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成长

时间:2022-08-02 10:07:15

我们在成长

2010年3月21日,正是春意渐浓时。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安排,带着“提高政治素质、增强理论功底、促进知识更新、提高决策能力”的学习任务,带着领导“珍惜机会、牢记使命”的嘱托,作为贵州省第十二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学员,我们非常幸运地走进清华,走进莘莘学子们心驰神往的知识殿堂,开始了紧张忙碌而又快乐的26天校园生活。

共同使命让我们成长

全班55名同学踏进清华校园,迫切希望通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切实提高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真正成为“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健全品格之人才”。

学习期间,正值全省上下抗击百年不遇大旱的关键时刻,每位同学始终心系家乡的旱情,学员之间的问候语经常是“你那儿的雨下了几毫米?”班委会还及时开展了“人在清华,感恩家乡”的抗旱救灾捐款活动,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募捐,全班55名同学自愿捐款共计9300元,并及时汇至家乡受灾地区。

可以说,各地方、各部门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才确保了我们的调训时间,26天的分分秒秒无不凝结着组织、领导和同志们的殷切期望与良苦用心。因此,虽然我们年龄不一、性格有别、经历各异,但心无旁骛地学习就是我们这26天最重要的共同使命。这个使命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我们向着共同的目标奔跑。

学习让我们成长

根据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的精心安排,此次培训以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结合参训学员的特点,设置了涉及政治、经济、管理、文化等领域的近30个专题讲座。其中既有理论研究、政策解读、管理方法,还有个人素养提高和心理状态调适。

清华大学根据课程设计分别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商业部、农业部、北京行政学院等单位的二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为我们授业解惑。每位老师在他所关注的领域均做了多年深入扎实的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理论素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水平一流。他们毫无保留地将修炼数十年的“功力”传授给我们,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幽默新颖,繁复深奥的理论不再枯燥乏味,随手拈来的笑话、游戏又饱含哲理。

学识渊博是老师的共性,各成一派彰显学者个性。经济学家魏杰端然一坐,不用讲稿,不用课件,从容不迫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同学们速速记下,就是一篇条清缕析的经济学论文。貌似冯小刚的青年学者董晓宇,讲授“行政体制改革”,他深知实践工作甘苦,分析问题也入木三分,大开大阖的肢体语言让人捧腹。为了不影响授课,年近六旬的教授高志凌晨四点从山西赶回北京,八点半神采奕奕地开讲“城市经营与规划”,其敬业之诚、学识之广、视野之阔赢得了同学们由衷的掌声。商务部李左东老师语言精练,数据翔实,不温不火地穿插点冷幽默,短短 3小时的时间就让不曾接触过经济学的同学们明白了汇率、外贸、就业与国民经济的基本关系……真可谓“听师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除了规定课程,学校的晚间讲座也会看到我们的身影,有时我们甚至会像青年学生一样站在大讲堂的走道里听完讲座。同学们在宿舍、教室、食堂间穿行时,对某一专题的探讨也成为愉悦的精神会餐。

正是这种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增进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增强了我们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我们的思想在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完善、升华,在共同的学习中实现进步和成长。学习结束,每个同学至少完成一篇结业论文,其中有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打算,有对统筹城乡发展、绩效管理、组织建设、公共管理、队伍建设、群团工作等问题的思考,有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对具体工作的探讨,有对某个观点的看法认识。虽然很多看法仍不够成熟,提出的方法措施也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但是,其中闪耀的思想火花会一直引领我们在学习之路上不断求索。

团结和谐的班集体让我们成长

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课堂上,老师问 :“我们这个班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整个班级的管理正是遵循了这样的基本原则,班上的事决策前均广泛、充分地征求所有同学意见,经过各小组讨论后,由班委会集体决策。

班长张文富、支部书记杨春光配合默契;班委委员、小组长注意加强与同学的沟通协调;每个同学以普通学员身份端正学习态度,自觉遵守培训期间的各项规定,静心学习、潜心思考。大家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中相互关心,其中的点点滴滴凝结成一幅幅云淡风轻的水墨画,持久地散发出沁入心脾的幽香。一位女同学感冒发烧,带病参加了廉政知识考试;一位男同学结石病发作,疼痛严重时无法站立,医生勒令其卧床休息,但他不愿弃学回黔,坚持完成了所有课程。有人生病时,身边同学会主动陪送就诊并照顾饮食起居;因病未能上课的同学,专门委托同学带回讲课录音自学;年过五旬的同学,也有板有眼地在拓展训练中钻铁丝网、过“地雷阵”;每个人都与年轻的清华学子们一样,拎着大书包,三五结伴,或骑车、或步行,穿梭于教室、图书馆、大讲堂……在知识的海洋中拼命汲取滋养。

考虑到课程安排紧,同学们伏案时间长,班委会就组织适度的体育活动,筹建了班级乒乓球队。我们的大龄队员毫无惧色地与清华校队的小伙子们激烈鏖战,全班同学在旁齐声呐喊助威。当比赛结束,我们队光荣地战胜了清华大学现役乒乓球队时,几位五十多岁的参赛同学早已汗如雨下, 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更加真切地被体会。学习结束时的联欢活动,更是同学们酣畅淋漓的才艺展示,风趣幽默的主持、优美动听的歌声、字正腔圆的京剧演唱、舒展奔放的舞蹈、生猛有趣的武术猜谜、童心未泯的游戏……你未唱罢我就抢先登场,好生热闹,欢声笑语未曾尽,但是我们紧张、充实而快乐的集中学习生活已近尾声。

来时草儿未绿,走时玉兰花开,水木清华的波光潋影里可否留下我们孜孜以求的身影?捧着真知的露水,嗅着思想的芬芳,我们的心智更加成熟,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此时,我们应着家乡的声声呼唤回到深爱的故土,回到熟悉亲切的工作岗位,将更加扎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山青水秀的家乡早日实现跨越发展倾尽绵薄之力。(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

上一篇:“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 下一篇:干部教育培训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