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造桥机施工现浇梁施工工艺

时间:2022-08-02 08:31:11

客运专线造桥机施工现浇梁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东湖特大桥全桥长2.25km,1-29跨为引桥,跨度为32米,主桥一跨为上承式提篮拱桥,主跨跨度为112米,31-65跨为引桥,跨度为32米。31-65跨为预制梁,用TLJ-900式架桥机架设。1-12跨,第29跨采用支架现浇梁,13-28跨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现浇梁。

造桥机施工现浇梁的工艺特点:

⑴、安全可靠

整机结构布置合理,受力明确、直接,简单可靠。

设有:墩旁托架与桥墩间的锁定;

主框架与桥墩间的锁定;

各移位机构具有自锁功能;

防风报警装置等等。

⑵、纵横向稳定性强。

①、前后吊架及开关门的设计,使主梁框架在任何时候都为一个整体,横向稳定性强。

②、后支承门架支在桥面上,而主梁的横桥向距离不变,使模架纵移过孔时无倾覆的可能性。

③、底模支承横梁设计成梳形,使主梁无平移动作,增强了整机的纵横向稳定性。这是本造桥机最大特点之一。

⑶、造桥机前移过孔为油缸顶推,调位准确、安全;纵移机构可平顺正反向动作,且具有自锁功能。

⑷、支腿能自行倒运。

通过中吊架与后支承门架的配合,实现支腿的自行倒运,克服了传统下行式造桥机支腿倒运困难的缺点,这也是本造桥机最大特点之一。

⑸、模板呈简支布置,方便安装及调整;水平开合,砼面接缝少,仅中间有一条缝,对混凝土制品美观有利。

⑹、主梁为下行式支承,使模床的作业空间大,充分体现下行式造桥机的特点。

⑺、主框架设计为一跨半式,充分利用了吊架,从而有效降低了整机重量,这亦是本造桥机最大特点之一。

⑻、由于整机主梁两点支承,对曲线桥施工的适应性强。

⑼、可设置无线扩音器、大风报警仪等装置扩展了该机的性能。

施工工序流程:

1、造桥机的安装步骤在这里不作介绍。从模架安装到位后的工序开始说明:用砂袋堆载预压,预压的目的:消除非弹性变形,得到弹性变形值,通过对模板预防压数值,来调整模板的预拱度,预拱度为预压数值加上设计的反拱值。整个模板的标高调整通过支撑模板的丝杆来调整。待模板调整到设计标高值,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钢筋绑扎

先将底腹板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再用撬棍将整个钢筋网支起,将保护层垫块塞起来。保护层垫块要求:采用与梁体砼同标号砼预制,梅花形布置,一平米四个。安装底腹板波纹管,波纹管的平面位置及空间位置按照设计的坐标网及高程进行控制。波纹管接头处用胶带粘结牢固,防止在浇注砼过程中漏浆,影响预应力筋的张拉作业。再绑扎底腹板面层钢筋。底腹板面层钢筋绑扎完成后,绑扎腹板面层保护层垫块。按施工图设计要求安装底板泄水管及腹板通风管。焊接支撑钢筋,用于安装轨道。轨道上放置丝杆,支撑内模。

3、内模安装:

内模采用钢模板,模板共十大节组成。梁端非标段共四大节组拼,中间标准段六大节组拼而成。每节安装一次把标高调整到位,步步为营,安装到最后一节,标高已经全部一次性到位。内模安装采用内模小车进行安装模板,内模小车由液压系统组成,这样为内模标高调整提拱了方便。 模板与模板之间采用压条连接。内模安装完成后,测量班将梁端四个点放样出来,按照放样点安装顶板挡头板端模,待挡头板端模安装好后,开始绑扎顶板钢筋。

4、顶板钢筋绑扎

顶板钢筋绑扎,按照先顶板底层,再顶板面层的顺序进行。顶板面层钢筋绑扎完成,再进行接地钢筋,防撞墙,坚墙等预埋筋以及其它预埋件的施工。

砼浇注施工:

钢筋工程及预埋件施工完成后,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即砼浇注。砼由拌和站集中拌和,采用砼输送车运输至现场,由砼泵车泵送入模。,由于梁端钢筋比较密集,砼由梁两端向中间布料。底腹板砼坍落度控制在14-16cm。底腹板砼浇注完成后,接着进行顶板砼浇注。顶板砼坍落度要求控制在18-20cm为宜。

砼的振捣:

砼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一次浇注成型的工艺,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砼振捣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砼振捣要求,振捣到砼表面不再下沉,砼表面不再冒气泡为宜。为了防止砼表面出现裂纹,桥面砼要进行一次收面。

砼的养护:

梁底板砼养护:由于梁两端高于底板水平面,养护水不至于流失,只要将水放满到5-10cm深即可。

梁顶板砼表面的养护:用土工布满铺覆盖,洒水充分湿润土工布,不定时洒水,保持土工布湿润为宜。

养护时间:7-14天。

梁体张拉:

通过现场砼试块强度来反应梁体强度及弹性模量。待梁体养护强度,达到80%强度及设计弹性模量时,即可进行预初张拉。

预初张拉过程及质量控制工序在这里不作介绍。

移动模架施工过程:

初张拉完成后,可以开始落模施工。

1、脱模、开模准备

(1)初张拉完成后,通过台车上的顶升油缸把模板脱落,前后支腿千斤顶分别下降0.2m将梁面上轨道铺好,后支承门架挂轮落到轨道上,为造桥机整机前移过孔作准备。解除整机纵向锁定机构,换装纵移顶推装置,松开横向顶紧装置,挂好后吊架。

(2)通过梳形梁内开模油缸工作,台车上控制箱上按钮操作,开模前进,开模后退来动作,梳形梁并向外侧平移3m。

开模过程图

2、整机纵移32m

(1)启动整机纵移油缸,两侧同步顶推纵移,注意按照同步顶推,注意配重移动平衡小车始终位于后墩位,不随主梁前移。打开第二道活动门,锁上第一道活动门,打开第四道活动门,开始纵移,待第二道活动门过前墩位,第四道活动门过后墩位,开始将这两道活动门锁上,以此类推,来动作活动门,保证整机的安全与稳定性。

(2)两侧同步顶推21m后停止,将后支腿顶部与导梁末端分别用钢丝绳与导链临时锁定锚固

整机过孔过程图

3、前支点转移

前支腿千斤顶顶升主梁0.2m,及时安装主梁联接梁与墩横梁之间的拉杆结构,此项转换工作完成后,现场人员对各联接状态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

4、整机顶推纵移主梁,两侧同步顶推到施工位置

前后支腿千斤顶顶升0.3m至箱梁施工位置。底模安装及模架标高调节,根据前面已施工跨张拉后与张拉前梁体的线形变化情况,综合调整立模预拱度。

过孔到位图

合模:

通过梳形梁内开模油缸工作,台车上控制箱上按钮操作,开模前进,开模后退来动作,梳形梁并向内侧平移3m。

第二次移动模架整机移位以此类推照此施工。

上一篇:道路水泥稳定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浅谈Microstation接口(Vlink)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