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师用语与课堂效率的关系

时间:2022-08-03 12:56:47

浅论语文教师用语与课堂效率的关系

摘 要: 运用语言表述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因此,较高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每个教师必备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本文就语文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用语,从而表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语文教师 教学用语 课堂效率

教师的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渠道,更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主战场。教学水平最终是要以教学质量来体现的,而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学效率。因此可以说,教学效率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且是体现教师工作意义的客观反映。我们对优秀教师的讲课进行分析,会发现,虽然他们的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有很高的课堂效率。我们和名师存在很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课题教学效率。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教师语调持续高平(或持续低平),在不时迸出的话语中,常常听到“啊”、“嗯”、“这个”、“然后”、“是不是”……是停顿需要,还是语言滞后于思维?是故作时尚,还是思维慢于说?这样的语调,这样的毫无意义的口头垃圾语言不绝于耳,足以让人反胃,又怎能要求学生坐在台下全神贯注?

如今,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讨论轰轰烈烈,有关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如火如荼,但是,不管方法怎么改变,如何革新,都要有人来操作,由人来组织实施。因此,人的素质高低也决定着方法改革的成败。语文学科对教师的素质有着多方面且高于其他学科的要求,如学识要渊博,普通话要标准,情感要丰富,等等,这些方面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有一条人们却忽视了,甚至就连有的语文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那就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语言表述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因此,较高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每个教师必备的重要基本功之一。高度的语言修养是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重要保证。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具有神奇般的意义和作用。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规范准确、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它也许只是只言片语,也许只是一笑一颦,也许只是一个细微的眼神……可是却能够使教学环节自然转换,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引导学生越过思维的障碍,点燃智慧的火花……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用语,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呢?

一、充分备课,避免口头语

口头语是在讲话时经常会不自觉地说出来的词语,这些词语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它可能只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或是成为语音停顿和思考下一句的间隙。

一般的口头语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出现于句子开头的,如:“反正……”“这个这个……”“啊……”“嗯……”“就是……”“然后……”等;另一种是出现在句末的口头语,如“对不对”“是不是”“就是这样”等。

口头语实际上是某些特定词语的重复,重复次数太多便成了一种语病,即口头禅。口头语使句子变成一种相似的模式,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感到滑稽,偷偷模仿取笑。

教师因为课前准备不充分,讲课时边想边说,就容易出现这类问题,停顿太多,口里常冒出一些可有可无、繁复嗦或是不断重复的言语。这些口头垃圾语言,听得多了,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厌烦甚至愤怒的情绪,哪里还谈得上“课上专心听讲”。

教师课前充分备课,钻研教材,对文本和文本有关的知识链接知之甚多,对文本感悟理解非常深刻透彻,甚至对课堂提问的方式、启发的技巧、讲课的层次过渡都作了精心酝酿,这样,教学内容烂熟于心,教学策略运筹帷幄,课上才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即“得心应口”,这与“得心应手”大同小异。

教育家马卡连柯主张教师应有美的语言表达。他说:“我们要善于这样说话,使孩子们在我们的话里感受到我们的意志,感受到我们的修养,感觉到我们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指出美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他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教师的教学口语本身就可以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之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二、合理的体态语言

教学口语虽然是教师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它也有言不尽情,辞不达意的时候。据研究,口头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只能表达人的思想的30%―35%的内容,而体态语言却能达到很好的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作用,对口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补充或辅助作用。因此,我们在强调培养教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应注意研究并培养教师的体态语表达能力,以提高教师体态语表达的艺术水平。

教师体态语表达艺术是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体态语因素进行教学表达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教师通过这种表达方式能塑造自身形象,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恰当优美的手势、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甚至端庄大方的穿着打扮都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感受。有人比喻说,知识好比种子,老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的愉快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知识的幼苗才能茁壮成长。

1.体态语表达系统

体态语表达系统可分为面部表达系统、姿态表达系统、外表修饰系统等。各系统体态语表达的形式、作用各不相同,现分述如下。

教师在课堂上处于全班学生的注视之下,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如何充分利用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面部表情中,最富于表现力的是眼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孟子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在教学过程中,眼神的灵活变化与丰富的内涵,有时比语言表达还来得微妙。如某教师提问后,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想举手又未举起来。这时教师立即向他投以热情、信任的目光。从这目光中,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勇气,大胆地举起了手。当他回答稍有犹豫时,教师又投以鼓励的目光,仿佛暗示他:别紧张,慢慢说,会答对的。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此例说明,眼神能很好地反映人的心理情感状态和思维认识活动。正如俗话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面部表情除了眼神外,还可通过脸色、眉毛、鼻子、嘴等外形的变化来表达感情。如通过脸色表示满意、赞扬等:通过眉毛的上扬、下垂、紧皱、舒展来表示兴奋、愁苦、思索、无奈等心情。

总之,面部表情是人内心情绪的晴雨表。教师要学会控制和运用表情来教育学生,同时,又要善于察颜观色,以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姿态语表达系统主要包括站立姿态、行动姿态、手势等。运用这些姿态语,对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学效果都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如一个学生正做小动作,某教师发现后并没有停下讲课批评他,而是不动声色地边讲边往他那儿走去。学生听到老师的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赶快停下手里的,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这时,已近身旁的教师又暗暗地伸出一只大拇指,意在夸奖他改得好。学生庆幸自己的行为没有被批评,于地兴致勃勃地听起课来,不好意思再做小动作了。再如用手指着某学生请他发言,单手一劈表示“就是这样”,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等简练自然的手势,也可真实地表达感情,并给人以美感。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外表修饰,通过在教学情景中的服装、发型配合等修饰打扮来显示自己的内心修养、品格气质,也是影响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语言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的要求

有人说,体态语言就是无声语言,它与有声语言有机配合,是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但是,体态语言运用不恰当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之外是一个社会上的普通人,而一旦进入课堂,他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教师的行为规范,他日常生活中的体态语言就不能原原本本地带进课堂。课堂这个空间环境就对教师的体态语提出了独特的要求。比如,教师在教学时的模仿、比划的动作必须能让最后一排的学生也看得见,动作幅度要大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同时与教学无关的动作尽量少一些,如抓耳挠腮、挖鼻孔等不雅体态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损害教师的形象。下面就综合形式和功能两个方面分几点谈谈语文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的要求。

(1)头部体态语的要求。教师扫视的方向有变化,不要形成习惯,总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扫视的范围分布要合理,不能总在教室的某一区域扫视。教师的注视要有目的性,不能只顾讲课而忘了自己,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个学生。眼神要自信、真诚,不能翻白眼,不能流露出焦躁、迷惘的眼神;眼神有丰富的变化,不能呆滞。常带微笑,不能老是板着面孔,神情文雅自然,不能嬉皮笑脸,点头很肯定,摇头较和缓;常微歪着头表示注意倾听,少用侧头以耳直接对着学生,那样既夸张又不礼貌。

(2)上肢体态语的运用要求。两手在胸前大约150度的范围内做动作,不能超出身体自然感受的区域,那样显得做作又费力;手部动作的量很大,要注意不可过量,手舞足蹈可不雅观;少用翘起大拇指的动作表示赞赏:多用掌心向上向内的手势,少用掌心向下向外的手势;模仿、比划的手势要准确形象又简捷,忌表达不清乱比划的手势。

(3)整体体态语的运用要求。整体体态语是全身的综合体态。教师登台的步伐要轻快,一上台要正面对着学生,教学中不可长时间地背对学生;大篇幅的板书最好先准备好挂图;教师的巡视脚步要轻;教师的站姿要挺拔,双肩要放松,倾听学生的回答时要略略前倾,不要在讲台上过多地来回走动。

此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外表修饰,包括穿着要整洁朴素,不穿奇装异服,男教师不留长发,女教师不留奇特发型,不化浓妆等。

以上表明,教师的教学体态语既有积极作用,亦有消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体态语言的修养,努力做到举止适宜,恰到好处。

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虽然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我们教师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是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研究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成功源于积累,效率就是生命,在教学实践与摸索中,不断积累经验,一定会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上一篇: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研究 下一篇:日本秀才科方略策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