后先由执教教师谈教学意图及教后感受,再由全体听课教师评课与议课,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案。通过汇报课与展示课使青年教师获得较大收益。还规定师弟每周必须互听课一节,青年教师也要多听同学科老师的课,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站稳讲台。而且还应引导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反思习惯,帮助青年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升格”培养阶段——尽快进入胜任期

经过5年左右对教师工作的准备及适应,教师专业发展进入胜任期。胜任期教师对事业发展前景有明确的信念与规划,但也不排除一些教师渐渐萌生自满的心理,专业发展就此停滞不前的可能。因此,胜任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是青年教师步入了教师专业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要关注青年教师如何扎实发展、稳步提升,如何形成独立开展教研的能力。学校应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促进他们尽快成为教学骨干,要求他们敢挑重担,独当一面,完成各种教学与科研任务,在校内外上示范课,在教科研活动中要扮演主要角色,即开展教学研究,备课、组织公开课教学、组织专题论坛或教学沙龙、进行专题讲座、承担课题研讨任务等。首先,要不断给予他们新的目标,引导他们对平时的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分析研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引领他们不断进行探究,提高他们的教科研能力。其次,鼓励他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专业知识与理论素养。还要引导他们参与各种专业进修与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使他们能走出学校、在区域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进入专业成长阶段,尽快胜任学校交给的教学与教科研等工作。

三、“形格”培养阶段——尽快进入提升期

提升期教师已有了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系统把握学科内容,能结合本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熟练地驾驭课堂与调控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此时,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实现自我超越。因此,我们尽力推选出一批教育理念新、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进入“名师”工程。此项工程中设有“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学能手”三个层次,这些教师的教龄一般都在10年以上。进入“名师”工程的教师,具有独立开展自主研修的能力,能独立确定每学期的研修内容,并定期开展自下而上的研究活动,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做一次专题讲座,主持专题教研活动,发表两篇教育教学论文。让名师登台开示范课,供其他教师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对于教龄达10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师重在“形格”培养,要求他们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能承担市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工作,带动一个年级、一个学科工作,具有榜样和导向的作用,还要考虑给这些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开展课题研究的平台,在市级这个层面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风格”培养阶段——尽快进入创新期

创新期教师是专家型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深厚的教学功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专家型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力,发挥拥有的知识价值。如果他们都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或案例加以总结和提升,就应把自己大量的处于隐性状态的实践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状态的、比较容易被别人认识和接受的理论知识。因此,从知识获得的角度出发,专家型教师所要完成的专业发展目标就是实现实践性知识向理论知识的转型,即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为此,学校要给他们提供研究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专心进行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的创新,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兴趣的激发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