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学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时间:2022-08-02 07:25:31

浅议中职学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摘 要:《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生动的,富有魅力的一门课程,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只有根据自身的教学修养,学生的客观条件以及学校的硬件基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培育出符合社会行业要求的合格优秀的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构想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的扩招与民办院校的兴起,一方面普通高中与民办高中也随之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中职学生中“独苗“和单亲家庭孩子越来越多,使得中职院校的生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不如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这样一门理论性强,概念多、公式多,又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学生感到入门难、理解难、掌握难。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提高教学效率,这门课程要让学生觉得容易学而去主动学,就要着眼从以下几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去努力。

一、中职生的教学大纲应“量体裁衣”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育高素质的熟练劳动者,与普通教育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不应简单的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要求,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应中职生的教学大纲。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的知识需求是有区别的,应根据专业的不同有所侧重和取舍。以理论够用为度,联系实际为基础,精简和重新组合设计相关物理知识,制定符合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要求的新教学大纲。例如我们在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汽车维修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大纲时,汽修专业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要求较少,按素质教育要求,理论难度要降低,知识体系不过分苛责。而计算机应用专业对《电子技术基础》的知识依赖度较高,在课程大纲上就应该充分体现出来。

二、教师授课要以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兴趣为突破口

教学方法不胜枚举,但是针对中职生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近几年《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普遍不愿学这门课的原因是:生活当中只知道离不开电,而如何将学到的电子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则完全捉瞎。因此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不感兴趣,厌学,甚至有放弃学习这门课的想法。为此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应尽量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觉到《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在电子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处处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才能大大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做到事半功倍。

三、教学方法的设定还应考虑中职学生的不足与长处

近年来中职学生的入学成绩大多不尽如人意,文化课学习成绩不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当,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控能力弱,疏于动脑,但是他们也有优点,那就是他们动手能力强,能吃苦,不怕累。因此,他们对课本抽象的知识点感到厌倦,但是对课堂实验或是生活当中遇到过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又具有极强的求知欲。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普通高中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已不适用,反而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所有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最后都要归结到学生的动手能力上。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理论要求可以低一点,而操作技能必须相当熟练。《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多的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这些实验分散在课程的各个章节,覆盖了该课程的绝大部分的知识点,并有适度的技术延伸。实验环节既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重要途径。

(1)提升实验项目的趣味性。我们在实验中着重讲解电路原理和元器件性质,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比如,学习三极管放大电路时,我们要求学生们设计一个声音放大电路,并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更改元件参数达到增减音量的效果,这样就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2)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在同一类实验在不改变实验目的的前提下更换元器件,根据得出的实验结果,让学生们加以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结论。比如,前例所说的声音放大电路实验由两级电路组成,第一级是电压放大级,其核心器件三极管既可以是NPN管,也以是PNP管。即便使用NPN管,又可以有多个品种,如9014、8050和1815等。另外,组成电压放大级的电路也有多种结构形式,最常见的是固定偏置和分压偏置两种(后者的静态工作特性优于前者)。第二级是电流放大级,也叫电压跟随器。这种电路的结构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但参数的选择范围还是有较大的伸缩性。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生动的,富有魅力的一门课程,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只有根据自身的教学修养,学生的客观条件以及学校的硬件基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培育出符合社会行业要求的合格优秀的实用性人才。

上一篇: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 下一篇:论建安诗歌梗概多气的情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