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战前夕美国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政策

时间:2022-08-02 04:28:32

浅析二战前夕美国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政策

摘要: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美国对纳粹德国采取了宽容的安抚、绥靖政策,极力保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以利于美国的经济复苏与经济扩张。美国对外奉行绥靖政策有其复杂的原因,本文就二战前夕美国对纳粹德国奉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及其对纳粹德国的政策转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美国 孤立主义 纳粹德国 绥靖政策

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英法等西方国家纷纷对纳粹德国推行绥靖政策,并且1939年9月的慕尼黑危机以及随后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使英法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而在此时美国对纳粹德国的政策何去何从呢?本文试论述一下在二战前夕美国对纳粹德国奉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及其政策走向。

一、美国对纳粹德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美国对外奉行绥靖政策有其历史原因,孤立主义传统对其绥靖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自共和国建立以来,就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在他们的意识中,“如果没有帝国的纽带—类推下去就是指与欧洲的任何政治联系—他们根本就不会卷入到战争中去。”[1]并且保持中立可以带给美国许多的利益,因为“中立国可以同其贸易伙伴的敌国进行贸易,甚至包括军需品”2,美国的孤立主义精神诉求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除此之外,凡尔赛会议后的欧洲战后和平仍很脆弱,美国希望欧洲大陆保持均势政策,以有利于加强美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

此外,由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美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失去了利用经济力量影响欧洲局势的资本。德国在纳粹掌权后,德国经济逐渐走上了自给自足的经济轨道,对外依存度大大降低,这对美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美国希望重新打开欧洲市场,以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对德国实施的绥靖政策以确保欧洲的政治稳定、经济开放,从而促进美国经济的复苏。

美国对德国的扶植和绥靖策略还有其自己的政治目的,它希望绥靖纳粹德国来削弱英法势力,同时牵制苏联。因为德国在一战失败后,欧洲中部出现了真空地带,苏联的布尔什维主义发展迅速,并逐步向东欧甚至是西欧发展,这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密切注意。由于美国与苏联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差异,它渴求把纳粹德国“引向苏联和消灭欧洲人民革命运动,同时也有利于牵制和削弱英法的扩张势力”,3企图把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方向引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将德国变为布尔什维主义传播的隔离地带,以阻止布尔什维主义继续向西蔓延。美国政府认为这样既可以打击欧洲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又可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发展,还可以削弱苏联的崛起对美国造成的压力。

二、美国对纳粹德国绥靖政策的转变

一方面,美国期望维持欧洲和平稳定的均势局面,打开欧洲市场,促进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利于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扩张,但是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后的做法,使美国的这种夙愿化为泡影。纵观纳粹德国扩张的历程,由德国最初向西方国家提出军备平等的要求到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纳粹德国的绥靖程度进一步加大,甚至不惜牺牲欧洲小国的利益来换取欧洲的和平局面。而希特勒又将触角伸到了波兰,使欧洲弥漫着浓浓的战争气息,他的做法打破了美国绥靖政策的底线,超出了美国绥靖政策的容忍限度。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如果法律的准绳一再被假装高尚的纯粹武力所代替,那么就无和平可言。如果蓄意以战争威胁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那么也无和平可言。”4因此,美国对纳粹德国的政策不再仅仅是绥靖,而出现了遏制的倾向。

另一方面,随纳粹德国实力的膨胀,美国深深感受到了来自于德国的经济威胁。德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美国在德国的经济扩张,同时,纳粹德国通过武装干涉西班牙政权,借助西班牙在拉美的统治势力和影响,将大量商品输入拉美,使对外贸易的触角伸到美国的后院,德国的对外贸易大大排挤了美国在拉美的贸易地位。美国对纳粹德国的绥靖策略是建立在美国利益之上的,当德国损害了美国的既得利益时,美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也就发生了转向,出现了绥靖与遏制并存的趋势。美国对纳粹德国的政策虽然出现了绥靖与遏制并行的趋向,但是它绥靖的色调比较浓,因此,它几乎不能阻止纳粹德国的对外侵略扩张。

结语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对它的经济依赖影响和操控着欧洲局势,但是,在经历了二三十年代的两次经济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巨大的冲击,失去了昔日在欧洲经济中近乎主宰的地位。为促进美国经济的振兴,美国政府在二战前夕对纳粹德国采取绥靖策略,它希望通过满足纳粹德国的要求来换取和平,至少是为新一轮战争争取时间,所以,在美国对德的绥靖政策没有遭到彻底的失败时,美国政府绝不会轻易地放弃它的绥靖政策。

但是当纳粹德国打破了和平稳定的局面时,美国对德国的政策就不再是一味的绥靖,从而出现了绥靖与遏制共存的政策。即使美国对德政策发生了转变,它仍旧不能阻止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步伐。由于纳粹德国的外交目标不仅仅限于修正不公正的《凡尔赛条约》,而是获得更多的领土和殖民地,因此,美国对纳粹德国的安抚绥靖政策不可能使欧洲达到和平稳定的目的,只会让纳粹的侵略扩张道路越走越远,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据此可知, 美国对纳粹德国姑息忍让的绥靖政策不仅没有为欧洲带来张伯伦所谓的我们的时代的和平,而且还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参考文献:

【1】(美)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册,中译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2】(美)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册,中译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3】伍贻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希特勒德国关系”,《历史教学》,1962年第5期,第39页

【4】程文进:“慕尼黑会议后绥靖与遏制并存的美国对德政策”,《齐鲁学刊》,2006年第3期,第52页

上一篇: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