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出口加工区PEST分析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8-02 03:06:32

淮安出口加工区PEST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 要]淮安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为淮安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势平台,为拓展淮安市对外贸易开辟了一条新通道。淮安出口加工区获批以来在资本运作、招商引资、验收封关和运行速度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被海关总署赞誉为“淮安模式”。淮安出口加工区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严峻考验。运用PEST分析法深入剖析淮安出口加工区的运行现状,探讨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对淮安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PEST分析;淮安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87-04

作者简介:吴钧(1980-),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苏州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

出口加工区是我国出口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在吸引外资、加快产业集聚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2008年3月22日,淮安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务院单独行文批准设立,为淮安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势平台。淮安出口加工区自获批以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严峻考验,如何继续推进其跨越式发展是一项紧迫而又有实践价值的课题。本文旨在研究淮安出口加工区目前的运行状况及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借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加工区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淮安出口加工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一、淮安出口加工区发展概况

淮安出口加工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内,于2006年开始启动建设,是2008年获得国务院单独行文批准设立的部级出口加工区。淮安出口加工区按照“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运作高水平”的要求,采取边申报边建设的创新方式,共投入10多亿元资金,全力建设加工区隔离、卡口等各项配套设施。淮安出口加工区于2008年6月27日顺利通过南京海关组织的预验收,7月11日顺利通过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10月1日正式封关运行,是全国首个当年获批、当年通过验收、当年封关运行的出口加工区,且当年实现加工贸易额超亿美元的出口加工区。淮安出口加工区在资本运作、招商引资、验收封关和运行速度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被国家海关总署赞誉为“淮安模式”。

淮安出口加工区总体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36平方公里,东至四大沟、西至徐扬中心路、南至海口路、北接二分支渠。淮安出口加工区已吸引了台湾鸿海集团总投资近18亿美元的富士康科技城项目,包括富密模准精具、富裕电子科技和宏恒胜电子科技等,初步形成了以精密模具、电脑接插件和PCB等产品为主的高科技出口加工基地。目前,淮安出口加工区综合排名居苏中、苏北第1位,全省第4位,全国第18位。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吸引企业12家,电子科技企业8家,注册外资52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6亿美元,进出区总额48亿美元,办理保税物流业务34万票,创造直接就业岗位近8万个。此外,以上经济指标每年均以40%的增长率逐年递增。

淮安出口加工区已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可开展业务已从单一的出口加工延伸到国外采购保税仓储、国内仓储出口集运、国际分拨配送、中转及转口贸易、出口复进口“一日游”以及研发、检测、维修等。区内设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陆路口岸直通式进出口货物分流中心和物流保税仓库。同时启动了区港联动、区域通关、分送集报等创新高效的通关政策,积极推行“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区内已建成高标准保税仓库1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26000平方米,保税集装箱堆场、保税集装箱套装箱作业区通用保税仓库等,为区内外企业开展保税物流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淮安出口加工区PEST分析

(一)政治因素(P-Political Factors)

1振兴苏北政策

为了改变苏北欠发达面貌,历届江苏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苏北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十五”时期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苏北发展,相继出台“四项转移”、“五方挂钩”和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特别是2005年,先后召开了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工作会议和沿东陇海线开发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对苏北振兴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201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把淮安建设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这些举措都为淮安出口加工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优惠扶持政策

淮安出口加工区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由海关按照境内关外的模式,实行24小时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进入区内的企业除享受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外,还享受税务、海关、检验检疫部门支持的“四不”、“四免”、“一保”、“一退”等与税收直接相关的优惠政策。“四免”指加工区内企业加工的制成品及其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余料等销往境外,免征出口关税等四项免税政策;“一保”指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境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全额保税;“一退”指从加工区外进入加工区的货物视同出口,可办理出口退税。此外,各级政府对淮安出口加工区大力支持,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极大方便。尤其淮安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不论是在政策上还是经济上都给予充分肯定与扶持。

(二)经济因素(E-Economic Factors)

1市场前景广阔

江苏是开放型经济大省,外向程度很高,已获批设立了14个出口加工区,约占全国总数的1/5,出口加工区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淮安出口加工区的再度获批,是国家促进江苏省苏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淮安是长三角城市群22个城市之一,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和苏北腹地,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链接地带。淮安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日益凸显,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可直接受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南京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的辐射。淮安市已发展成为幅射周边千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正在加速发展成为江苏省新的都市圈。淮安出口加工区将成为淮安乃至苏北、苏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板块,成为江苏省新一轮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2交通设施便利

吴 钧 雷婷婷:淮安出口加工区PEST分析及对策探讨

吴 钧 雷婷婷:淮安出口加工区PEST分析及对策探讨

淮安的交通优势明显,是苏北的交通枢纽城市。淮安市东邻盐城,西倚徐州,南与南京接壤,北与连云港毗邻,公路、铁路、空运和水运都四通八达,且正在加速建设。京沪、宁宿徐、宁淮、淮盐和宿淮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已形成“六纵九横两环四联”为主骨架的干路公路网。新长铁路贯穿境内,宿淮、淮扬镇、淮连等铁路建设顺利推进,目前可直抵北京、哈尔滨、太原、成都、青岛和南通等城市。淮安涟水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虹桥、浦东)、厦门、宁波、广州、西安、武汉和重庆等航线,即将开通台北、香港航线;大运河、古黄河、苏北灌溉总渠横贯淮安东西,淮河洪泽湖南线全线贯通,二类水路口岸的设立,直接对接上海、扬州、连云港、太仓、南京等江海港口。

由表1可以看出,淮安出口加工区与周边各个交通入口的距离和行程耗时。淮安出口加工区距市内汽车站为05公里,只需1分钟即可到达;距京沪高速公路入口为17公里,3分钟内便可抵达;距火车站为15公里,仅需15分钟;距淮安涟水机场为15公里,仅需20分钟;另外,淮安距黄海海岸线仅100多公里,1小时内就可抵达连云港国际港口。显然,这些便捷的交通为淮安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1 淮安出口加工区与周边交通入口的距离及行程耗时

交通入口

距离

时间

汽车站05公里(km)1分钟

京沪高速公路入口17公里(km)3分钟

火车站15公里(km)15分钟

淮安涟水机场20公里(km)20分钟

连云港国际港口110公里(km)1小时

3配套功能完备

淮安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06亿元,名列江苏省出口加工区首位,全国第7位,已实现“九通一平”,即通市政道路、电力、电讯、热力(蒸汽)、自来水、雨水、污水分流、电视、宽带网、土地平整,让外商投资设厂无任何后顾之忧。同时,淮安出口加工区位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与部级留学生创业园、高等教育园区、淮安软件园、空港产业园、物流园、海关通关点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功能区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此外,淮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农业资源、地下岩盐资源等都比较丰富,能够为外来客商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要素。

(三)社会文化因素(S-Social Cultural Factors)

淮安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誉。自古以来,英才辈出,、韩信、梁红玉、吴承恩和关天培等都是淮安名人。名人故居、纪念馆随处可见,有了它们的存在淮安的文化韵味浓郁。淮安不仅人杰地灵,而且风景优美。沿大运河,环洪泽湖,山水相连,田园如画。淮安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目前,全市高中入学率达78%以上,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拥有5所高校和26所中专学校,在校生总数在全省名列前茅,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同时,伴随着淮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进而推动了制度的深化改革。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树立101%创新服务品牌,力求使政策环境开明开放、法治环境严明规范、市场环境诚实守信、治安环境良好稳定、服务环境优质高效,形成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四)技术因素(T-Technological Factors)

淮安市正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期,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产业集聚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加速提升。淮安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已形成了电子、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烟草等支柱产业,销售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已有上百家,拥有“爱特福”、“康乃馨”、“金康达”等全国驰名商标。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为外商来淮投资提供了最佳的进入契机。同时,淮安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推进三大专业园区建设,高水平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和公共设施,合理配置运输、供电、供热、污水处理等公共资源,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工程的投入力度,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努力打造三大千亿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三、淮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财政支出压力

首先,在淮安出口加工区发展过程中,标准厂房、道路、卡口、监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次,在空间上淮安处于长江三角洲边缘地带,与其相距较近的城市经济实力弱,缺乏强劲的经济区位带动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增强推动淮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的投资力度,在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的现阶段亟须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这会影响政府的财政预算。第三,区外配套供货企业实行出口退税,财政要贴付一定的资金。据测算,市域范围内的企业为出口加工区企业提供1亿元的配套材料,财政需负担退税约46万元。第四,区内企业生产消耗的水电气,每年也要办理退税,需要财政提供补贴。

(二)外部环境压力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和美国债务危机接踵而来,国际市场压力倍增。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从紧、出口退税税率降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区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长期以来淮安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工贸易基础薄弱,需要在产品、制度和服务等领域创新,增添新的发展活力。此外,《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实施,出口加工区的原有依照旧《劳动法》制定的制度与规章失去了法律依据。这些外在因素的变化都使得加工贸易面临较大的考验,淮安出口加工区应适时调整原有的战略部署,以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三)招商引资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特殊区域的政策优惠程度是外资进入的主要考量因素。出口加工区在设立之初政策优惠度较高,但随着更多出口加工区的建立与发展,这种优势已经有所弱化,甚至无优势可言。从发展较好的一些出口加工区来看,更多的是得益于区位优势而不是政策优势。淮安出口加工区位于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出口加工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区位劣势,同时淮安还属于欠发达城市,这些都是外商投资时考虑的必要因素。从产业结构上看,全国的出口加工区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导致相互间的资源、人才竞争非常激烈。与其他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水平相比,淮安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也给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四)环境保护压力

在世界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环境保护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对节约用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先后颁布了各类环境保护条例。淮安出口加工区在引进企业的同时要确保其生产过程和产成品对土壤、水资源和空气等无危害,对已进区的不合格企业要整改,做到达标排放。“重商、亲商、安商”的理念与环境保护之间也存在矛盾,淮安出口加工区要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才能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四、加快淮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精心布局,完善配套措施

目前淮安出口加工区虽已封关运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做好科学管理。首先,坚持“科学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封关、集约开发”的原则,推行分区发展模式。当前重点是开发好136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展现区位优势特点,发挥出口加工区的示范效应。可将周边一定面积的土地纳入长期规划范围,为后续发展提供空间,或者用于建设配套设施、发展商业地产等,同时要严格控制后期用地。其次,由于出口加工区具有空间狭小、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特点,因此规划时既要考虑区内产业分布、环境建设、通关服务等方面问题,又要考虑区外环境、交通、物流、商贸服务等方面问题,包括生活配套区、物流仓储区和配套加工产业区等,必须充分考虑,科学论证。第三,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淮安出口加工区起步较晚,又处于苏北欠发达地区,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因此亟须政府的大力扶持。建议在优先预留一部分当地财政资金用于出口加工区的投资和出口退税,同时加大外部融资力度,寻求多元化的资金运作方式,确保淮安出口加工区的发展。进一步简化出口退税的程序和手续,鼓励区内外企业间的协作,平衡产品内销、外发加工等问题上的区内外政策,尽可能地延长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以功能拓展为方向,增强出口加工区的综合竞争优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区域经济政策趋同,出口加工区政策优势开始弱化,出口加工区的建设逐步从政策优势转向功能优势。按照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的要求,除了应具备传统的加工制造功能以外,还应具备设计、采购、配送、仓储等物流功能、售后服务功能和国际贸易功能。企业经营范围也应相应扩大,允许产品和零配件的国内采购及销售,同时应准予设计研发机构、国际采购、专业销售、综合物流、国际贸易和售后服务等领域企业在出口加工区注册经营。苏州、昆山、无锡等出口加工区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功能整合和政策叠加,设立了综合保税区。淮安出口加工区虽然已经具备了保税物流的功能,但仍需要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设立部级综合保税区。应对全市现代物流业进行系统调研,对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进行理性分析和研讨,加快拓展功能的软硬件建设,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积极申报并争取早日创建综合保税区。

(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近几年,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中心任务。在淮安出口加工区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科技强区”战略,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民族品牌产品,产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搭建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区域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一批技术研发中心,为产业研发提供科技支撑;依托部级淮安留学人员创业园、淮安软件园,吸引外地高校来淮设立院校和科研机构。2加大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依托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和富士康等集团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拥有高科技成果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来淮工作,提高研发能力。3鼓励相关科技型企业进区创业。将出口加工区纳入淮安技术创新体系之中,制定技术创新鼓励政策,支持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的高新技术攻关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型创业企业。

(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打造“台资集聚高地、IT产业领地”

出口加工区主导产业的形成具有植入式特点,淮安要把握好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和跨国公司“南下北上”的历史机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针对出口加工区招商特点,选拔一批招商经验丰富的人员开展重点项目招商。首先,继续实施大项目招商。目前,淮安出口加工区仅有12家企业,必须大力引进大型生产企业和投资项目。应按照加工贸易升级的要求,坚持宁缺勿滥原则,制定相应的招商引资政策,通过项目评分制等调控方式,设定项目准入门槛,保证项目质量,提高产业层次。建议出口加工区每亩资金密度达到50万美元以上,才可允许项目进区,切实提高土地投资密度。其次,重点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富士康、达方电子、大同电子等已进区的企业和项目,抓配套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打造“台资集聚高地,IT产业领地”。继续加强与昆山、苏州、上海的联系,采取合作共建的办法。第三,加强服务业招商。针对淮安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的发展态势,必须努力研究向“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策略,积极争取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研发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到淮安出口加工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五)以高效服务为保障,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软环境

优质服务始终是提升出口加工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借鉴昆山、苏州和上海等地的创新服务经验,坚持“快捷、通畅、便利”的服务原则,打造101%服务品牌,努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环境。首先,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建立外经贸政策和咨询制度,实行单一窗口的政府作业,为区内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加强电子口岸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升级,努力实现海关、检验检疫局、保税仓库、企业监管仓库和卡口间的电子联网,提升出口加工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行“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提高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真正实现通关管理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其次,适应国际物流综合发展的需要,集成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和物流运输的功能,集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进出口贸易等功能为一体,从根本上解决“境外一日游”现象,从而适应“全球采购、全球分拨、本地配送”的要求。另外,要坚持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办企业之所需,切实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同时注意规范管理工作,尽量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参考文献]

[1]中国淮安出口加工区[J]群众,2008(5)

[2]李坤江苏省淮安市引进外资的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4)

[3]原帼力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发展对策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9)

上一篇: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之体会 下一篇:关于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问题及对策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