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浅探

时间:2022-08-02 01:51:30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浅探

摘 要: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整体把握学生的优、中、差态势,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不同的学困生,教师要有与之匹配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分层”原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这里指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别。“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集体教学与个体(或部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目的。其理论依据是:

1.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些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和存在智能。可以说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拥有其中的多项能力,人类个体的不同只是在于所拥有能力的程度和组合不同。

2.因材施教理论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能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

3.“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教学环节分层,切实进行素质教育

传统授课制就是“齐步走”,目标、进度、方法及考核要求全部统一。这种“大锅饭”导致的结果是,有的吃不饱,有的却吃不了。对此,我实行分层次教学。每课教案的编写中满足了A、B、C三个层次的教纲。A层次的标准是现行大纲的合格要求,以材为主,适当增加趣味性;B要达到大纲的优秀要求,注重联系实际;而C层次则不受大纲限制,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并有所增加,重视培养学生发现、研究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学习成果。

(1)注意采用研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并辅以学案。上课时,多启发,善提问,精讲、多思,引导各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互相讨论、评价,从而暴露他们在思维及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使老师心中有数,能对症下药。

(2)作业分层次设计。无论考试还是就业,语文能力更多地体现为读和写。读的方面和我们的阅读教改结合起来,对优秀生鼓励读自己喜欢的书,适当开展专题阅读,学会撰写论文,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中间生鼓励读自己需要的书,联系中考实际,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有计划地提高能力;对后进生要求写摘抄札记,培养语感,梳理思路,强化相应的知识积累。

(3)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能力。可以同语文关系密切的历史、政治适当结合,引导学生经常比较、整理所学内容,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透过复杂的现象找出本质,抓住关键;与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形成在生活中学习的“大语文”观,并能由得“鱼”上升到得“渔”。

2.语文活动分层,发展学生潜在能力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分层次开展课外实践训练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可采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多种形式,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由浅入深的活动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3.评价奖励分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把完成学习任务及老师对自己的良好评价看成自己最突出的需要,老师的评价使他们产生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视不同层次而有区别地进行。

在不断探索与经验积累中,我在分层评价上作了较大的突破。我在实践中对评价进行了改革,强调了日常学习态度与技能考核。这些分层评价包括了:课堂表现与回答、笔记、作业、课外阅读、三分钟演讲、语文竞赛、研究性学习成果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鼓励其取长补短,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些自我的收获与成长。在考试卷面上,也有相应的改革。

三、注意不同的心理效应,用爱心消除不良后果

对现代学生,明显的有意分层次容易使尖子生故步自封,后进生自暴自弃,两者都失去了进取心。因而,分层次要充分考虑心理暗示效应,如何进行要看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采用“隐形分层”,层次不同,辅导不同。

四、分层教学效果显著

近几年,我在语文学科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收到明显效果,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能使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质得到明显增强,各层次段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显然,这是一种有效的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从自身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实施成功教育的有效基石。

参考文献:

[1]彭素英.浅谈分组分层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生之友,2011.

[2]李丹.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J].青年教师,2007.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

上一篇:在评价中认识超越自我 下一篇:借助农远资源 平添课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