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一线工作法深化和谐社区建设

时间:2022-08-02 03:10:53

落实一线工作法深化和谐社区建设

2005年以来,按照区委倡导和提出“一线工作法”的总体要求,街道充分发挥“一线工作法”贴近群众、关心群众、引导群众、带动群众的工作优势,坚持“三个结合”,积极做好社区群众的情绪疏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借势借力推动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把“一线工作法”与宣传群众、理顺情绪相结合,在引导群众中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角场是目前杨浦大开发、大建设、大转型的重点区域,地区内大小基地建设热火朝天,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出行难、扬尘多、噪声大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何宣传群众正确认识五角场发展的大好机遇,理顺因短期“阵痛”引发的情绪,争取理解和支持,关系到建设发展能否顺利推进。街道借助一线工作法的平台,形成了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规划部门的领导主动向群众宣传杨浦发展形势、介绍五角场发展蓝图,党群部门的领导引导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并带动周围群众最大限度地理解支持并参与杨浦的大开发、大建设,还有很多领导带领居民走出小区,实地看杨浦发展、看五角场变迁,让群众切身感受杨浦发展的脉搏,这不仅调动了群众的参与意识,还大大增强了群众对杨浦发展的信心。很多群众深有感触地说:“领导讲的很实在,我们愿意听,区域发展中现在遇到的问题,我们能够理解”。

二、把“一线工作法”与拓展内涵、延伸领域相结合,在发动群众中不断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街道积极落实区委关于一线工作法从区属向区域延伸的要求,将一线工作法覆盖面扩大到高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知识分子、统战对象、党代表、人大代表等,领导干部在定点联系居委会的同时,走访居委会周边的驻区单位,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杨浦、对五角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整合他们的力量积极参与杨浦大开发、大建设。街道党政班子每年都主动拜访高校、部队、企事业单位,每年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党建研讨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都开到了高校,促进了驻区单位的资源、力量进一步向社区辐射、集聚、延伸,主动走进社区开展各种服务。复旦大学等高校和社区联办“高校专家志愿者工作室”、“博士生讲师团”、“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组织专家教授和大学生走出校园,把法律、理财、科普等知识送进社区,使高校课堂延伸到“一线”;万达广场、百联又一城等大型企业,主动与社区联建“社区—企业党员义工服务中心”,组织企业党员服务社区,一些企业老总也主动与困难家庭结对,开展走访慰问、咨询服务等活动,使帮困救助延伸到“一线”;驻地部队和社区联手开展大联防,重大节日共同维护稳定,并在社区共建“军地党校”,在小区开展国防教育宣讲,把亲民爱民延伸到“一线”。

三、把“一线工作法”与服务基层、锻炼队伍相结合,在服务群众中不断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

这几年,街道招录了不少年轻大学生、研究生,他们学历高、有热情,但大多数年轻干部是“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街道积极推动“一线工作法”由处级干部向机关干部延伸,为许多机关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及时补上了党的群众观念这一课。街道完善了机关处级干部包块制度,安排年轻干部担任联络员,建立机关公务员每周一下午下居委长效机制,让机关干部变“背对”群众为“面对”群众,真正了解群众目前想什么、盼什么、愁什么,能和群众思想共鸣、感情共通、心理共融,更容易把握群众诉求,解开思想疙瘩,疏导群众情绪,开展工作就更有底气,面对困难也就更有勇气,在一线锻炼提高了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如M10线动迁时间紧、任务重,按以往是一场“硬仗”,街道处级干部亲自带着机关干部早出晚归、进楼入户,逐个做群众思想工作,积极在动迁公司和居民之间牵线搭桥,虽然嘴磨破了,腿跑累了,但仅用19天就圆满完成动迁任务,没一户上访,没一户强迁,没发生一起冲突,创造了杨浦动迁史上的新纪录。

上一篇:社区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下一篇:总工会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