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着地面飞翔》

时间:2022-08-03 08:27:38

几个月前,戚韵东校长嘱我为陆华山老师的书写序,言谈间她向我热情地夸起了陆华山。她夸他睿智幽默、勤奋好学,夸他执著坚毅、勇于创新;夸他的课、他这个人,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夸他创建并主持的“草根教学论坛”,凝聚了好一批开拓前行的琅小青年人……她说:“我们的华山这么优秀,你是我们琅小青年人的导师,等你有时间,一定得看看他的书稿,帮他提炼提炼。”那份对青年教师的欣赏、呵护和期待之情溢于言表、真挚浓烈,顷刻间,浸漫我全身,着实令我感动。

于是,一天下午,我约华山来到办公室,与他对席而坐,听他谈教学主张、教学策略,他的课堂生活、教学故事,听他介绍区教研员朱廷梅怎样鼓励他亮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几位校领导如何信任、关心和支持他进行教改探索。他动情地娓娓叙述着,声音欢快略带些许沙哑,眼里闪烁着笑意和自信,一如在课堂里。

近年来,我曾听过华山几节课,无论是常态课、研究课还是竞赛课,他总是那么热情、亲切、轻松、潇洒,勃发着青春活力,让人心生欢喜。于是,一有时间,我就翻开华山送来的书稿细读细品。精美别致的标题,明快畅达的文字,新颖多彩的案例,鲜活、深邃而又独特的思想,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渐渐步入了他景色迷人的语文教学园地,渐渐向花香四溢的佳景深处走去。我对他的了解,也渐渐由平面变得立体起来。

我为琅琊路小学、为小学语文教坛又将升起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而欣喜,而振奋。

陆华山有着自己明晰的教学主张,那就是“走向生本的言语实践”。

他坚定地认为,语文教学应指向语用层面。语文的种差是言语性。言语指的是个人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语言运用和表现。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言语――“个人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简言之,语文课程的特性,即学习言语――包括学习个人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实际运用和表现。语文教学要以言语表现为本位,关注实践层面、行为层面的特征。“走向生本的言语实践”,指向的是“语用”层面,就是在“言语性”这一课程特性烛照下的、按照语文规律行走的实践性主张。

他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旨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走向生本的言语实践”的教学主张,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让学生在动态的言语实践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他说,这样的教学,关注的焦点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享有比较充分的思想和行为自由;追求的是促进在言语实践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与提高。为此,他重视言语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自主参与、积极参与。

教学主张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个性化。陆华山的“走向生本的言语实践”的教学主张,体现了他的“儿童教育观”和“语文教学观”。

他认为,母语教育的主题是儿童,必须尊重每一个儿童,视儿童为大写的“人”,引导每一个儿童以积极的姿态参与课堂活动,发展言语生命的个性。他十分清楚,儿童是以感性的方式学习母语的,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诠释、情怀和梦想,语文教学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尊重儿童的个性表达, 引导儿童体会语言的真意,体验言语表达的乐趣。

他认为,汉语是一种“儿童”的语言,不宜按照理性机械地分析与理解,而更需要直觉和顿悟;应重视儿童以感性的方式进入母语的学习环境之中;注重“春风化雨”的陶冶,讲究诵读吟咏、涵泳回味,切己体察等方法,以彰显学科的本体特质,让儿童享受言语世界的愉悦。

基于以上认识,陆华山的结论是――“言语实践”指向的是语文学科的本体特质,折射的是对言语智慧生成和言语生命幸福感的养护和培育。倡导“言语实践”,也就站在了语文本体立场上,观照言语生命的蓬勃成长,拓展了语文教育的视阈,使得语文课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生本言语实践”,理应成为语文教学自觉的行走方式。

读着这些从其他教师的文章、专著中难得一见的关于“言语实践”的系统而清晰的论述,我眼前一亮,心中涌起一阵阵受到震撼和警醒的喜悦。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取向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学一直在“文与道”“工具性与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喋喋不休的争论中左右摇摆,挣扎前行。近些年来,又有专家主张“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学”,着力强调语文的“文学性”;有专家提出“语文新课程承担的是文化建设的使命”,突出强调其“文化性”……这些观点也都对广大教师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作为课程的“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课程命名的当事人叶圣陶先生,在1950年就对“语文”作过诠释。叶老说,“‘语文’……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宜听说读写并重……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显然,“语文”的含义是“口语”和“书面语”,而不是“语言”和“文字”“文学”。所谓“口语”“书面语”,不是对语言本身的分类,而是对运用语言(即言语行为)方式的分类。也就是说,“语”是指口头言语,“文”是指书面言语。“语文”课程的指向应当是人的语言运用,即如叶老所说“此学科宜听说读写并重”。

然而,叶老的话似乎被许多人淡忘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强调人文性的,有人以为“人文性”就是“思想性”“文化知识性”,教语文就是教课文内容,片面追求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的思想、知识内容,把语文课上成了品社课、历史课、科技课、地理课、某某文化(如茶文化、旅游文化等)课;有人以为“人文性”就是“文学性”,一味追求诗情画意、浮想联翩、人物品评、写作艺术赏析,甚至鄙视、摈弃非文学体裁的课文,使语文课变得过分华丽、玄妙、虚幻、深奥。强调工具性的,则认为语文课只是学习“语言”。而我们又向来没有对“语言”和“言语”进行严格区分的习惯,于是,这种以“语言”知识为本位、着力强调“工具性”特质的语文课就走向了灌输语言知识、写作知识、进行机械训练的道路。

陆华山的教学主张正是针对这种种现状提出来的。这些年来,他深入到课改实验区的语文课堂中进行考察,搜集了大量语文教学案例仔细辨析,从而敏锐发现“语文性质‘魂不附体’”“机械训练‘涛声依旧’”“脱离语言‘雾里看花’”等种种非语文、泛语文、假语文的现象依然存在,令人担忧。于是他大声疾呼:语文课不能上成科学课、探索课、文学鉴赏课、思想品德课;“语文味”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昔日的“语言文字训练”;不能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精彩纷呈。针对课堂上的“失语现象”“思维缺位”“课件纷乱”,他响亮地提出“亮语精神”“批注式阅读”“朴素地教语文”,勇敢进行“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实验,将重心落在“海量阅读”和“自由言说”上。有位学者说得好,作为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以不必从哲学层面的高度去探索语文的绝对本质,尽量摆脱语文课程定义概念之争的困扰,但是我们必须从实践层面去很好地理解与把握语文课程的功能价值和目标取向,更加致力于语文教学层面的“行动研究”。我们必须下工夫弄明白,作为专指语文课程的“语文”,究竟是干什么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究竟应当干些什么,应当怎么去干。

陆华山弄明白了,这是难能可贵的。

大家都该弄明白,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希望。

陆华山的语文教学主张不仅是思想、理念,也是一个日趋完备的系统,有着自己的基本策略、操作模式和广阔的研究领域。

他提出的基本策略,既是实施教学主张的行动准则,也是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具体教学方法。譬如,“感性复活”,要求重视儿童的思维特质,教师要着力唤醒、激活学生的感性生活经验,感受词语的气息、温度、声音,探寻词语的意蕴。“移情体验”,旨在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儿童心理换位,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地移情体验,实现言语互动。还有“披文得意”“比析置换”“真说多写”等策略,每一条都极有见地,对课堂教学实践有着重要而切实的指导价值。

为了便于每一位教师把握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上出有意义、有效率、有情趣的常态课,陆华山研究构建了“三点一路・自主互动”的言语实践性教学模式。他对这一模式的界定,明确简洁:“三点”为开始阶段的切入点、中间的训练点、结尾的迁移点形成一条发展的线,“一路”为编者的编路、文本作者的文路、学生的学路、教者的教路融成一条和谐的路。将“三点”与“一路”融在一起,通过“自主互动”,形成一个既有稳定的教学结构,又能创造发展的有机体。这是一种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操作策略。他对模式操作方法的介绍,清晰具体,要言不繁,举例典型。譬如,对如何“选准切入点”,他写 道:“在全面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或抓一关键词,或抓一重点句、段,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读课文、想问题、谈己见。”他举例说,如课题《大江保卫战》中的“战”字,《印度洋上生死夜》中的“生死”;如《孔子游春》一课中的“春意更浓”的“更浓”,《船长》一课中的“忠于职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的“爱戴”。关于“夯实训练点”,他以《三顾茅庐》重点段落教学为例,具体而清楚地分析叙述了如何“夯实训练点”的教学基本流程。在谈及“激活(读写)迁移点”时,他特别提醒大家:1.迁移点要小而实,确保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2.迁移点不能脱离文本,要以文本语言、文本情感为依托,创设利于说、写的最佳情境,在提高说、写能力的前提下,深化对文本主旨的体悟。

在“模式”中,他既规定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行为(环节),强调要确保学生读书、动笔、静思、关注表达形式等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时间;又鼓励对“模式”的灵活运用,他强调要掌握“模式”的精神实质,创造性地运用,要心中有人,从实际出发,既精当预设,又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无疑,这些都有助于上课教师较好地把握、自由地运用“模式”,使之发挥出最佳效能。

华山对“走向生本的言语实践”的研究,既探及了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又涉及到语文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如,儿童学习的自主意识、儿童课堂的有效参与、儿童的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提问的误区与对策、文本留白的巧用、文本标点资源的发掘、朗读教学、课文后的作业与练习、教材里的习作、周记、阅读课上的圈注练笔、小组合作教学、公开课与常态课、语文教学课题实验、语文教师素养的提升……在许多问题的探讨上,他敏于观察思考,常常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力求发现,力求新解,力求创造。

从语文课本里,他结识了一位位懂儿童、知语文、善教学的“名师”――《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祖父、《孔子游春》中的孔子、《剪枝的学问》中的王大伯、《莫泊桑拜师》中的福楼拜……在这些“名师”身上,他悟得语文课堂要“有爱,精心呵护”“有的,精巧预设”“有格,精当取舍”“有法,精妙引导”。从一次语文公开课前的集体备课活动,他联想到20世纪50年代,著名诗人郭小川领衔主编,集中了众人智慧的影片《土地》最终失败的教训,从而向同行们提出,“不要在‘兼听’中失去自我”的忠告。当“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说些什么”成了课堂流行语的时候,他及时指出:盲目跟风难免出现东施效颦的尴尬局面,只有从文本和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才能“蓄蕴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表达的凭借”“用自己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自己的真切的情感体验”。观摩当代名师们的课堂教学,他凝神关注的不只是几处“亮点”,几招“绝活”,而是力图弄清语文课堂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从而汲取名师们的智慧,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让学生带着强劲持久的阅读动力走出课堂,引导学生满怀期待地从一篇文章走进另一篇文章,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

长期以来,华山不懈学习、执著探索,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本言语实践性课堂教学。为此,他不但精心预设,而且注重理性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精确地记录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超越性的自我反思,反思“教”也反思“学”。他坚持“每课反思”“每日反思”,养成了写“反思周记”的习惯,并于每月下旬整理笔记、撰写论文。显然,华山的“反思”已成了一种有学术含量的实践方式、研究方式,融入了他的教学生命,为他的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使之呈现出蓬勃的气象。于是,“实、活、新、宽”的特点在他的课堂中凸现出来了;于是《螳螂捕蝉》《梦圆飞天》《恐龙》《滴水穿石的启示》《灰椋鸟》《黄河的主人》《黄鹤楼送别》《天游峰的扫路人》《珍珠鸟》……一个个精彩的案例从他的课堂里诞生了,且相继走进了众多期刊,走到了万千同行的案头。语文教学的领军人芮琼、许红琴,特级教师刘红、刘荃、林春曹、潘文彬、戚韵东、庄永洲、周婷、周益民等诸多熟悉他的同行们都非常赞赏他的课。

他们说,华山的课是“走向生本的课”。“他善做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从让学生时刻处在阅读的‘风口浪尖’,他就像一台鼓风机,吹动这片阅读的‘湖面’,让学生在这片‘波澜起伏’的天地间尽情摔打,实现语言能力和情感智慧的不断生成和发展。”“他能凭借教学机智,把学法的指导渗透在师生的评价交流中,融化在教师对生成资源的智慧调控中,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让学法渗透进学生的心田。”“他是一个把握课堂节奏的高手,他所设计把握的课的节奏,一波三折,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内在节奏感,使之产生共鸣,形成共振,师生和谐,内容形式融合,美感由此而生。”

他们说,华山善于研究文本,创设情境。“他凭借课文的情境,链接相关的资源,适当拓展学习范围……学生不知不觉中转换角色,进入情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的意象、生动可感的画面。他引导学生在其中穿梭、想象,使整个教学在自然本色中到达情感的高潮,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关爱。”“他善于在故事化的课堂叙事里完成着语文的教学。分析完全凭借文本语言的品评和故事线索的提拎,指向的是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

他们说,华山的课是“言语实践的课”。“他不断引领着学生破译言语表达的密码,或是让学生在精妙语言处驻足,点拨他们虚心涵泳、仔细吟味、个性体悟;或是在课文的重点处,激发他们大胆质疑、积极争论、各抒己见;或是在学生的感悟点,鼓励他们声情并茂、酣畅淋漓地朗读,读出画面、读出情意,读出旨趣……”“在一个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理解了言语作品的内容,又体察了言语形式表达的精妙,言意兼得,二者水融,回到了语文教学的原点。”

他们说,华山的课堂氛围让人向 往。“课堂上,他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耐心的倾听、艺术的点拨、幽默的评价,给学生品味文字指明了方向,引领他们的语文学习纵深展开……一位爱学生、爱语文的陆老师,和一群爱读书、爱思考的孩子们共同学习语文,破译言语表达的密码,多温暖,多幸福,多令人向往呀!”

这就是陆华山的课!融注着他的教学主张和教育情怀,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多方面的启迪。

正是这洋溢着师生“倾诉”“应和”的情意美,飘散着浓浓语文味的“走向生本的言语实践”的语文课,在“江浙沪第五届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赢得海潮般的掌声,在“‘七彩语文杯’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的殊荣。

陆华山更爱自己的课。他说,“最要紧的是通过自己的研究,通过一堂堂这样的语文课,自己将语文的美丽带给了可爱的孩子们。”

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如陆华山这样的教学主张、教学追求!

孩子们需要这样的语文课!

……

窗前,蓬勃的秋菊绿叶丛中,绽放着硕大花朵,戚韵东校长的短信挟着阳光、挟着桂香飘然而至。她又关切地问起为华山书稿写序的事了。感奋之中,我油然想起了老一辈的琅小人――我熟悉的南京市名校长李敬光、孙宜珍,我的老同学、特级教师余玉茹……想起了当年,他们谈起年轻的戚韵东时的那种欣赏、喜悦的目光,那种满怀期待的眼神。韵东校长不就是在琅琊路小学这方阳光灿烂、群芳竞放的神圣天地里,揣着缤纷彩梦、踏着时代节拍,大步前行,跨进了特级教师行列的吗?琅小及许多学校的经验都表明:教师的创造天赋和潜在能力,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中,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惊人的力量和非凡的业绩。

华山,新时代的琅小人,你真让人好羡慕!

贴着地面勇敢地飞翔吧,前程,一定更明丽。

上一篇:《西游记》“推销”记 下一篇:为数学插上阅读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