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13 10:43:46

椎管内麻醉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我院产科近2年共100例自然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临产后施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1)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2)两组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分别为(426.3±134.9分、75.6±16.3分、13.5±4.3分、263.4±87.6ml)、(432.8±145.7分、75.8±17.9分、13.8±5.1分、270.6±89.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转剖宫产率分别为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自然分娩 ;效果

自然分娩中孕妇不可避免存在产痛的生理过程,研究[1]认为严重的产痛可诱发或加重围产期并发症。目前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改变,国外医学界主张分娩镇痛,并以分娩镇痛评价一所医院的文明标志。目前椎管物在国内尚未完全开展,报道椎管神经镇痛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为探讨椎管内麻醉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产科近2年共100例自然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临产后施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研究组平均年龄(24.7±3.9)岁,平均孕龄(37.1±1.2)周;对照组平均年龄(25.2±4.3)岁,平均孕龄(37.6±0.7)。2组人员年龄、孕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1)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2)所有患者临产B超、阴道检查评估胎儿头盆关系,符合自然分娩条件。(3)每个研究对象能配合医务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指标:(1)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或其他遗传性疾病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3)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椎管内麻醉禁忌者。(4)重度子痫前期或其他妊娠并发症者。

1.4 椎管内麻醉法 研究组患者确定临产后,由麻醉医师行硬膜外穿刺,置入导管后,注入1.5%利多卡因5ml,作为首次量,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导管接电子镇痛泵,药物为0.1%罗哌卡因+0.1μg/ml舒芬太尼5ml的混合液,以孕妇宫缩时无疼痛为最佳。自控镇痛剂量为每次5ml,锁定时间15min。连续记录镇痛平面、疼痛度及生命体征。孕妇分娩后拔除硬膜外导管。

1.5 评价标准 比较(1)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2)两组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小于7分)。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_(_差)X±s)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以P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转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3讨论

分娩过程中子宫、宫颈的牵拉,加上孕妇的高度紧张、恐惧心理,降低孕妇对疼痛的阈值,研究指出有将近40~60%的孕妇在临产过程中感受剧烈的产痛。产痛发生后主要会引起以下几方面的危害[2,3]:(1)母体儿茶酚胺、内啡肽增加,血压增高,使得宫口扩张缓慢,增加难产率;(2)胎盘血流减少,胎儿供血供氧不足,增加胎儿窘迫的发生,而且孕妇在高度紧张中,换气过度,使母体释氧量增加,影响胎盘供氧; (3)孕妇大量出汗,使孕妇脱水,导致胎儿酸中毒,威胁胎儿安全。可以看出产痛严重影响着孕妇及新生儿的安全。

我们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椎管内阻滞麻醉是安全的,且不延长产程。一般椎管内阻滞麻醉多选择在活跃期(宫口开3 cm至宫口开全),此时孕妇疼痛剧烈,使用时效果好[2],第一产程时,孕妇能明显感受到疼痛减轻,身心得到放松,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胎头在骨盆内的旋转,第二、第三产程时孕妇盆底肌肉及阴道松弛,孕妇能主动配合屏气,使胎儿娩出阻力减少。而且椎管内阻滞麻醉的麻醉用量小,孕妇仍然能感觉到宫缩,因此不影响产程的进度。研究还指出[3]硬膜外镇痛泵起效快,不影响孕妇进食,能大幅减少孕妇的疼痛,使孕妇主动配合分娩,更重要的是椎管内阻滞不易通过胎盘屏障,保证新生儿的安全性。有学者[4]通过搜集医学文献的方式,回顾性分析2513名孕妇,结果显示认为蛛网膜下腔注入阿片类镇痛时,不增加胎儿心动过缓的危险。

此外我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转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考虑研究组的产痛得到有效控制,减轻孕妇体力消耗及紧张的心理,提高孕妇分娩依从性、耐受能力和分娩信心,因此大幅降低剖宫产率。

综上所述,椎管内阻滞麻醉可减轻孕妇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降低剖宫产率,而且对产程及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群艳,黎秋妹,朱凤娟,周志云.导乐仪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1(13) :48-51

[2]徐静,马彦彦,高群,李琦.GT-4A导乐分娩镇痛工作站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5(5):23-25.

[3]张春枝.无保护会阴阴道分娩应用椎管内麻醉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4,7(19):56-58.

[4]Arici G.The effects of bupivacaine,ropivacaine and mepivacaine on the contractility of myometrium. Int J Anesth,2014,13(4):95-98.

上一篇:输卵管通液术联合中药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的... 下一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52例乳腺癌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