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规划与物流园区的建设

时间:2022-08-03 10:19:14

浅析城市规划与物流园区的建设

摘要:作者针对城市规划中城镇化建设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下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以及特点、物流园区建设中的区域规划,并对物流园区建设中城市详细规划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物流园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环节和步骤,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成为当下各地区的建设热点。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现有物流园区空置率达60%左右。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很多, 而其中非科学、不合理规划占有重要的因素。怎样才能避免再次出现这类错误呢?本文尝试从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中的城市规划角度做出初步探讨。

1 城市规划下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以及特点

物流园区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设备、人才、政策等软件条件都有一定要求。城市能够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仅靠政府规划是不够的。在城市规划背景下,城市考虑建设物流园区应首先分析物流园区的特征,进而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城市规划。一般地,纳入城市规划的物流园区具有如下特点多模式运输手段体现在多式联运,即以海铁模式(海运+铁路)、公铁模式(公路+铁路)、海公模式(海运+公路)等多种方式联合运输为基本手段;多状态作业方式主要有多种作业方式的综合、集约等特点[1]。同时也体现在设备、技术、规模管理等方面的集约。这样,物流园区便不同于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物流中心或单一任务的配送中心。以上两个特点为物流园区建设的基础特征。基于城市规划背景下的物流园区除了具备基础特征外,还有其他新的特点。多方面运行系统要求物流园区自身具有的指挥、管理和信息中心的功能。它通过信息的集中、传递和调配,使得多种相关系统协调工作,共同为物流园区的各个中心服务;多角度城市需求中,多角度体现在物流园区可以协助城市理顺功能,满足城市对于物流方面的总体需求。在配置方面,物流园区应着眼于其服务区域的辐射方向、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从而保证物流园区的生命周期和城市发展协调统一;近年来逐渐凸显的新特征――多体系服务手段已经要求物流园区可以进行结算功能、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专业教育与培训功能、共同配送功能、需求预测功能等。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城市提供便利,多样化地为其所在城市提供服务。

2物流园区建设中的区域规划

2.1协调性原则。区域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顺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国家及省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指导下,结合我国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分布特点,统筹考虑城市的居住人口、消费能力、交通条件等因素,坚持做到物流园区开发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衔接,立足本地,面向周边,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态势,确定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定位和方向,掌握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规律。

2.2统一规划的原则。由政府统一规划,从宏观范围内确定物流园区层次类别与其所依托的城市之间的关系,明确物流园区在物流网络上的层次位置关系,确定物流园区所服务的对象和范围。在全国运输大通道的格局下,按照区域经济的功能、布局和发展趋势,依据物流需求量和不同特点,由政府完成物流园区规划的编制工作,打破地区、行业的界限,科学布局、资源整合,使园区开发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防止贪大求全、盲目布点、恶性竞争等问题出现[2]。

2.3前瞻性的原则。现代物流园区是一个中长期规划,具有先进性和综合性,因此规划之初就应体现其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应具有战略眼光,准确把握世界物流发展的趋势,坚持高起点出发,从全局性和长远性考虑,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既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叉要考虑日后发展的可能。强调局部要服从全局,目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适度超前,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3 物流园区建设中城市详细规划

物流园区根据其在城市物流产业发展及物流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不同的分类。如按服务对象可分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市物流。按专业化特征,有以海港、空港、陆路交通枢纽为主要依托的物流园区,也有以市场群落、产业基地为主要依托的物流园区,还有以城市配送为主要依托的物流园区。不同的物流园区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物流园区城市详细规划时,必须结合物流园区自身特点,具体应做到:

1.准确分析用户需求,明确市场定位。必须根据规模,地理位置,所具有的运输设施,服务范围,信息技术等准确地定义用户需求,确定潜在特定客户群。还要从物流网络、服务质量、用户需求等具体方面进行定量的分析,挖掘物流园区本身的潜力,明确市场定位。为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完成打下基础。这是物流园区成功的关键。

2.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对物流园区的各项技术指标如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建筑间距等进行控制。

3.明确物流园区内部物流流程。物流园区内部物流流程是整个物流系统在物流园区节点内物流运作过程的具体反映,须经过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面对复杂的过程,如果不了解具体的物流操作要求,而仅仅从书本和资料上所得的概念出发进行设计,方案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针对性,也就不具备实施性。

4.加强对物流服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物流网络中转效率的提高和物流园区的集中规模经济效益必须通过园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来体现。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有铁路专用线、码头、道路基础设施、货物处理设备和装卸设备、信息系统等。如果把主要重点仅放在功能布局上,而忽略对基础设施进行规划,或者物流园区周围虽有好的运输网络,却并没有通过基础设施使之有效利用,物流园区地理位置的便利、集成服务的优势和提高中转效率的初衷则难以实现。

4结论

总之,现代物流园区是一个具有关联性、整合性、集聚性和规模性的总体,其功能的发挥,需要很多政策、经济条件、社会基础设施等宏观因素和条件的指导和支持,只有当各方面的软硬环境相适应时,物流园区布局才达到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杜彩军,陈长祺等.郑州物流园区规划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交通,2005(08).

[2] 张晓东.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2.

上一篇:告别“草莓鼻”,抗击黑头有高招 下一篇:患者丢失财物,医院是否应该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