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用经济手段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

时间:2022-08-02 02:53:22

试论用经济手段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

在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的形式,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开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形式,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随着环境保护运动和旅游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而开发的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如何有效的管理生态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大多采用政府直接调控或使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管理的方式,但由于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脆弱性和易损性,这两种管理方式都不能从根本上起到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即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特点,使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生态旅游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调节旅游价格来达到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管理。

一、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所谓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吸引游客前来进到有效保护行生态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对象物。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品位及空间距离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生态旅游资源由于其地域性和不可移置性决定了经营者具有独家经营的垄断性特征。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现状及其弊端

(一)管理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制定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联系生态旅游区资源的特性管理生态旅游资源。该手段主要是通过各种规定和法律严格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生态旅游资源不被破坏或是过度开发利用。

政府是主导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基础,大多采用以下方式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管理:通过对生态旅游的合理规划,确定实现资源的最佳分配方式,达到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为防止生态旅游发展过热或是不合理的发展对生态旅游资源造成危害,政府必须发挥他的控制监督作用,限制生态旅游业的过热发展。进行科学监控。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为此,政府可通过对生态旅游发展评估和统计体系进行科学监测,确保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弊端

运用法律手段的确可以规范人们的旅游行为,起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漏洞,不能对生态旅游资源实施全方面的管理。其次法律条文不能够灵活地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政府在管理生态旅游资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管理混乱,政策性不强、处于多头管理、分兵把口、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统一管理。政府的宏观和管理能力在目前没有充分发挥或是发挥不力。如在资源混合的地区,各资源管理部门都有权管理,可事实上又都未能认真行使管理权。政府管理不力还表现在长期缺乏建立生态旅游资源核算体系,在旅游核算中,没有把消耗的旅游资源价值纳入企业成本,从而低估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价格。

三、喀纳斯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

(一)喀纳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喀纳斯是国家级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9.4%。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特色景观包括:湖泊风光、变色湖、“水怪”、云海佛光等。四周雪峰耸峙,绿坡墨林,艳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喀纳斯是图瓦人在我国唯一的聚集地,他们说近似于哈萨克语的突厥语,以狩猎、放牧为生。近四百年来,他们定居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岩刻、岩画等历史文化遗迹,较完整的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活动日渐上升,人类越来越重视自然风景和人文生态。到喀纳斯旅游的游客也逐年增多、游客来自30多个国家、旅游收入突破8.5亿元,目前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的数量在3000多人左右,这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但由于管理跟不上开发速度,阿勒泰地区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例如旅游区内大部分路面为沥青路,虽路面较差尚能满通的基本需要。但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破坏问题。在旅游点建设和水电站扩建中,对当地森林、草原有一定破坏性影响。近几年来,由于游客量的增多环境越来越遭到了破坏。发生了踩野花、践踏草地、防火森林、偷猎野生动物现象。目前野生动物分布密度较大为降低、常见的松鼠、松鸡等在南部湖边已很难见到。

(二)论用经济手段管理生态旅游资源

1、原因分析

在人类长期从事经济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认识已由无价转变为有价,资源有价已成共识,生态旅游资源也有其价值的体现。即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经济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然生态旅游资源具有价值,那么它在使用时就要求实现其价值。即对其实行有偿使用,使其价值量得到足量的实现,会使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得到大为的改观。生态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是补偿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必由之路。

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生态环境资源质量严重下降,生态旅游也将无法开展,而且还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要合理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加强科学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建立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最后,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可按照“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途径

(1)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资金援助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代表了世界旅游也发展的趋势,为此,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政府应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体现:加大征收旅游税作为旅游资源保护基金;大力吸收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对旅游业的投入,做好旅游资源开发前期准备工作。

(2)用经济方式约束破坏生态旅游资源的行为

破坏生态旅游资源的行为主体主要有开发者和旅游者,他们对生态旅游资源造成的损失有时是无法计量的,因此,对他们的行为约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用经济手段来约束其行为将会更加有效。

四、结论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的时髦话题,如何更好地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管理好生态旅游资源,考虑生态破坏问题,怎样才能不让环境破坏,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任何一个旅游的开发,合适使用生态旅游资源是已迫在眉睫。综上所述,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生态旅游资源势在必行,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上一篇:推进“旅游景区+标准化”模式发展的对策思考 下一篇:干花进入时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