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时间:2022-08-03 09:57:51

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摘 要: 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对物理学习,尤其对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 勤于思考 多动手 规范解题

我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高中物理让学生“想说爱你容易”。随着学习不断深入,难度增加,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对物理怕到恐惧。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物理学习良好习惯没有养成。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养成的一种自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性,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那么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要环节。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另外,在上课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利用课前一点时间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课本、练习册、作业、笔记、文具等,从而保证尽快进入听课状态。加强课前预习,布置预习提纲,初步教给学生自学物理课本的基本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让学生养成专心上课的习惯,老师应该通过充分备课让每节课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作为学生自己应该提高自己的专注度,让自己投入课堂之中。积极思考,认真观察,跟着老师的思路,伴着老师的节奏,产生共鸣。老师在课堂中通过提问、课堂实验等途径,让课堂过程层层深入,引领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

课后对于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通过自己钻研,与同学讨论、请教,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向老师请教。要善于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让自己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往往有些学生在解题中出错就是因为一知半解。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作业是对自己掌握知识情况的检验,同时也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往往有些学生不会做就去看别人的,一看觉得非常简单,甚至养成抄袭作业的恶习。日复一日,就越来越怕物理。所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往往学生忽略这些,觉得作业是一种任务观点。

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

高中物理不同于初中物理,概念抽象,内容复杂,往往字面简单,但是深入理解需要多下工夫,以思考琢磨。比如高一物理中的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看似很简单,有很多学生在分析受力方向时出现错误。所以对于这些问题就要多思考,掌握其关键点:相对运动。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相关的现象,这就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多做实验,不要怕实验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进度。动手实验让学生觉得物理不是那么抽象,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通过动手也让学生能领悟物理“高深的理论”。学以致用是学习物理的精髓。曾经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摇绳发电”,感受电磁感应的“神奇”。学生非常兴奋,积极参与,互相讨论,获得真知,在动中学,在愉快中学习。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解题是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好途径。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物理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解题习惯对物理学习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多学生怕做题,尤其对文字多、过程多的问题,往往是“老虎吃天无法下手”。做题时要遵循“读、审、建、构、解、思”六步骤,即拿到一道题后,首先要仔细解读题目所叙述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题目所给的每一个条件(尤其是隐含条件),用笔标注出来关键的部分;其次,弄清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用笔画出草图,这个往往学生懒得动手。从学习物理开始就让学生多动手画草图,以榜样的力量要求学生。判断物理过程服从什么规律,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于一个复杂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再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显然,弄清物理情景才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分析清楚各个状态和过程,把握住具体的物理情景,才能正确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才能正确写出与实际情形相联系的表达式求解。在分析过程图上要尽可能地规范、美观、准确,这对题目分析有很大的帮助。从中培养学生严谨、踏实、认真科学的态度。虽然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是它有很多美与和谐的地方,从解题的过程中去领悟、感受。

在书写解题时,要规范、整齐、美观,让人觉得视觉上美的享受。画出必要的示意图。有些学生,前面分析过程很到位,但是在书写公式颠倒位置,公式字母写得似不像,比如把’q”写成“g”,甚至”9”。这样无畏的出错太不值得。所以物理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细心,细节决定成败。还有些学生把不重要的中间计算过程也写在上面,让人觉得繁杂无章,丧失物理的简洁之美。所以在平时做题中要注意这些,做到过程书写简洁,整齐,美观,突出重点。注重规范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其中包括笔记规范、解答问题步骤规范清晰、利用直尺、铅笔作图及标识的规范,考试卷面整洁、设计合理等习惯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课后反思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课后之余不断反思。高中物理知识有些抽象、复杂,可能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和作业的练习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利用时间讨论,动手、动脑反复推敲斟酌,把困难解决,深入理解其中内涵。对知识的反思,可能出现柳暗花明的感觉,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喜悦。高中学生完全具备课后反思的能力,通过培养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五、培养学生归纳的习惯

培养及时复结,网络知识框架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开始写作业前,先复习归纳当堂知识,从而起到复习回顾的作用,这样在完成作业时才能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高中物理知识内容丰富,但是其中有很多知识脉络和联系,把它们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在大脑里形成条理知识框架,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随手拈来。

归纳可以从章节知识归纳,还有规律、方法进行归纳,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了归纳能力学生把繁杂问题简单化、条理化,重新认识知识,这种能力让学生受益终身。

综上所述,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上一篇: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 下一篇:试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类比推理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