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艾比湖湿地去看鸟

时间:2022-08-02 08:09:13

艾比湖是新疆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盛产卤虫和食盐,也是中国西北较出名的风沙源之一。中国著名的风口阿拉山口和艾比湖紧紧相连,凡到过阿拉山口的人,没有不被那里的树都向一个方向弯着腰生长而震撼的。近些年,随着艾比湖环境的不断治理,生态得到了相对改善,昔日飞走的多种候鸟,又飞了回来。以前就听说艾比湖鸟很多,但始终没有去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目睹了千鸟竞飞的场景,也成就了我几幅得意的摄影作品。

艾比湖的8月,骄阳似火,我和色友老周走进了她火热的怀抱,感受了艾比湖火辣辣的热情。车穿过兵团90团的一个连队,进入了艾比湖湿地保护区,路边的一簇簇红柳在骄阳的烘烤下显得无精打采,稀疏的胡杨树是这里最高大、最耀眼的植物,躯干扭曲着的,干枯的、显露一线生机的、面目狰狞的,勾勒了出了一片神秘的沧桑。活着的枝干上,一片片带着花边的圆叶泛着油光,生怕身上的水分被太阳吞食,这也许就是它能生长在干旱、盐碱环境的原因吧!经过一个多小时凹凸不平的行程,我们到了艾比湖鸟类保护站,这里的芦苇开始多了起来,一片一片的在风中舞动,翠绿色的芦苇刚刚开始抽穗。保护站是这里唯一的建筑屋,面积不大,但设计很精巧,红顶白墙,很是耀眼,里面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值班的是位哈萨克姑娘,由于我们没带工作证,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进入。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好不容易才来到了这里,进不去,看不到鸟,也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无奈之下,只有打电话求助,和我一起去的老周到艾比湖的次数多,很多管护站的人都成了他的朋友,他试着拨通了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一个哈萨克族朋友的电话,他的哈萨克朋友很热情,通过电话向值班的哈萨克姑娘说明了我们的来意,我们顺利地踏入了这块鸟的天堂。

远处已听到了鸟的鸣叫声,我的心情开始激动起来,正当我盼望着看到各种各样鸟的时候,车突然感觉一阵下陷,经过多次轰油门还是一米也没走出去。“完了,车陷进沙子里了!”开车的朋友一脸无奈地说。我们几个下了车,检查了情况,看来陷得很深,在沙地里陷车是越陷越深,不能再发动车,只能往车轮下垫东西,听着远处的鸟叫声,我一脸沮丧,开车的朋友也许看出了我的心事,给我和老周说,你们先去拍摄吧,我自己在这里想办法。看看我们确实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和老周背上摄影包,寻着鸟的歌声走去。

一连过了几道坑洼,才进入了苇湖的边缘。这里闷热无比,不一会汗水已经湿透了我的脊背,只有看着晃动的苇稍,才能感到一丝凉意。举目望去,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芦苇,碧绿苍茫,点缀着大大小小的亮色水洼,恰似万千明镜陈列在绿到天边的碧毯上。芦苇形了一道天然屏障,但是依然挡不住阳光从那些青翠秀美,仿佛百褶裙般的枝枝叶叶间漏下来,于是碧绿中便透出一种油光光的色调,晃荡迷乱,闪烁变幻。不时还可以看到水鸟在里面跃动呜叫。老周说,那是野鸭,这里随处可见。我看见几只绿头野鸭在水面上旁若无人地豪饮,不时发出“嘎嘎”的啼叫声,在青翠欲滴的苇荡里,又传来“啪啪啪”的振翅声,四五只白鹭也过来凑热闹了。我们利用芦苇做伪装,架起了相机,把这些精灵美丽的身姿都装进了相机里。正待我们专心地拍摄时,在芦苇的后面突然飞起了上百只白鹭和红嘴鸥,它们飞起又落下,此起彼伏,伴着悦耳的呜叫声,好像在开一场盛大的宴会。我和老周沿着芦苇间的缝隙一点一点地向它们靠近,穿过一片芦苇,眼前豁然开朗,一处百亩大的水域摆在了我们面前,在水域的浅滩处,有数百只叫不上名的水鸟在觅食嬉戏,静静的水面不时荡起一圈圈波纹,为了更清楚地拍摄到它们,我们踩着芦苇和淤泥沿着芦苇边缘,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它们靠近。在离我不足50米的水面上有几只红腿、尖嘴的水鸟在浅浅的水面上东嘬一下西啄一下,雪白的身子和红红的长腿在倒映的水中形成了上下两只鸟,煞是好看,我赶紧端起相机拍下了这张难得的照片。远处还有两只鱼鹰,卧在一个干树叉上,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和它的动作相呼应,仿佛在表演皮影戏。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鱼鹰,曾记得小学课本上有一篇描写鱼鹰的文章,没想到在大西北也有了它们的身影。它们浑身乌黑,长长的大嘴不时地理着身上的羽毛,为了能靠近它们,我已不顾脚下的水和淤泥了,扒开横挡在前面的芦苇就往里冲,就在我将要冲到水域边缘时,双腿一下陷到淤泥里半米多深,在我不远处的老周看到了,他大喊,别动,越动会越陷的深。此时我才知道自己已身陷险境,心里有点害怕起来。老周很有经验,他在我不远处一手抓住芦苇,一手把三脚架递给了我,等我一点一点爬出来的时候,两只鱼鹰和我前面拍到的水鸟早已飞的无影无踪了,再看看我满身的乌泥,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望一眼水鸟离去时留下的波纹,擦一把额头的汗珠,心里有无限的遗憾和后怕!

这时,一阵低沉而雄浑的风吹来,芦苇荡借着它的推力,缓缓地顺风俯伏,有一种不知什么发出的声音,从遥远的天空深处落到了湖里。然后又是一阵寂静。似乎听到几声很清脆的鸟鸣,旋即一群鸟也跟着喧嚷回应起来。然后,声音又慢慢地低下去,只剩下刚才一样的几声鸟鸣。最后鸟鸣声也没有了,只看见芦苇荡缓缓地顺风起伏。

我问老周这苇湖有多大,他夸张地睁大了眼睛,说从这里穿越苇湖,从早到晚一天也走不出去。那么大?我也睁大了眼睛。老周说,可不是嘛,以前艾比湖水大的时候,这里根本进不来,就是进去了,也会常常迷路走不出去。

我望着茫茫的芦苇荡,听着远处的鸟鸣声,想起了妻子曾经给我讲起她小时候经常在博尔塔拉河畔的芦苇荡里抓鱼和拾野鸭蛋的故事。如今博尔塔拉河畔的芦苇荡已经很少了,只有这里才是鸟的天堂,我想随着艾比湖环境的不断治理,来这里栖息繁殖的鸟类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上一篇:千年巨木,我的前世情缘 下一篇:风之恩赐 尽显豪爽的风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