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分析在地震数据去噪处理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02 09:33:54

小波分析在地震数据去噪处理中的运用

摘 要: 由于金属矿体埋藏较深、受热液侵入及构造破碎的影响,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和磁性参数引起的地球物理异常变得很弱,使得传统探测方法不再适用,需要新的方法进行探测。本文深入研究小波阈值去噪的相关理论,分别针对一维信号与二维信号构造多尺度空间下的阈值去噪方法,并找出小波阈值去噪的优势与缺点。

关键词: 金属矿 地震资料 去噪处理 小波分析

1.小波分析概述

傅里叶变换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发展形成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或多分辨分析(Multiresolution Analysis),是五十多年来数学领域中调和分析工作的结晶。其基础理论知识涉及泛函分析、数值分析、统计分析、电子工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和地球物理学等,同时具有理论深刻和工程应用十分广泛的双重意义。与傅里叶变换相比,小波变换具有自适应窗口大小的特性,将信号分解到不同尺度空间之后,信号更加精细,更利于处理。特别是Mallat算法与具有紧支集的正交小波基(如db系列小波基、syms系列小波基)的出现,使得小波分析成为现实,使信号呈现出更微观的时频性质,更容易观察信号的细微变化。信号通过小波变换分解到不同尺度空间,对应不同的频率带,与地震信号去噪处理的分频要求不谋而合。

2.地震信号的小波阈值去噪

原始的地震记录由有效波和干扰波组成。其中有效波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能量相对比较高,而大部分随机干扰波集中在高频部分,能量也相对比较小。根据这一重要特征,可以利用小波分析的相关原理消去随机噪声。

小波阈值去噪的原理就是,将信号分解到不同频带(尺度空间)之后,将小于某一阈值的细节系数归零,大于这一阈值的细节系数保留或者压缩,然后通过小波重构得到消去随机噪声的信号。上面所述的选定一个阈值处理地震信号不太科学,因为在不同频带下噪声的干扰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不同尺度空间的高频部分阈值一样的话,那么造成的最坏结果就是不该压制的被压制了,而该压制的没有得到有效的压制。鉴于此,应该针对不同尺度空间选取不同的阈值,然后按上面方法进行去噪处理。

3.单道地震信号的小波阈值去噪的流程

(1)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并确定其分解层数,利用mallat分解算法将单道地震信号f分解到不同频带(尺度空间)上。即:

4.二维信号的小波阈值去噪处理

对地震剖面信号f做如下处理:

参考文献:

[1]赵天娇,何选森,陈利.基于新阈值函数小波变换的噪声盲分离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8):2886-2888.

[2]杨福生,洪波.独立分量分离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徐晨,赵瑞珍,甘小冰.小波分析应用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Michael Zibulevsky,Yehoshua Y,Zeevi.Extraction of a source from multichannel data[J].Neurocomputing,2002,49:163-173.

上一篇: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试论批评教育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