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导尿和全身麻醉后导尿对尿管耐受性的影响

时间:2022-08-03 01:16:28

普外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导尿和全身麻醉后导尿对尿管耐受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择期手术病人清醒导尿和全身麻醉后导尿对尿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全身麻醉下普外择期手术108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清醒组)和实验组50例(全身麻醉组),对照组病人术前30min在病房留置尿管后送手术室,实验组病人在麻醉诱导结束,气管插管完成后留置尿管,术后观察了解病人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 普外择期手术病人麻醉前留置尿管和麻醉后留置尿管的舒适度,耐受性有一定差异。结论 麻醉前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耐受性较好。

【关键词】术前导尿 全身麻醉 耐受性 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79-02

留置尿管是全身麻醉病人手术前的常规准备之一,目的是利于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避免术后尿潴留。临床上为了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焦虑及留置尿管的紧张不适,通常采用麻醉后留置尿管,但发现麻醉后导尿的病人,在麻醉复苏后部分出现因留置尿管而引起下腹部憋胀,尿急,尿道疼痛等尿道刺激反应[1]。不同的导尿时机会使病人对尿管的耐受性产生不同影响,甚至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康复。为进一步探讨麻醉后导尿病人的尿道刺激反应情况,我科对全身麻醉留置尿管的普外择期手术病人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3月全身麻醉普外择期手术病人108例,排除有精神障碍和泌尿系统异常者,男72例,女36例;年龄30岁―68岁,中位年龄46.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清醒组)和实验组50例(全身麻醉组)。

1.2 导尿方法 手术前1 d由病房责任护士向病人讲解留置尿管的目的,必要性及方法,给予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使病人配合治疗。对照组病人术前30min在病房留置尿管后送手术室,实验组病人在麻醉诱导结束,气管插管完成后留置尿管,男性病人均采用F16留置尿管,女性病人均采用F14留置尿管。

1.3 评价指标 0级为稍感不适,无疼痛,安静,无尿意;Ⅰ级为轻度不适,轻微疼痛,可忍受,有尿意;Ⅱ级为中度不适,下腹憋胀,有尿急,尿道疼痛,不能忍受;Ⅲ级为严重不适,极度不能忍受,有明显的下腹憋胀,尿道剧烈疼痛,尿急及欲将尿管拔除,且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1]。麻醉护士根据病人麻醉复苏后尿道刺激反应进行评估并记录。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对尿管耐受性和舒适度的比较

3 讨论

麻醉前留置尿管,病人有心理准备且能配合护士操作,引起的不适感或疼痛感多较轻微,其术后对尿管耐受性较好,但会加重病人术前的恐惧与不安情绪。而麻醉后留置尿管,虽可减轻病人置管过程中的不适[2],但在麻醉下留置尿管,侵入性刺激可引起局部释放组胺,缓解肽,5-色胺等致痛物质[3],此时病人无痛觉,对尿管的刺激无任何反应,进入麻醉复苏期,感知觉恢复后,局部的致痛物质刺激尿道黏膜痛觉感觉器引起疼痛不适,同时病人对留置尿管缺乏反应性刺激和心理适应,对尿管刺激无耐受性,而出现应激反应[4]。另外尿道括约肌受随意运动的控制,麻醉复苏后病人因疼痛或紧张可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性收缩[5],而出现强烈的尿道刺激性反应,不利于术后护理和病人康复,其中尤以男性多见。

结果显示,麻醉前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耐受性较好,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护理。无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均应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征询病人的意愿,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必要时及时使用止痛药物,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李绪梅,陆波,温米琴.尿道表面麻醉减轻术后留置尿管致刺激症状的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45.

[2] 李东芝,王东,李坚.手术病人麻醉后放置尿管临床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3,18(4):285-286.

[3] Patrick D W,Ronald ME.疼痛学[M].赵宝昌,崔秀云,译.3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84.

[4]王芝静,常玉林,刘秀兰,等.丁卡因胶浆导尿对降低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1(4):57.

[5]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6.

上一篇: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的人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