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信任危机

时间:2022-08-03 02:59:48

如何破解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信任危机

摘 要:随着这些年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屡见不鲜,而这每一桩事件无疑都在挑衅家长及群众的地线。霎时间,家长们和幼儿园及学校之间的关系也日渐紧张起来,尤其是幼儿园。越来越多的家长们也更不放心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因为信任一旦失去,一切的解释与补救就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因此,面对现在幼儿教育的信任危机的日趋白热化,也希望相关部门引起重视。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任危机;表现形式;破解方法

一、幼儿教育信任危机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根源

1.幼儿教育公平的信任危机

教育公平主要是讲国家针对教育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得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的同时,都能受到公平与公正的对待。教育公平又包含教育机会是否公平,教育过程是否公平,还有教育质量是否公平。而教育公平这个问题,他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幼儿的教育公平实现起来可能会有些距离和难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幼儿教育还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幼儿教育机构大多数也都是以民间办学为主,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会比条件差的孩子优越,更多些选择,那么教育的不公平便会出现。其实,导致幼儿教育不公平出现的原因与经济发展的程度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另外,就是中上城市的人通常较农村人有着较强的优越感,所以,这就推进部分家长对幼儿的教育产生了质疑。

2.幼儿教育的安全性产生了信任危机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近几年一些各大媒体也相继报道了一些幼儿园出现的虐童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要关注。如果孩子的人身安全在幼儿园中都无法真正得到保障的话,那么更不要说幼儿的教育和学习了。随着此类事件的出现,家长们也对幼儿园渐渐地失去了信任。而面对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为了消除广大家长的疑虑,让家长对幼儿园重新建立起信任,很多幼儿园甚至在园中安装上了摄像头等一些监控设施,让家长随时都能看到孩子的动向。但是,这根本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现象,只有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才是当务之急。

二、如何破解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信任危机

1.建立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是制度,加强责任意识

目前,我国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并不高,而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的领域都有着很高层次的全国性的法律条文。而从我国目前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出台专门的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其实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有的地方缺少有力的幼儿教育方面的法律,幼儿教育不仅在办学体制,而且在管理制度、师资团队、幼儿教学等众多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有待解决的难题,这些恰恰是影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源。因此,只要拥有了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完善幼儿教育的体系,规范幼儿园这个行业,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规范发展。

2.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幼儿生活最主要的环境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专业教育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才能加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减少这两种教育方式的矛盾,将二者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地消除幼儿教育中的信任危机。那么,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学校和家长要长期地、高效地进行交流、沟通。只有教师和家长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双方加强交流,这样才能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刻不容缓

据调查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现在普遍存在待遇较低、培训机会偏少、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等众多问题,使目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普遍都偏低。而孩子正处于幼儿阶段,无论是在心智上、生理成长还是智力开发方面都是处于需要开发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非常注意幼儿的心理变化,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来进行专业教学。所以,这时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就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来保证我国幼儿教育事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总之,良好的幼儿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由于大部分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教育模式等还存在着一定的盲区,使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随着我们国家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关注与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幼儿教育危机现存的问题将不复存在。同时,幼儿教育机构也要不断地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地改善教学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家长也要及时地与校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消除目前幼儿教育的信任危机,从而保障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王永利.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亟待关注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资讯报,2014,4(10).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