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缓解期贴敷“三伏贴”预防哮喘发作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03 10:39:55

[摘要] 目的:评价"三伏贴"预防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46例病人治疗后复况。结果:临床治愈28例(60.87%),显效11例(23.91%),有效4例(8.7%),无效3例(6.52%),总有效率93.48%。结论:三伏贴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并起到预防发作的目的。

[关键词] 三伏贴;预防;哮喘发作

哮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比较明显,有的患者只有哮喘急性发作时才用药治疗,自觉喘憋症状减轻,病情进入缓解期后,就自行减少药量或停药。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过敏性炎症疾病,这种过敏性炎症可持续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中医中药在哮喘的缓解期治疗本病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可以改善机体的过敏性体质和气道的防病御病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甚至终身不再发作的目的。我们以哮喘缓解期为治疗的切入点,开展临床研究,观察中药对于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支气管缓解期诊断指标。凡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本标准。本组共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18~67岁。

2 治疗

2.1中药制备:

2.1.1取药按方白芥子12g、细辛12g、甘遂21g、元胡21g、麝香12g等数倍取药。

2.1.2将药物混合后,用HX-400A型中药高速粉碎机粉成细末,过120目筛备用。

2.1.3生姜捣烂挤压后取汁和药末混合调成稠膏状,分制成5g均匀丸剂备用。

2.2选穴: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每1、2、3伏的第一天各贴一次,也可略提前或延后数天,3次为一疗程,连续贴敷三年统计疗效。

2.3操作:先用姜汁在背部贴敷处涂擦数遍,局部发红为止,取上述药饼贴敷诸穴,用5cm×5cm大小麝香止痛膏将药饼固定于穴位上。一般保留8-10小时,可以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做适当调整,若局部皮肤灼热难忍则最少4小时去之。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哮喘未再发作,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感冒时无咳嗽、气喘发生;显效:临床症状分级下降2级;有效:临床症状分级下降1级;无效:临床症状分级无改善[2]。

3.2治疗结果 本组46例,临床治愈28例(60.87%),显效11例(23.91%),有效4例(8.7%),无效3例(6.52%),总有效率93.48%。

4 讨论

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疾病,需长期治疗。复发性是支气管哮喘的一大特点,目前认为预防哮喘的复发,治疗重点应放在缓解期。哮喘病的防治目的是消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防止复发、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学对于哮喘缓解期的治疗较现代医学更具优势和潜力。中医认为在哮喘缓解期,夙根尚未完全清除,而正气则多有衰减,因此,辨证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肺、脾、肾虚为主,标实则与夙根未除相关。患者常于冬季寒冷季节人体阳气闭藏之时易感寒而发,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此时用辛温之品细辛、白芥子之类研末外敷肺俞、心俞、膈俞等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7.

基金项目:

2008年廊坊市科技局指导项目,编号:2008057102

上一篇:根克通(曲美他嗪)在预防和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