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8-02 04:46:1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

摘 要: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中,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盈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三方支付已占据个人线上支付的绝对主导地位,银行越来越退居为支付公司的资金后台和提款机。但银行应该如何应对成为其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冲击,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

一、引言

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12年,谢平首先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崛起并且获得了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的繁荣使得商业银行的渠道类业务受到了很大的挤压。面对日益发展的第三方支付业务,银行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市场成为其日益重要的任务。

二、互联网金融与第三方支付

1.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传统银行的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依托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模式、网络融资、以互联网基金销售为代表的渠道业务和虚拟货币。目前互联网金融格局包括传统的金融机构和非传统的金融机构。其中传统金融机构是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而非金融机构主要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来运作金融业务的,包括网络借贷平台、网络投资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银行的金融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发展压力。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交易成本方面具有降低作用。传统的商业银行融资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的作用,但是其交易成本也会随着银行收集信息、与客户签约、维护客户等行为的存在而增加。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多个交易方之间的交易,而且还会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维护客户成本、信息采集成本以及风险的管理成本等。其次,金融脱媒已经威胁到了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金融脱媒,也可以称为“非中介化”,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脱媒的速度逐渐加快,在传统的支付业务中电商提供交易平台,第三方建立支付平台,银行提供结算服务,以实现交易各方的线上支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壮大,企业投资来自于非金融体系的融资比重在加大,银行的中介作用弱化。

2.第三方支付――“支付宝”

互联网企业的路径是全力进攻渠道类业务,其中支付结算渠道是最重要的一类。在支付结算领域,第三方支付已占据个人线上支付的绝对主导地位。所谓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指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第三方支付最大的好处就是其独立性,国内领先的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由阿里巴巴集团创办。在互联网交易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交易是否安全,而独立的第三方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在小额分散、要求便捷的业务中第三方支付比商业银行更加具有优势。此外,客户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减少了商业银行的部分手续费收入。

三、基于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首先,传统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竞争力较弱。在零售业务上,相对于第三方支付而言,传统银行资金结算周期长,需经过人民银行清算系统,而且传统的支付方式多样性较差,银行间难以相互兼容。此外,还有用户范围较广,不利于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在公共事业代扣代缴的业务方面,商业银行收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代扣代缴业务的优势也就显而易见了。

其次,支付宝使得商业银行潜在客户减少和现有客户流失。目前,“支付宝”利用阿里的电子商务平台,充分掌握客户的信息,建立了强大的客户关系网,并且产生了十分强的客户粘性,截至2013年年底,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近3亿,其中有1亿用户将主要支付场景转向支付宝钱包,移动支付总金额超9000亿元,已超过硅谷两大移动支付巨头PayPal和square移动支付3000亿元的总和,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由于支付宝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为支付宝的盈利和发展提供资源,这个使得银行非常被动。支付宝使得人们在交易时大大降低了银行卡的使用次数,通过第三方担保,人们在网络购物时感到既便利又安全,减少了银行卡的使用,从而使得客户不断地流失。

最后,支付宝的使用影响了客户交易行为。支付宝所提供的个性化和便捷的服务使得消费者在消费时拥有了舒适的交易环境,人们越来越愿意使用这种第三方支付形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服务模式已经被消费者认同,并且不再愿意使用传统的支付业务,这对以传统支付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银行比较重视风险经营,在用户体验方面与便捷的第三方支付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第三方支付减少了银行的零售业务,使商业银行潜在客户减少和现有客户流失,而且也改变了客户的行为模式。面对挑战,银行应该采取如下措施积极应对。

第一,商业银行加强创新能力。商业银行要加强信息技术投入,增强创新能力。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投入,在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等业务上提高客户体验的质量,并进行业务模式上的创新。在创新能力方面,首先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互联网银行的新型服务模式。要将银行服务与客户服务结合在一起,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其次,银行不仅要扩宽自建渠道,还要与第三方服务渠道加强合作,在支付结算渠道领域建立自己的品牌。

第二,提高自身数据获取和挖掘能力。目前,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作为新兴信息技术的代表,大数据被人们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引发了一场时代变革。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大量互联网交易数据为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利用其天然优势对客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这种优势,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好处并结合自身的优势,例如客户信任、监管严格等,建立充分完善并且深入的客户数据,全面了解客户的情况。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互联网人才和技术的重视,培养和吸收既懂得金融又懂得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只有通过相关人才和技术的分析,为银行提供有效的决策数据,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在大数据时代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不被淘汰。

最后,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等平台的合作。支付宝已经使客户行为模式产生了变化,许多人已经适应了支付宝这种第三方支付模式,银行应该积极拓展互联网市场,以互利互赢为基础,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

参考文献:

[1]罗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3(31).

[2]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8):18-23.

[3]邹炜: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

[4]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86-88.

[5]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6]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12(4).

[7]王利锋:第三方支付发展及其对我国金融体系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

上一篇:风险管理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下一篇:威海市货币政策对个人房贷时序选择影响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