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有”“无”的美学意义

时间:2022-08-03 09:58:15

论老子“有”“无”的美学意义

摘要: 老子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就是道论。而与道密切相关的就是“有”“无”问题。老子论“有”、“无”可分为两个层面:道体的有无和现象界的有无。其中,包含三个重要的观点,即有无统一、有无相生和有生于无。它一方面阐明了有无的相生与统一, 成为中国古典美学虚实说的源头;另一方面又以虚无为本,对中国艺术创作中崇尚虚境的审美理想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为了实现对“虚无”的道的体悟观照,老子提出涤除玄览,也是后世主张虚静的审美心胸理论的源头,因而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 道 ;有 ;无

一、老子对“有”、“无”的界定

老子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而与“道”密切相关的就是“有”、“无”。《老子》一书中“有”字出现约82次,大部分被用作名词和动词。作为名词的“有”, 是作为“无”的对立面,与“无”相辅相生,相对立而存在的。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老子·第一章》)、“有无相生”(二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有生于无”(四十章)等。作为动词的“有”,则是指拥有、占有或获得。如“太上,不知有之”(十七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二十六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八十章)等。

“无”字出现约62次,它在《老子》一书中含义很丰富,作为指称万物本源和根据的道,它指无限、虚无。如“无,名天地之始。”(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作为形容最高本体“道”的特性,它是指道是不可感的,无规定性,“是谓无状之状”(十四章),“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四十一章)等。作为功能意义使用的,它指虚空。如第十一章所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最后,它还指“没有”或“消失”。如第八章:“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指上善的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第十九章中说:“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为抛弃巧诈,盗贼就会自然消失。

二、“有”与“无”的关系

“有”、“无”在老子思想中,是一对相辅相生,对立统一的概念。老子论“有”、“无”可分为两个层面:道的有无和现象界的有无。老子哲学思想最核心的范畴是道。究竟何谓道?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这句话点明了道与有、无的关系。《说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2]可见,道的本意是道路,为人行走。后来经过引申,不仅指人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与发展运行的道路,具有“规律”、“法则”之意,如《左传》、《国语》中就提到“天道”和“人道”。与一般对于道的理解不同,老子所说的道并非是具体个别的此道或彼道,而是道自身。在这里,有与无相关于道的存在,是对立统一的。作为存在的道不是虚无的,而是真实地存在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表明道与德的关系,作为万物的本源与根据的道本是无形的,通过德来显现。道看似恍惚无形,但是却真实存在,“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都说明了道的真实存在性。正是鉴于此,无形之道是“有”。

但是,作为存在的道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存在者,既区分于天地,也区分于天地间的万物,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与根据。作为道自身,它是无限的,自身就是虚无,“无,名天地之始”。 同时,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与根据的道又是无规定性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可见,“道”是混然一体的实存体,无法用语言、感官描述,只能勉强给它命名为“道”、“大”,体现了它的无限性。第十四章进一步指出了道的不可感性:“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里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正是对道的特征的描述,道“无形”、“无象”、“无状”、“无声”,是超感官的。所以,道自身既是有,又是无,“有”、“无”论及作为万物本源的道的不同面向,“无”是指“道”是虚无、无限的、超感官的;而“有”是指“道”真实存在的,是万物之母。两者统一于“道”,所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一章)

如果说老子在第一章开篇就提到了道本身以及道之有无的关系,那么在道生天地万物之后, 马上就转入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与把握。于是有无也就相应地从道之有无转向了现象界之有无。道既分有无, 统摄有无, 那么天地万物也当分有无, 也当统摄有无。于是老子第二章云:“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这里“有”、“无”是指现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这句话说明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老子在第十一章中举例加以说明:“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很巧妙地说明了“有”与“无”的辩证关系。这里的“有”指的是有形实物的形体部分, 在老子看来, 这是实物所以有“利”的地方;而“无”则是有形实物之空虚的部分, 这是实物所以有“用”的地方。车能运货载人,器皿能盛物,室能居住,这是车、器、室能给人的便利,所以说“有之以为利”。但是,这些便利都在于它们有虚空的部分,它看起来无用,却服务于有,所以说,“无之以为用”。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不管是道之有无,还是现象界之有无,老子都强调既不是片面的有,也不是片面的无,始终是有与无的对立统一,也就是有无统一。

老子强调有与无的对立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在绝对静止的、凝固不动的状态中统一的。因为,老子认为道体是恒动的,所谓“反者道之动”(四十章)、“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在这种意义上,有与无的统一成为了在自身之中的循环,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有无相生”。“有无相生”表现的就是事物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实现有无的相互转化、相互生成,通过有无的这种相互转化、相互生成,本体世界或宇宙自然就获得了一种生生不息的无限生命力。老子对此比喻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五章)“橐籥”是用来形容虚空的状态,天地之间虽然是虚空状态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是不穷尽的。运动一开始,万物就从虚空之处涌现出来。就好像山谷一样,虽然是虚空状的,却为大量水源的汇聚处。所以,老子用茫茫虚空的山谷来比喻道的“虚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在这里,“谷神”形容道的虚空,“不死”比喻变化的不停竭。这句话是说虚空的变化是永不停竭的,这就是微妙的母性。微妙的母性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地永存着,作用无穷无尽。有无就这样在运动中相互生成转化,达到统一。

上一篇:朱熹与胡宏门人及子弟的学术论辩 下一篇:法的正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