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佛龛形制概述

时间:2022-08-02 11:45:58

[摘要]佛龛是了解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因素,对佛龛形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石窟中国化的过程,也可以作为洞窟断代的依据。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莫高窟佛龛的形式作了全面梳理,以资研究者借鉴。

[关键词]莫高窟;佛龛;形制特征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11-03

佛龛是开凿在佛教石窟墙壁上的小型支洞,一般用来供奉佛像。龛里安置佛像,被形象地称为佛龛。佛龛最早出现于犍陀罗时期,通常把佛龛排列在塔基的每层阶石上。?q?一个石窟内通常有若干个佛龛,佛龛是洞窟的主体,是观者视觉上的焦点,同时也是建筑装饰的中心。佛龛始终伴随着石窟的开凿过程,不同时期佛龛的形制不同,其变化体现了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渐以观像作为修行的方式。?r?

龛形是指佛龛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龛楣、龛梁、龛柱及龛基下部的附属装饰。笔者在两次考察莫高窟的基础上,参照其内容总录,对不同类型的佛龛作了分类。莫高窟中出现的龛形概括起来有圆券龛、阙形龛、方口龛、敞口龛、J顶帐形龛、穹隆顶龛等形式。

一、圆券龛

圆券龛也叫圆拱龛,其基本形式是佛龛上部呈圆弧形(即圆拱券)。圆券龛是模拟穹窿顶的草庐形式而开凿的佛龛,最早见于葱岭以西,是石窟中最常见的一种佛龛。圆券龛是莫高窟最常见的一种龛形,一直从十六国晚期延续到元代,主要盛行于北朝时期。早期圆券龛比较浅,后来随着造像铺数的增多逐渐加深。

圆券龛的基本特征是佛龛内通常有一佛二菩萨(或二弟子)像,后来佛像的铺数在不断增加;龛楣有尖拱楣和圆拱楣两种形式,其中以尖拱楣最多,因而一般也称为尖楣圆拱龛。还有个别圆拱楣,如北魏431窟北向的上层龛,就是彩绘的圆拱形龛楣。龛楣的表现以浮塑形式占多数,也有少量彩绘龛楣。龛楣内一般装饰有火焰纹、化生或植物纹样等。佛龛两侧有龛柱,龛与龛楣之间有浮塑龛梁,其顶端有龙首、凤首或忍冬纹等。

根据不同的佛龛形式,圆券龛可分为四式:

第一式,内外层圆券龛。即有双层龛口的圆券龛,外侧为方圆形龛,内侧为一圆券龛,龛顶为火焰莲花龛楣,在外层龛两侧浮塑龙首龛梁和龛柱,如第57窟的主龛。个别双层圆券龛,内外龛均有浮塑或绘制的龛楣的装饰。

第二式,双树圆券龛。属于特殊形式的圆券龛。从佛龛的构造形式来说,属于圆券龛,但龛楣装饰采用了双树形式,表现菩提树,且龛内塑像多为佛苦修像。如北凉第275窟南、北两壁上的双树龛,在龛两侧塑出两株大树,树冠向圆拱中央倾斜聚拢成盖,以浮塑的忍冬纹双菩提树作为龛楣装饰,龛内塑半结跏趺坐的思惟菩萨,表示弥勒下生阎浮提后坐在菩提树下修成佛道的场面。北魏时还有少量双树龛,后来随着佛教的汉化和教义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第三式,斜顶圆券龛。随着圆券龛进深的增大,龛顶的剖面做成斜坡形,和龛壁连接处的剖面呈弧线,就形成斜顶圆券龛。此式佛龛多见于隋代窟,有些双层龛的内龛即为斜顶圆券。斜顶比较适合于人的视觉观看方式,比平顶更容易看到龛顶的壁画,因而后来逐渐就有斜顶敞口龛和斜顶方口龛。如隋代第289窟 、317窟、383窟、418窟、403窟和309窟内就有斜顶圆券龛。

第四式,横长圆券龛。即宽度大于高度的圆券龛。在横向长度上比一般圆券龛更长,适合于放置涅像或多身塑像,如第46窟、332窟的涅龛和第46窟的七佛龛。

圆券龛的形制从北朝到隋代变化不大,但佛龛深度在逐渐加深,放置的佛像越来越多。早期佛龛内只放一尊佛像,弟子或菩萨立在龛外侧。北周时期,弟子(菩萨)像开始出现在龛内,龛外两侧有菩萨像,如第439窟西壁的圆券龛内塑一佛二弟子像。隋代佛龛内出现五尊像,即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如第253窟、423窟等。

二、阙形龛

阙形龛最早出现于第275窟南、北壁。其基本形式为方形,两侧由母阙和子阙组成,阙身之间有稍低于双阙的大庑殿屋顶,屋顶上有泥塑的瓦垄、屋脊和鸱尾,檐下的椽、枋、斗拱等用土红色线条绘出。它是直接模拟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阙的龛形。阙形龛只在莫高窟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出现,除此之外,这种龛在酒泉附近的文殊山石窟也有一例,其他地区没有出现过,?s?这应是早期石窟佛龛形式处于探索阶段的产物,仅见于甘肃河西地区。如果去掉阙形龛两侧的子母阙,就和后来流行于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屋形龛一样,从这一点来说,它可能就是后来屋形龛的滥觞。另外,从阙形龛檐下悬挂帷帐,也可看出它与屋形龛的关系,如第254窟中心塔柱南向面的阙形龛内就悬挂着帷帐。

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在汉画像石上多有表现。作为古代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阙最晚产生于周代,并延续至明、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阙的形制也在发生演变。从周代至东汉,阙作为礼制性建筑而存在,以其地位划分,可分为宫阙、城阙、墓阙和庙阙等。敦煌石窟中出现的阙形龛内多塑有交脚弥勒菩萨,用阙这种传统建筑形式来象征弥勒居住的兜率天宫,?t?如北凉第275窟南、北壁的阙形龛。阙形龛是在中国出现的新形式,是佛龛在中国石窟中的新创造和新发展。

三、方口龛

方口龛也称方形龛,即佛龛的口沿呈长方形,龛口多作方口圆角。这是隋代出现的一种新龛形,有单层龛和双层龛两种形式,以双层龛为主。双层龛就是有两层龛口,或称大小双层龛,在大开口龛的中部又退进一层较深的龛,形成“凸”字形平面。在高度上,龛身显著升高,且内龛略低于外龛。这种比较高大而宽敞的“凸”字形双层龛和圆券龛相比,有更充足的空间放置较多的塑像(圆券龛最多可容纳五尊像)。

根据方口龛龛顶的形状,又可分为二式。

第一式,斜顶方口龛。龛顶剖面为斜坡形,与龛壁连接处剖面呈弧线,龛进深较大,龛外侧高内侧低。人在正视时就能看到龛顶壁画。

第二式,平顶方口龛。龛顶为平面,与龛壁连接处剖面呈直角,龛沿成一条平直线。

方口龛的基本特征是内龛装饰龛楣、龛梁和龛柱,外龛仅在龛口周沿彩绘边饰图案。龛内佛像的布置一般是主尊在位于龛正中,二弟子(或二菩萨)在龛后转角处,二菩萨立于靠近龛沿处。这样的安排使塑像排列不拥挤、不重叠遮挡,且龛顶和龛壁面积增大,相应地壁画内容比较多。

四、敞口龛

敞口龛的平面呈梯形或半圆形,外侧大内侧小,也称为梯形龛。龛比较深,有的佛龛外还有方台,用来放置天王或力士像。初唐以半圆敞口龛为主,龛内可放置更多的佛像,佛、菩萨和弟子共处一龛。菩萨、弟子和天王沿斜面或半圆形龛壁依次展开,塑像的身躯半侧向前,其布局和佛像优美的姿态充满了世俗情味。

根据龛顶的形状,敞口龛又可分为二式。

第一式,斜顶敞口龛。龛顶为斜面(坡面),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大内侧小,也称为坡形敞口龛。

第二式,平顶敞口龛。它与斜顶敞口龛的区别在于龛顶部是否有坡度,无坡度的称之为平顶敞口龛。盛唐时平顶敞口龛较深,塑像多,为一铺七尊或九尊像。

敞口龛已无龛楣和龛柱,其主要装饰部位是佛龛内部的龛顶和三面龛壁,以弟子或菩萨像甚至佛传故事等壁画来装饰。如第331窟的龛顶画趺坐佛,龛壁画八弟子像和八菩萨像,同龛内塑像合为十大弟子和十大菩萨。敞口龛出现于隋代,流行于初、盛唐时期。初唐时斜顶敞口龛多,到盛唐时平顶敞口龛多于斜顶敞口龛。

五、J顶帐形龛

J顶帐形龛的平面为横长方形,龛沿呈长方形(类似于方口龛),但龛顶部为四面坡形的J顶。J顶中部的平面为棋格状的平棋,绘有团花图案。佛龛外左右沿绘帐柱,龛上画有山花蕉叶和垂铃、璎珞装饰的覆斗式帐顶。整个龛类似一个小佛帐,与同时代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斗帐相像。这种龛最早出现于隋代,盛行于中晚唐,并持续到宋、西夏,是莫高窟最流行的龛形之一。其中也有少量的双层龛口帐形龛,平面呈“凸”字形,即凸形帐形龛,如中唐第361窟。中唐时期在佛龛内还增加了放置佛像的马蹄形佛床。与圆券龛相比,J顶帐形龛较深,容纳的佛像多,适应了唐代塑像逐渐增多的趋势。石窟中大量采用帐形龛形式,是寺院里大造木构佛道帐的反映,发展到宋代,将这一形势固定在《营造法式》中。?u?西夏时J顶帐形龛除延续前代的做法外,有些窟抛弃开龛的格局,而是将各种造像放置在中央佛坛上,佛龛的开凿和装饰逐渐走向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莫高窟的J顶帐形龛与其他石窟中的J顶龛不同,如云冈石窟的J形龛是龛楣呈梯形(八字形)且分格,?v?楣面下有帷幕,有的两侧有龛柱,佛龛的龛楣和龛形都是J形,而莫高窟的J顶帐形龛只是龛顶部呈J形,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六、穹隆顶龛

穹隆顶龛在敦煌石窟里较少见,仅见于北凉时期的第272窟。这种龛形是模仿僧人打禅的草庐形式,即模仿禅窟的形式而建,是初创时期的龛形,后被圆券龛所代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开凿技术的不断提高,佛龛的形制逐渐趋于多样化。由单层龛发展为双层龛,既增加了佛龛深度,使龛内空间显得宽敞,又满足了放置多身塑像的需求,同时,又使佛龛的外观更加富有层次感,多身塑像的排列也无重叠、拥挤之感,进一步强化了佛像的等级分化,其变化适应了造像组合内涵的逐渐扩大和造像数量增多的趋势。

佛龛形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迥异的面貌,早期北朝洞窟里流行圆券龛、阙形龛和双树龛;隋、唐时期,出现了新的佛龛形式,如敞口龛和方口龛;盛、中唐以后,龛形多为J顶帐形龛。通过对佛龛形式的研究,可以了解佛教石窟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也可以作为洞窟断代的依据。

上一篇:凉州民间花灯艺术调查 下一篇:玉骨成尘 沈园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