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教育关怀“变色”

时间:2022-08-02 07:41:55

莫让教育关怀“变色”

教育是一种关怀,是一种至高的大境,是一种至纯的大有,是一种至真的大爱慈悲。教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关怀儿童,关心成长,关爱生命,关注幸福。教育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有灵生命都能过一种健康智慧自觉自在自由的生活,体验生命的和谐和尊严,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教育关怀,是一种终极关怀。它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与幸福。

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变得平庸,在“功利主义”、“自我中心”等思想的支配下,我们的教育关怀忽视了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全面关照和整体呵护,遮蔽了我们的心灵世界通向教育本真的窗口,使我们的教育行为失去内在意义的呵护,使教育实践迷失方向,使教育关怀“变色”。

现象一:戴有色的眼镜

一天,小马老师查周记本时,发现班级中经常赖作业的学生小张没有上交本子,于是让他马上交起来,他在抽屉里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出了一本咖啡色的大本子递给小马老师,小马一看本子,气不打一处来,这本子不就是他的随笔本吗?不是刚刚改好发下去的吗?没有完成作业老老实实地承认改正也就罢了,居然故伎重演,把别的本子拿来塞给她(以前也用别的本子来搪塞一下),想到他最近一系列的不好表现,她的怒气又冲上来了,于是,看也没看,把本子扔给了他,严厉地说:“你把老师当做傻瓜,这样的事情也做得出来,这个本子不是我刚刚发下来的吗?”随后让学生放学留下来把作业补好再回家。小张把头埋在课桌上,什么话也没有说。晚上,小马老师打电话向小张的妈妈告状。小张妈妈说小张在家里哭,并说他的周记是做好的,星期天监督完成的。不过同样的本子有两本。一本做随笔,一个做其他作业,那天周记本找不到了,就做在那个本子上。原来这是一场误会!

剖析:不辨是非小事化大

这件事情的发生固然有误会的原因,但细细思量,老师心中对学生“固有的印象”起了大的催化作用,如果这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老师肯定会心平气地会翻开那个本子,问其原因,会给学生一个“申辩”的机会,即使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也会给予他改正的机会,可恰恰这是一个调皮捣蛋、成绩不好、让老师头痛的学生,老师剥夺了他的一切机会,也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灵。我们不可否认“适当的惩罚也是教育关怀的一种方式”,在禅教中,“棒喝”和“渐悟”是同样重要的,但这样的“棒喝”是以对学生的真爱为出发点的吗?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进行的吗?教育有艺术性吗?倘若都没有,这样忽视学生的教育关怀也只是“恶”的关怀,最终走向“无”的关怀。

建言:做“育者”不做“揠者”

记得著名的“红领巾、绿领巾”事件曾引起了全国大讨论,确实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脾性、智力、能力、兴趣、爱好等等千差万别,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很出色,只要他们尽力就行,切不可以给学生划分等级,对于一些落后的学生,更不应该用有色的眼镜来看待他们,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同情、宽容,期待学生能慢慢地变化,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做最优秀的自己。如果我们的教育关怀一味地采取各种手段,企图让学生“进步”,这岂不是“揠苗助长”?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教育的关怀也就远离了它的初衷和本义。我们教育关怀的立足点应该是回归教育的“本能”――育人。我们只有不以成绩论优劣,不拿分数来考量,我们才能给学生以温润的教育。同样,也只有淡看分数,轻视名利,我们才能将教育关怀做得温柔、细腻、真切、踏实、妥帖、精致。

现象二:用“成人”的思维

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了懵懵懂懂的感觉,对异性有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感情。A班的小张对本班的小红很有好感,上课的时候眼睛经常围着小红转,下课经常有意无意地到她的座位旁边,与她逗笑。一天放学,小张一直跟着小红回到家,在楼道上堵住了她,塞给她一封情书,里面写着“我爱你,我要娶你做老婆”等肉麻的话,恰巧小红的妈妈回来看到了这一幕,非常恐慌,不知以后还会发生怎样的事情。第二天早上,小红的妈妈来到学校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班主任老师,要求老师妥善处理这件事情,于是,班主任老师把小张和他的父母找来,郑重其事说了这件事情,小张的妈妈狠狠地批评了儿子,要求儿子好好学习,不准再动坏脑筋,班主任老师也语重心长地教育了小张,并且也在班中含沙射影地教育学生不要早恋。从此,同学们似乎都知道了这件事情,课余时候不时地调侃小张,小张变得沉默了,成绩也下降了。

剖析:扩大事态,庸人自扰

孩子的青春期是花季、雨季,对异性的好感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这位班主任老师在面对学生的青春期问题时显然是用错了方法,他把学生这种美好的娇嫩的情感之花裸地晒到了太阳底下枯萎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实在不必小题大做,如果老师能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机智地引导,那早熟的孩子会给你会心一笑,孩子也将获得更多做人的启迪。但这位班主任用成熟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用过于紧张的心态来处理事情,这种缺乏人性理解、基于成人本位的关爱,必定给孩子以后的成长留下阴影。

建言:做“倾听”者,不做“干预”者

教育作为一种生命关怀,应该“读懂孩子”,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了解每个儿童不同的个性和需求。不应该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思考孩子,想当然地要给孩子什么,希望孩子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教育关爱需要用一种让人感动温暖的方式来聆听学生,用一种开放性的视野来观察学生,以学生的兴趣去探索,用学生的情感去关爱,最后达到师生共同的视域融合,教育关怀的过程就定能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的精神历程和生命体验。

现象三:护“师者”的尊严

某班,一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在文章中把学校比作动物园,其中把学生比作小猪,任课老师分别比喻成狗老师、马老师、鹿老师等等,其中被比作是“狗老师”的老师看了习作,非常生气,大发雷霆,想不到自己勤勤恳恳教育的学生居然把自己比作狗(因为把人比作狗是一种骂人的话)?于是老师把这位学生叫到了办公室问为什么要把老师比作动物,学生感到比较委屈,认为自己只是把学校看成了动物园,并没有要侮辱老师的意思,这下老师更加生气了,侮辱了老师还不承认,这是错上加错,于是,学生在办公室里整整站了一个下午,老师也批评了一个下午,最后老师要求学生写保证书,保证以后再也不做这些侮辱老师的傻事,不然就要给他全校通报批评,学生在颤颤巍巍中写下了保证书。第二天,孩子的妈妈还到老师那儿赔礼道歉。

剖析:居高临下唯我独尊

孩子在童话中把老师比作是动物,本也无可厚非,但这位老师面对“狗老师”曲解了孩子的意思,在处理此事中动用了老师的权威,硬逼着孩子认错,维护了教师“高高在上不得侵犯”的形象。如果孩子真的在“狗老师”这个比喻中含有“讨厌老师、贬低老师”的意思,老师也可以用巧妙的办法来缓解这个矛盾。如可以告诉学生:“狗在别人听来是骂人的话,这是不能随便比喻的,现在你把老师比作狗,老师不会生气,无知者无罪么,但以后不能再这样比喻别人了,为人处世要注意分寸。”用这样平等、和谐、不动声色的交谈必定会让学生深受教育,同时也会让学生敬佩老师的宽宏大量,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言:做“友者”不做“管者”

教师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蹲下身来,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让教育多注入一些人性化的色彩,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教师不应该是苛刻的管家,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学生灵魂的呵护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人类,无论处于什么时代,都没有停止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思索和探问。人类,无论囿限于何种局限,都怀有把“最好的”给未来的热望。教育,就必须承担起这样的使命,教育应该时刻展现她不讲条件、不弃愚钝的品质,能给每一个生命以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每个生命都能诗意、快乐、自由地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树人小学)

上一篇:奥尔夫音乐在培养幼儿音乐素养的作用 下一篇:好习惯 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