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附120例报告)

时间:2022-08-02 03:27:43

早产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附120例报告)

摘 要 目的:探讨发生早产的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7年10月分娩的早产者120例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的年龄早产组28~34周,34+1~37周做比较,从同期足月分娩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同期分娩总数1435例,早产120例,早产率8.36%,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原因不明、臀位、双胎、胎盘因素是早产的主要原因。早产组新生儿死亡10例,病死率7.75%;对照组新生儿死亡1例,病死率0.81%。足月分娩与早产分娩的新生儿病死率差别显著(P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早产分娩120例,设为早产组,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21±3.45岁,其中初产妇101例,经产妇19例,双胎9例。

对照组:从同期足月分娩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2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在23~39岁,平均年龄26.57±4.38岁,其中初产妇95例,经产妇25例,双胎3例。两组在年龄、初、经产妇比较无显著差别。

分析方法:分析5年早产病因及对母婴的影响,并将早产组分为28~34周、34+1~37周进行分析对比,早产分娩与足月分娩对比,统计学方法为X2检验。

结 果

常见早产病因:胎膜早破(31.67%)、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2.50%)、原因不明(20.83%)、臀位(10.83%)、双胎(7.50%)、胎盘因素(4.17%)是早产的主要原因。

早产分娩组及足月分娩新生儿体重<2500g、NRDS、新生儿死亡情况,见表1。

早产组内不同孕周早产儿体重<2500g、NRDS、早产儿死亡情况,见表2。

早产组及足月分娩组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方面对母亲的影响,见表3。

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低,则死亡率越高。早产分娩对母亲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方面无显著影响。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在120例早产中胎膜早破居首位,它是自然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正常情况下,胎膜不易破裂,但某些因素可导致其破裂,如感染、创伤、多胎、胎位不正、羊水过多等多方面因素引起,胎膜早破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宫内感染、胎儿窘迫、脐带脱垂和肺发育不良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使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并且破膜时间越早,胎龄越小,其危险性越大。胎膜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1,2]。

导致早产的病因中妊高征仅次于胎膜早破,我院的发生率为22.50%,由于缺乏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一旦出现水肿、蛋白尿等临床症状,病情进展快,且难以逆转。妊高征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但妊高征有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如孕前已有的因素包括既往妊高征病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史、血栓形成、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孕前性生活时间、更换、吸烟史,与妊娠有关的因素包括多胎妊娠、染色体异常、葡萄胎、孕期泌尿系感染等[3]。

胎盘因素是早产的另一原因,常见为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国内报道其发病率分别为0.24%~1.57%、0.46%~2.1%,引起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往往病情急,进展快,威胁母儿生命,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多次刮宫或宫内感染有关。

双胎和臀位是发生自然早产的又一重要因素,双胎妊娠时由于子宫过度膨大,流体静脉压增高导致宫颈过早成熟诱发宫缩或胎膜早破而诱发早产[4]。在臀位时由于先露高低不平造成羊膜囊压力不均或较小先露对宫颈机械性的过早扩张而导致早产,其原因归结为宫内压力异常。不明原因的早产是指无明确原因出现过早过强的宫缩引起的早产,又称特发性早产,在本文中占自然早产占20.83%,其发生可能与宫颈技能不全有关。

结果表明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早产儿的死亡率越高,早产儿的各脏器功能就越不完善,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越差,从而易发生并发症导致死亡。

本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早产组对母亲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和产后出血等方面无明显影响。

总之,早产与多种因素有关,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母亲影响较小,对新生儿影响较大,加强早产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Mc Donald HM,O Longhim JA Jollep,et al.Prenatal microbilogical.Obstet Gynecol,1992,99:100.

2 赵欣.早产与胎膜早破.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17:7.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66-387.

4 谷祖善.早产的涵义和病因.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5-227.

上一篇: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不同药物方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