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的养老问题初探

时间:2022-08-03 03:39:58

“老漂族”的养老问题初探

为了跟晚辈团聚或帮助子孙打理生活,不得不加入了流动人口队伍的异地老年人群体被称作“老漂族”。

本文的老漂族,是指专门为了子女的需要而不得不离开故土的群体,他们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及面临着不同的社会问题。包括老漂族的经济需求、健康需求、生活需求、社会需求、心理需求等在内的全方位养老需求。

一、对老漂族的相关研究

1.理论界还没有对老漂族的专门研究

可以说,老漂族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理论界尚未对其进行过任何的研究。在网络互动百科词条里,已经出现了“漂族老人”的概念,而在网络数据库中关于“老漂族”的论文还是空白的。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中,多是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问题的研究,流动人口中的老年人也没有专门的研究。对极少数人口研究专家对流动老年人口有过一定的研究,但主要是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分析的,重点是对老年人口迁移的人数、性别比较、年龄结构、迁移原因等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一定的描述和统计。而本文中所指的专门为了照顾子女及孙辈生活而来到大城市的这部分群体,是流动的,流动与迁移的区别在于人户是否分离,对于人户分离的老漂族目前尚无专门的研究与讨论。

2.关于老漂族的社会政策尚属空白

老漂族是城市化时代的产物,更是我们国家人口流动和严格的户籍制度下所特有的现象。目前政府对于老漂族是否需要去管理、应该如何去管理、应该给予何种优待政策等相关政策问题,还处于一个“空白”状态。相对于城市来说,老漂族是外来人员,基于外来人员对城市的贡献,现在城市针对外来人员已经出台很多“关怀”政策,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有社会保险政策、住房政策及落户政策等,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入学政策、医疗政策等,但是至今还没有针对外来人员中的老人有相关的政策。老漂族所享受的只能是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障政策,而在居住地是没有单独针对他们开放的社会保障或福利政策的。

3.网络对老漂族的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曾专门写过一篇“关注‘老漂’一族”的博客,指出老漂们所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还是社会保障。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1年4月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老年漂”现象进行了一项比较全面的调查,对老年人“漂”的原因、社会对老漂族的看法、漂族老人面临的问题及如何关心漂族老人等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统计。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认为,“老漂族的出现是当下快节奏中国的一个阶段性现象,是因为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父母觉得有义务尽全力支持他们,因此有许多老人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心理专家林紫认为在处理三代人的家庭问题咨询时,“老漂族”因为感觉为了子女的家庭付出很多,老人会对子女的某一句话非常敏感,“容易受伤”。

二、老漂族在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

老漂族既是漂族,又是老年人群体,所以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多重的。

1.老漂族面临多重心理问题

由于心理预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很多老人对城市生活的陌生和不适应,引发了很多情感、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自我调节和排解,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首先是精神上的孤独感。老人们远离熟悉的家乡,难以适应大城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对于两地分居的老人,寂寞感更强,和儿孙子女在一起的快乐并不能代替和老伴的相守。其次是焦虑感。老年人普遍有对身体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焦虑,老漂族在这方面的焦虑更为明显,他们担心身体衰老之后在城市生活更加不方便,担心会客死他乡。最害怕的还是生病,因为无法享受到城市医保,在大城市哪怕是一个小感冒,只要一进医院,动辄就要自己支付几百块钱,往往就会小病拖成大病。经济条件不算丰裕的漂族老人中,得了大病而不得不返回家乡医治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2.与子女的观念、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

两代人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活重心上都存在不同,父母与子女在同一屋檐下长期生活,由生活琐事、育儿观念差异、生活习惯差异而导致的摩擦或矛盾会很多。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老年人,他们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多矛盾,生活起居习惯、饮食习惯、消费观念还有清洁卫生方面、体育锻炼的习惯等等,都显得格格不入,由此引发矛盾是难免的。

在子女看来,老两口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吃好穿好用好就是很幸福的生活了;在老人眼里,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乡的老窝,因为在老家什么都能做,来到城里举步维艰:电器不会用、东西不会买、出门不知往哪走……由于跟子女的生活重心不同,老人和子女的共同话题只有家乡邻里的旧情往事,空闲时间多的子女或许可以静下来跟老人谈谈心,但多数年轻人苦于生活压力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开导老人。

3.老漂族无法享受到居住地的社会保障政策

这里的社会保障是包括社会福利在内的广义涵义。养老、医疗等现实问题困扰着相当多的漂族老人。我国目前农村留守老人已达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其中65岁以上达2000万,留守老人的养老、医疗问题同样是非常严峻的。留守老人一旦成为老漂族,老人在居住地的社保是无法享受到的,就医保而言,如果想在居住地就医且享受户籍地的医保政策,目前梗阻很多,手续非常烦琐。除了社会保险待遇享受不到之外,大城市的公交、公园等社会福利待遇“老漂族”同样也享受不到。

三、老漂族养老问题的原因分析

1.老漂族“漂”的意愿是被动的

老漂族不是为了主动寻求就业或理想的生活而离开家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帮助子女照顾孙辈、操持家务,在这其中被动的意愿远远大于主动。这种被动的情绪在老人不顺心时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如在老人与子女发生矛盾时、与其他人交际困难时凸现的最为明显,被动情绪一旦得到强化,老人就会一心想着返回家乡,离开这个处处充满不习惯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界去加以疏导和缓解,老人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着孤独、烦恼和焦虑。

2.老漂族对新环境的适应很艰难

与年轻人相比,老漂族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不能马上适应当地的生活,主要有几方面的表现:一是老漂族的语言适应能力差,他们多数人不会讲普通话,而且人到老年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再掌握一方语言,所以人际沟通变得异常困难。缺少了语言上的交流,久而久之,老人只能闭锁在自己狭小的内心世界里,从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二是老漂族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如前所述,老漂族与子女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而要老人改变旧的生活习惯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几十年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是无法在短期内发生改变的,由此导致了双方矛盾重重。

上一篇:夏季食疗之最 下一篇: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投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