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富裕的金光大道

时间:2022-08-03 10:28:18

如何加速贫困地区广大农牧民扶贫开发的步伐?如何使贫困户真正走出困境,迅速踏上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快车道?如何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让全国9亿多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

带着诸多问题,我们深入伊金霍洛旗部分农牧区实施生态移民,异地扶贫开发走向成功的地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从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的老话题中,又引发出许多新的启迪、思考与话题。

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南临陕西,西靠毛乌素沙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东胜煤田的主采区。全旗总面积5959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全旗境内多山多陵多沙,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是全国贫困旗县之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该旗从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口帮扶等扶贫开发活动,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实施了“共富工程”。随着矿区的开发建设、市场经济的兴盛,全旗贫困村、嘎查逐渐减少,许多贫困村找到了致富门路,生活得到了初步改善。但是,由于高原生态脆弱,加之十年九旱,导致一些脱贫不久的户又返贫,原来的贫困户变成了特困户。这样的恶性循环,给扶贫攻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导致贫穷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生存环境恶劣,因而成为严重阻碍人们前进与致富的桎梏。

伊金霍洛旗地域广阔,更有不少宜林宜草,宜农宜牧的膏腴之地。为什么让那些山民长期困守在深山大漠里苦苦受贫。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伊旗旗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本着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移民搬迁。异地开发的尝试,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是本区域内搬迁。在乡(镇)村范围内,生存条件差的自然村向条件相对好的主村搬迁。二是自找门路搬迁,或投亲靠友,或外地务农,或到城镇经商。随着人际关系的发展,自然迁入生存条件较好的地方。三是分散插村搬迁。由政府出面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平原或乡村安排搬迁户。四是随着各地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许多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进城开办第三产业,继而落户城镇,逐渐变成了大款。常言说,人离活,树离死。近年来,凡是实施搬迁,异地开发的农户,都找到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生活都有明显的改善,尝到了许多的甜头。

跨入新世纪,乘鄂尔多斯“二次创业”和西部开发的东风,伊旗旗委政府紧紧抓住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实施移民的大好机遇,决定将新庙、纳林陶亥乡及纳林希里镇境内部分生存环境恶劣的村社实施生态移民。新庙乡投入专项资金,首先在距乡政府5公里处,在沙巴拉尔里平整出1200亩土地,建成了库容104万立方米大水库,实行田、林、路、渠、电五配套,可使1200亩农田得到灌溉,移民人均2亩水浇地,加上老地方的退耕还林草地,生活既有依靠又有保障。乡政府还在附近的沙丘里平整出200亩土地,无偿为每户移民规划,建设了面积为220平方米和216平方米的生活住宅及养殖区,统一供电,统一上自来水。此外,乡上还为各有专长的青年农民开办第三产业及劳务输出寻找门致富路,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尽快富起来。短短几年,新庙乡的生态移民就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喜人局面。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加大实施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移民工程的力度,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显示了它的必要性、紧迫性。全国解放以后,国家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救济性的扶贫方式,设法解决许多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但由于地质、地理条件差等原因的制约,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救济性的扶贫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依然处在越贫困对生态环境越破坏,其破坏的越严重,人们的生活就越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只有实施较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开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村的贫困问题,才是解决这部分人脱贫致富的唯一的出路。

一个移民点,就是一个小社会,就是一个经济发展单位。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就会使移民移得出、稳得住、富得快。目前,伊金霍洛旗境内几大生态移民区的新农民,通过由坏变好,由穷变富,由小富变大富的生活实践,真真切切地体会并尝到了以下一些好处:

一是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户户通了电,家家自来水。

二是路平了,交通便利了,投递方便了,信息灵通了。

三是文化生活丰富了,孩子上学方便了,许多乡(镇)还建起了幼儿园、学前班,更为开发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也不用吃没文化的苦头了。

四是再也不用愁缺医少药,防病治病条件好,延年益寿有保障;同时也有利于优生优育优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水平。

五是大片农田集中,有利于政府集中投资建设,有利于水利配套,方便灌溉,更有利于喷灌,有利于科学种田、稳产高产,加速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六是实施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移民,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人口布局的调整,减轻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有利于退耕禁牧、还林还草,尽快恢复生态平衡,促进人口相对集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农牧业生产布局的调整,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七是有利于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有利于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再就业及劳务输出的门路,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八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各地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随着各项事业的兴盛,有利于人才竞争,有利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利于促进与提高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也有利于加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进程。

加速实施生态移民及异地扶贫开发的力度,正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极好举措,是使数以千计万计的贫困户走向富裕、文明、和谐的希望之路。

伊金霍洛旗各届领导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地实际,实施生态移民、异地开发扶贫,惠及当代,造福子孙,被广大干部群众赞誉为“政德工程”。是一条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金光大道。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伊金霍洛旗新一届领导,遵照鄂尔多斯市委提出的“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方针,确立了“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的总体构想,在伊旗第十三届四次全委会上,出台了“东退西缩、北联南托、中心幅射”的战略举措。“东退”就是要在东部工矿区全面推进农牧业人口退出,恢复生态,改善期环境,促进传统工矿业向现代生态工矿业转变。“西缩”就是要按照“转移收缩、集中发展”战略,收缩西部农牧区农牧业生产战略,全力推进人口转移,集中居民点布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城效现代农牧业,推进农牧业生产要素大集中,生产方式大转变,生产生活条件大改善。从而缩小东西差距、城乡差距,实现东西互补,统筹发展。

目前,一张“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蓝图正在“天骄”圣地徐徐展开,彰显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魅力和辉煌的发展前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正是几千年来大漠乡野农家生活的写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口的增加,气候的恶化,这种破坏性的、掠夺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严重惩罚而被迫离井背乡。如果祖祖辈辈沿袭这种传统的居住方式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只会使人们越趋贫穷、落后、愚昧。

这与当代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腾飞的科学盛世,极不适应,极不和谐,极不文明。据了解,在鄂尔多斯高原和我区的不少山区及大漠中,因生存条件恶劣,仍有为数不少的农牧户处在封闭落后的状态,有的生活无望,有的长期在贫困线上苦苦地挣扎。如果这些地区的领导设身处地、想方设法,为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及早实施生态移民,异地扶贫开发,也一定会拓宽扶贫开发的路子,为贫困户营造一方新生活的绿洲,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移民,异地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不仅涉及到思想认识,还涉及到人寰感情,不仅要考虑到移民户的意愿,还要考虑到开拓发展的前景……而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有科学的观念,科学的措施,正确的政策。

移民,这是个既古老、现实又涉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之举。据了解近年来有的地方移民开发很成功,但有的地方失败了……应该说,移民不仅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值得各地各级领导尤其是县、乡镇一级领导者去探讨、去研究。

上一篇:60岁登上健康之路 下一篇:怎样当好乡镇老科协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