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03 07:55:26

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65例(100眼),按眼轴长短分为2组,正常眼轴组38眼(眼轴≤26mm),长眼轴组62眼(眼轴 >26mm)。记录并比较(1)两组术前、术后角膜屈光力及眼轴长度。(2)正常眼轴组与长眼轴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绝对差。结果:长眼轴组术前与术后眼轴、角膜屈光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眼轴组与长眼轴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绝对差(

关键词:高度近视;超声乳化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随着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技术的成熟,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也越来越佳,但是我们手术医生发现术后患者裸眼视力术前期望值仍有差距,主要原因可能与眼轴有关。因此本次研究拟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眼轴长度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65例(100眼),按眼轴长短分为2组,正常眼轴组38眼(眼轴≤26mm),长眼轴组62眼(眼轴 >26mm)。正常眼轴组平均年龄(63.5±18.4)岁,男性11人,女性8人;长眼轴组平均年龄(64.6±19.2)岁,其中男性32人,女性100人,46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关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排除指标: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3)有眼部其他疾患、眼部并发症、眼部手术史,严重视网膜脱离者。

1.3 仪器以及手术方法 超声乳化仪为 AMO SOVEREIGN Phavo4。由同一位副主任级别的医生对所有患者在同一台超声乳化仪上完成手术,术前散瞳,表面麻醉,以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1.4 评价指标 记录并比较(1)两组术前、术后角膜屈光力及眼轴长度。(2)正常眼轴组与长眼轴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绝对差。

1.4.1眼轴长度 患者坐位,双眼平视前方, 进行麻醉,B超探头垂直于角膜正中轻柔接触角膜,每眼测量10次,取平均值。

1.4.2屈光度 参考文献标准[1],正常眼轴组术前预留(-0.50D-1.0D),长眼轴组术前预留-0.75-2.50D ,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屈光度的绝对差。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记录入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_(_。)X±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以P

2结果

2.1 两组术前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与术后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比较 长眼轴组自身术前与术后眼轴、角膜屈光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与术后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比较

2.2 正常眼轴组与长眼轴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绝对差 正常眼轴组与长眼轴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绝对差(

表2

3讨论

我们本次研究发现长眼轴组自身术前与术后眼轴、角膜屈光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眼轴组自身术前与术后眼轴、角膜屈光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眼轴组术后眼轴明显增加,我们分析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1)测量误差:高度近视眼解剖的异常及视网膜病变有巩膜后葡萄肿,特别是晶体混浊者,给眼轴测量造成不便,患者的注视功能差,测量时误把巩膜后葡萄肿或视盘的边缘当作视盘。有学者[2]指出无法准确测量屈光间质混浊,目前准确的测量仪器仍是A 超。(2)超声乳化术后使眼轴变长:高度近视眼,赤道后增加,眼球壁薄,玻璃体后脱离以及玻璃体液化使玻璃体的撑力差,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工晶体比原晶体直径小,剩余体积由液体代替,所以眼球易随外力变形,此外人工晶体小于囊袋直径,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均可导致眼球横径减小。

我们本次研究还发现正常眼轴组与长眼轴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绝对差(

参考文献:

[1] U rsell PG, Spa lton D J, Pande MV, et a.l Re lationship between intraocular lens biomaterials and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 tion. J C ataract Refract Surg,2013, 24( 3 ): 3 52-360

[2] SandersDR, R etzlaff JA, K raffMC, et a.l C omparison o f the SRK /T formula and other theoretica l and reg ression formulas. J C ataract Re fract Surg, 2013, 16( 3 ): 341-346

[3] R etzlaff JA, Sanders DR, K raffM C, et a.l D evelopm ent of the SRK /T intraocu lar lens mi plantpower ca lcula tion formula. J C a taract Re fract Surg,2014,16( 3 ): 333-340

上一篇: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激素治疗放射性肺炎... 下一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哮喘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