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22-08-03 02:53:50

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出现了越来越差的情况,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问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导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严重,为了更好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非常必要。生态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人们对这方面非常重视,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能够对我国生态公益性国有林场的发展情况进行掌握,同时也能找到促进其更好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国有林场;生态公益;可持续发展

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的可持续评价指标进行研究,要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这样能够更好的对生态林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掌握,同时也能更好的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保障。

1 生态公益林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我国林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依据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将森林资源分为了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的主要作用是经营提供生态产品。我国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的起步时间比较短,因此,对森林的重要性一直都没有给予重视。国际上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是比较早的,而且,提出了很多评价森林生态效益的方法,为现在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森林公益效能的计量研究,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对森林生态效益有了相关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森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以及效益货币化的方法。在不断研究过程中,人们对我国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评定,对森林的生态环境价值进行了说明,而且,森林的生态价值是远远大于树木的商品价值。森林的生态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能够对环境进行改善,其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以及生态旅游方面的价值也是比较大的。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应用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指标进行评价,同时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不同的森林综合效益的评价体系得出的结果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因此,不同类型的公益林评价体系,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研究方面给予了关注。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构建出的评价体系存在着差异,公益林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主体价值。国有林场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外的森林可持续经济标准以及指标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研究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很多的经营单位并没有开展很多的研究工作。

对森林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活力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森林的覆盖率和森林的健康等级进行分析,应用系统法和目标法结合的方法对国有林场的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系统进行研究,这样对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系统都能进行很好的评价,然后最终构建出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国有林场在分类上分为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和商品经营型国有林场,在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时候,可以从造林绩效、育林绩效和造林质量以及造林面积增加量方面进行综合的评定,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国有公益型的林场资源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以及生态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通常从经营利润率以及资金使用率方面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对生态效益要进行重视。对公益型国有林场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应用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对评价体系指标进行更好的分析,对其中的操作性能可以进行分析,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是对历史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要收集、整理各种文献资料,查找和调查有关的和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对实施科学进行认识,同时,能够对相关的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更好的借鉴,这样通过理论的分析、调查问卷能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归类分析,然后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并且找到解决的措施。

2.2 专家咨询法

专家咨询法在进行应用的时候,要将各类专家处于相对比较独立的环境下,在彼此不沟通的情况下,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形成一致的看法,这种方法在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的评价指标选定方面是比较常用的,而且应用的效果也非常好。

2.3 实证研究法

这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和试验以及调查,这样能够获取更为客观的资料,通过分析能够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变化,同时,能够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在一些地区的国有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中这种方法得到了应用。

2.4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原本非常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形成不同的层次关系,在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应用效果比较好。

3 评述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外对于林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大多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研究者主要都是根据各自所研究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以个人对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林业的理解和认识为基础来评价区域林业发展水平。当前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各学者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人们为追求指标体系的完备性,不断提出新指标,使指标体系数目不断增大,并且学者们在研究构建国有林场评价指标体系时大多是将国有林场当做企业进行对待,对经济效益评价过多,没有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指标筛选方法,大都是靠评价者的经验选择指标,故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也有很多学者只是提出评价指标,并没有验证。

4 结束语

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的基础条件进行改善,这样能够为林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我国的国有林场要提高森林生态效益,对人们生活的环境进行改善,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国有林场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出现失衡的情况,为此,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仁坊.谈谈对森林分类经营的认识[J].林业资源管理,1996(4):43-46.

[2]刘霞,张光灿,江廷水.国内外公益林效益计量评价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2):95-100.

[3]M1Proan,史玉玲(译).城郊社会效益的评价:国外森林公益效能计量研究[Z].1983:22-24.

[4]日本林野厅,杨惠民(译).森林公益效能计量调查-绿色效益调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潘凤明(1978,5-),男,汉族,学历:大专,从事专业:林学,现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场经营管理。

上一篇:浅谈测绘新技术如何助力项目建设 下一篇:计量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