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深情,一颗诚心

时间:2022-08-02 06:18:50

一分深情,一颗诚心

山东省记协副主席何荣德

“土、俗、小”――可说是“张刚大篷车”的特色。“土”就是土里土气,大篷车办的、记者写的都是群众身边的事儿,但是冒着热气、紧接地气。“俗”就是好多事司空见惯,都是老百姓家的柴米油盐,像卖菜、量血压、修水龙头。“小”指的是这些事是小事,但就是这些才是与百姓联系最紧密、最需要解决的事。

看似“土、俗、小”,群众却感到“亲、重、实”,深受百姓的欢迎和赞许。

由“张刚大篷车”,我想到,一名新闻工作者最可贵的是什么?是一分情,一颗心:一分对脚下这片祖国大地的深情,一颗对千百万百姓的诚心。

这分情,这颗心,在时时经受着考验。

我们记者中,不少人对生我们养我们的百姓感情越来越淡薄了,坐在高楼里,靠鼠标、键盘复制粘贴稿件;有时下去,也是“隔窗看景”,回到宾馆里“闭门造车”;更有甚者,写出“纸馅包子”之类的假新闻,收受黑心矿主的“封口费”。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物质繁荣,也会使我们失去传统和良知;信息社会,给我们带来快捷与方便,也会给我们带来隔离与冷漠。如此大背景下,深入学习和践行中央提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该是多么必要和及时。

“张刚大篷车”带着一分深情、怀着一颗诚心,下基层为民服务一百期,是齐鲁晚报的出色成绩,也是山东新闻界的极大光荣。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必须带着感情下基层。基层是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呈现,最新鲜的探索在这里发生。“张刚大篷车”一直开到社会最底层,接触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在校的少年儿童,有家庭贫困的低保户,也有智障者、聋哑人,总之,多是弱势群体。张刚和同事们把他们当亲人,了解普通百姓的所难、所急、所盼,与他们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建立了血肉联系、鱼水深情。

必须带着服务下基层。如何辨别蜂蜜的真假?怎样看出食用油的优劣?又到吃火锅的时候了,会不会涮到假羊肉?医疗改革有什么难点?社区管理有什么漏洞?“张刚大篷车”下基层,既看到阳光,又看到阴影,既反映大好形势、新鲜成就,又查找问题,提出建议,送上服务。这样,下基层才更有意义,才有旺盛生命力。

必须带着思考下基层。“张刚大篷车”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走进群众内心世界,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生存状态,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体现的是感恩群众、敬畏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解决的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调查与思考中,懂得国情、锤炼党性、提高素质。

必须坚持长期下基层。“走转改”,关键是转变作风。转变作风不能一阵风,不能蜻蜓点水,不能雨过地皮湿。走基层要常态化,要把这当成自己的分内事,“不是让,而是我要干”。张刚从2000年开始下基层,由胡同记者到社区工作室,再到“张刚大篷车”,已经坚持十余年,仅最近一年多,举办各种活动百余次,参与群众达数万人。其可贵之处,就是不做样子给人看,埋头苦干求实效,长期坚持,无怨无悔,形成常态化,变为分内事。

愿“张刚大篷车”满载一分深情,怀着一颗诚心,在基层越跑越欢,为百姓服务永无止境!

上一篇:扎深根才能成大材 下一篇:做好活动策划,更加贴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