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高原发展生态经济探讨

时间:2022-08-03 02:01:22

藏区高原发展生态经济探讨

作者:淡其瑶 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一、青藏高原大生态观认识

1、青藏高原生态价值的重要性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价值,不仅超越了青藏高原本身,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源”,而且是世界人民的生命“源”,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中必须树立大生态观的观念,做到人口、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振兴青藏高原的经济,才能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青藏高原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青藏高原的人口密度虽然在全国最低,但是现有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出社会经济环境的承载力,而且未来人口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人口生育波动规律的高峰状态。其人口压力第一次高峰为50年代,青海省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第二次高峰为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在1965-1969年期间,全区人口出生率年均为16.2‰,而在1970-1979年期间,全区同类值为24.3‰,后一阶段高出前一阶段8.09‰。人口生育一波比一波高,这正是青藏高原人口增长的特殊性,是人口增长最快的阶段,全区人口在15年中净增48.23万人。面对越来越明显的人口压力,从当地的特殊情况出发,自治区政府于1975年开始实行较为灵活的计划生育政策。自80年代末期开始,全国出现了第三次人口高峰,的生育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必须进行人口计划生育,发展多目标、多层次的人口教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从而实现青藏高原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目标。2、青藏高原生态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绝对不能通过对自然资源无节制、无序的掠夺。提高民族整体的知识、素质、能力和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协调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努力保护建设高原生态环境。青藏高原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发展。青藏高原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出发点,必须抛弃只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的传统观念。改变传统的粗放消费资源的方式,制定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与新的技术政策和技术规范体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增加环保投入,探讨由于资源开发对环境危害所造成的代价以及成本最低的环境保护办法,建立成本效益分析体系,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无污染环保产业和产品,青藏高原是受现代工业文明冲击最小地区之一,许多地区生态系统处于原始循环状态,环境污染程度低,有大片无污染区域以及未遭受污染的动植物。另外由于空气的净化,这里有许多的产品具有特殊的医疗和保健价值,符合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大多数是高新技术产业,一般都消耗资源少,较多地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具有集约利用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增长的特点,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发展经济,是两者的统一体。

二、青藏高原水系与生物资源概况及其建设保护情况

1、青藏高原水体总体情况及其建设情况青藏高原水资源丰富,共分为五个水系,即太平洋水系,在高原的东部,包括金沙江、大渡河、黄河和澜沧江。印度洋水系,位于南部,分属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在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印度河流域、怒江、吉太曲等直接入海河流。内流区水系,包括藏北内流水系、藏南内河流水系和青海内流区。河川径流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补给和混合型补给等四种类型。东部地区金沙江、澜沧江和努江三江中下游以及黄河上游、拉萨河、青海湖的布哈河等以雨水补给为主,属雨水补给类型。西部地区河流基本上以融水和地下水为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藏东南地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北部地区内陆河流则以地下水补给为主。青藏高原水资源总量大,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水的需求程度不一样。在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稀少,春旱频繁。没有灌溉就没能农业。因此在现有耕地较多,且可耕地集中的地区,要发展高产稳产农业,应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带水农业。这些地区分布在一江两河流域、青海河湟谷地和青海共和盆地、紫达木盆地以及高原东部的其它河流谷地。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开发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工农业发展,今后在一江两河地区,尤其是年楚河流域、青海河涅谷地、柴达木盆地将会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应按高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长期的水资源供求规划,从源头治理做起,修建水利工程、修梯田、陡坡退耕,以及采取与生物措施(种草种树)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以小流域治理为中心的国土治理整治工程。同时还要做好城镇、工业中对水资源“三废”防污染治理工作。对水污染严重地区如(大部分地区水中含氟、有毒的有害物质)、格尔木等地应尽快引进先进的水净化设备,清洁水源,形成健康的生活水源。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拥有巨大生物库的地区之-,目前高原有维管植物1500属12000种以上,种数占全国维管植物总数的40%;脊椎动物有鱼类45属152种,陆栖脊椎动物共有343属l047种,占全国该类动物总数的43.7%。仅陆栖脊椎动物高原种有71种。迄今为止,关于青藏高原物种的灭绝率尚不得而知,但据初步统计,受威胁濒危植物有35种,如雨蕨、巨柏、藏瓜、青海茄参等。生态环境恶化是构成对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导致地表植被破坏程度十分严重,而且为重建生物种群造成极大的困难。土地草场沙化、碱化、退化、荒漠化进程加快、水资源日益枯竭、污染等生态问题,互为因果,使高原生物渐渐失去且好的生存条件。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高原湿地,都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尤其是黑土滩、沙漠化的不断扩大和湖泊干枯,大规模砍伐森林、据采灌木、盲目垦荒、超载过牧,对野生动植物的狂捕疯猎、滥挖乱采、开矿、修路、高耗能工业污染等,造成的“生物空洞”,吞噬了大量生物种群。在已列出的全国濒危及受威胁的1009种高等植物中,青藏高原有170种以上。受濒危的陆栖脊椎动物多达95种。为了使青藏高原生物资源得到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关键地区如川西高山峡谷地区、东南部山地地区和青海三江源和可可西里地区、祁连山地、川西若尔盖湿地区域,建立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法禁止滥采、滥挖、滥捕,实行综合性保护,并科学管理,从实际出发,分核心区(绝对保护)、缓冲区、试验区的结构模式进行管理。有条件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应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保护区内采取经济补偿的方式和其他协调的办法,积极吸收当地群众参与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三、青藏高原要实现科教可持续发展

1、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兴国是西部大开发中重中之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商品化,首先在科技教改革中建立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运行机构,加快科研机构调整,推动科研型向科研生产经营型转变,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形成产业化。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实现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和经济系统对接。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对接是建立生态经济模式的关键,它要求在一定技术系统的连接下,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功能对接起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处理好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使经济系统能够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应发挥、挖掘本地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配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建立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器具,组织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研究开发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江河源生态保护和实施退化草地修复与游牧民定居工程、退化森林修复与保护建设工程、沙化土地治理与矿山低地生态修复工程,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鼠虫毒草害防治示范工程等,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草产业、水土保持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中藏药产业、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产业等提供科技支撑,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2、加速青藏高原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加速成果转化。科技行政部门应从管理为主向人服务为主转变,从管理具体项目,资金分配向制定政策,实施监管转变,实现宏观指导,间接管理转就。不断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推行生产应用部门定项目、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部标承担项目新机构。青藏高原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现在科技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特别是技术开发机构转化成为科持型企业,或直接进入企业。改革现行科技成果鉴定办法,由社会中介机构根据科技和合同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价,由项目招标部门组织验收,保证科技成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改革评奖活动,改变过去单纯以技术水平论高低方法,应以技术和经济综合最优为标准的评价和资助机制,支持鼓励真正有效益的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改革科技经费的使用管理,政府资金在有选择地保证基础性。公益性科研项目的同时,对经济科技源开发技术应用性项目主要采取给予资办法,且资助对象应面向全社会、科技三项费用和企业特必资金应统一管理使用,全划给科委、经贸委、财政部门,实行监督检查,政府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应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实行基金管理,以加快技术进步,鼓励科技企业,壮大科技队伍,增强科技自身发展活力。改革和深化教育体制,根据青藏高原的特点,努力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部规律相适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逐步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现象,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密切相结合。加快调整教育结构步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走质量效益性办学路子。农牧区中小学应适当集中,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高效益。中等专业学校应适当调整,改变平均在校学生少专业设置重要或交叉,办学效益和质量低的低迷状态。继续优化高校的面局结构,促进各高校全面发展,还应重点地办她几所综合、高水平的高等院校,以适应青藏高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深化学校内部发展、通过深化用人、报酬等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增强竞争意识,分流人员,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双向流动机制”,即从根本上打破那种相互分割、高度集中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开放、竞争、生机的活力,统一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真正做到生产有用人权,人才有择业权,让人才流动起来,把有限的人才放到最需要、挥其特长上,人才可以弥补统包统分制度的不足,使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减少和避免人才闲置与浪费,人才流动也有利于促进人才效能和知识的更新。

上一篇:植物生态经济的价值探讨 下一篇:论地方生态经济建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