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博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3 07:05:50

浅析微博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微博与教学的结合是教育与时俱进、教学方法革新的必然结果。本文主要根据微博的特点探讨微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模式,指出了微博对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博;网络开放式教学;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06-01

1.信息时代下,大学英语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必然改变人们学习、生活的背景和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的广泛的关注。革新教学模式,发展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是信息化时代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开放式教学模式力求把教学系统和社会系统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系统融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高校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从开放式教学战略、开放式教材建设以及开放式授课法等方面入手。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进行,才能顺应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培养出具备相应的外语素质、适应时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我国学生所处的语言学习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4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根据要求,开放式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向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的体现。并且,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协作化、自主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

2.利用微博促进大学英语开放式教学

2.1 微博的特点 。微博,即微博客,由英文micro-blogging翻译而来。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允许用户通过网页、电子邮件、手机短信、W AP、即时通讯软件等多种方式及时更新简短内容(140 字左右),它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超链接,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群组阅读来实现即时分享。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创建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分享者。微博既继承了传统博客的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等优良特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2.1.1 内容的短小性、即时性。手机的参与决定了微博区别于传统博客的特点,内容不能太长,简短的信息交流大大提高了交流的时效性和信息分享的效率。其次,微博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客户端,以最便捷的方式更新、评价微博内容。无论身处何地何时都可以很快速地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思,微博的传播速度比只依靠传统网络的速度还要快,甚至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将一个突发新闻传遍全球。正体现了信息时代下,高效便捷的信息传播的特点。

2.1.2 操作的简单性、多样性。微博最初的设计思想就是所有微内容的方式基于移动终端来完成的,而现在微博发展到,可以直接通过微博网站,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彩信、W AP 浏览器,或者通过IM或工具软件(如QQ),还可以通过微博平台提供的开放API接口和其他应用程序或网站集成方式。同时,微博使用简单,群众基础广泛。仅仅用百来个字符随意表达个人的想法和观点,个性十足,非常符合喜爱新鲜事物大学生品味。

2.1.3 交互的去中心化。微博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网络站点,允许用户跟随其他用户,也可以被其他用户跟随。用户之间不需要主动和关注的人交流,关注他人或被他人关注,可以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沟通,倡导的是一种去中心的交流。

由此可见,将微博与教学结合可以有以下优势:方便师生交流、支持协作学习、提高反馈效率、增加学习兴趣、提供真实的社会环境,其特点决定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模式。

2.2 微博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而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提升又反作用于现代技术支持下的英语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基于微博的学习方式表现为允许学习者从任意角度、任何层次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切入,使学习者的学习更积极、更主动。高校的开放式教学不是放任自流的开放,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大学英语开放式教学更应注重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互动,课堂外的交流互动也意义重大。微博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群聚性、及时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使得将它应用在大学英语开放式教学中有着先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师生交流工具。师生通过创建微博用户,互相跟随关注,随时随地地用文字、图片等方式,将生活感悟、学习心得、突发灵感、学习困惑、课堂实录等有关内容进行交流互动。特别是通过群组、话题等方式来锁定某个团体或某个领域。群组和话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圈,信息的和接收更具有针对性、参与人员的积极性更高,交流互动更频繁,学习的效率自然会更好。

2.2.2 利用私信实现协作学习和讨论。微博私信为用户提供了临时性的私人会话空间。课堂外,利用微博的私信功能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二语的写作与口语技能,还可对部分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在线答疑,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以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2.3 使用微群进行分组讨论。微群,即微博的群组。微群为学员创造了更多的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局限于课堂上或学校范围内,真正沟通互动的机会很少。微群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业余时间的交流和交往提供平台的同时,也为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空间。利用微群,英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群内容相结合,在微群中与学员一起讨论课堂教学中遗留的问题和不足,或同学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大胆的参与讨论,以培养学员的协作精神、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2.3 资源共享工具

2.3.1 充分发挥微盘的存储作用。微盘共享的信息内容可以包括文字、软件、声音、相片、录像、图表等。教师可以利用微盘将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相关资料在授课前上传至微盘中,供学生下载使用,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网络开放学习,提高二语学习效率和质量。

2.3.2 通过Bshare实现学员间合作学习。Bshare是一个强大的网页分享插件。在网络学习中,教师可以在Bshare上一些教学信息和活动通知,提高网络学习的交互能力,最优化网络学习的质量。教师也可以通过Bshare将喜欢的博文、教学网址、英语句子、笑话等快速分享到社群网络上。也可以要求学生将其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学习材料等的信息共享到自己的微博上。通过微博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3.3 自主学习工具,提高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自己英语的微博,可以是与英语相关的知识、自己的问题、对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其他同学可以转发、评价、收藏或帮助解决问题。对于转发、收藏率较高的或见解独到的微博可以进行奖励,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创造力,激发语言学习的内在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反馈效率。

2.4 评价工具的应用

2.4.1 充分发挥网络调查工具的优势。利用微博中的网络调查工具进行网络开放式学习。网络调查支持的问题类型包括是否题、真假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单行文本问答题、多行文本问答题、等级评价题等丰富的题型。通过微博中的网络调查工具,教师可以提前开展一些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调查工具进行简单的课堂测试或者课后测查等,即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程度。

2.4.2 利用好友评价工具进行教学评价。在网络开放式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好友评价工具的应用,组织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和实际教学情况展开调查,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有利于今后该课程的进一步修正和改进。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或者本学期的表现情况展开互评,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参考和依据。

3.结束语

微博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得网络交互学习突破传统的“拘束”“单一”“乏味”的状态,转向“全新”“自由”“新颖”的状态。将微博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这种交互工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体现出教学模式与学习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平台,微博在高校教育中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模式还需进一步的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日趋完善,相信微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也将逐步发展并完善。

参考文献

[1] 白宗新. 博客文化对课程与学习的影响——基于“成长博客”的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 蔡基刚.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3] 董利华. 互动教学的活动设计原则与技巧[D].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4] 戴晓鹏、何源、彭佳红. 博客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理工高教研究,2005(2)。

[5] 傅 健. 我国移动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D]. 吉林大学, 2010。

[6] 罗 婷. 探析微博客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的交互应用[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

[7] 毛向辉. 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 2003,(02)。

[8] 袁 婷. 基于微博的网络交互式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6)。

[9] 王 莹. 教育技术微博社群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10] 祝玲玲.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互动式网络教学模式的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 2005。

上一篇:精细备课成就高效教学 下一篇:浅谈初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