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病房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02 02:50:22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病房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 统一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心胸外科;应用研究

2010年3月卫生部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其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我院深入贯彻卫生部的政策方针,于2010年底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我科做为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与时俱进、率先垂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55-80(63.7±4.8)岁,住院时间为(3.8±1.3)周,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8例,初中63例,大学及以上9例。选择2012年1~12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55~80(65.1±4.7)岁;住院时间(3.5±1.2)周;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6例,初中66例,大学及以上8例。排除因个人因素未遵医嘱出院患者,两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一般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具体内容:

1.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意识观念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思想层面上使所有护理工作者认识到基础护理、满意服务的重要性1。定期组织全科学习有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相关文件,提高护理人员的对优质护理的认识,改变传统观念,统一思想,全员动员,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心胸外科的患者具有手术风险大,术后恢复慢,引流管多,刀口疼痛明显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护士转变态度、主动服务,微笑服务,多与患者交流指导,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1.2.2保证基础护理人员的数量,加强晨晚间护理。晨晚间护理时各安排一名助班护士为患者做基础护理。为病人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面部、足部清洁,洗头、鼻饲等。真正做到有陪无护。

1.2.3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包床到护,扁平化护理。根据我科危重病人居多,而年轻护士在护理人员中占得比例大的特点,护士长制定工作流程和分层级管理制度。病房分为两大组,组长由年资较高护士担任,每组3名责任护士。每名责任护士分管≤8位患者,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职责。2组长除护理好其所负责的病人外,还应对本组其他护士起到监督、指导工作。形成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保证每位患者都具有平等,优质的护理服务。

1.2.4加强护士的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培训。娴熟的操作技术更有利于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感,有利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科室根据护士的工作年限和资历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实行分层级管理。制定年技术操作考核计划,推选出一名技术操作教员到院内培训学习操作,然后培训科内护士,逐级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护理患者,与病人做好健康指导。科室定期组织培训心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护理常规等相关知识,

1.2.5简化护理文书,增加护患沟通的时间。将每日完成的基础护理项目在基础护理单上打钩,同时患者的护理计划单分为入院评估、术前评估、术后当日评估护理、术后三日护理、恢复期护理和出院指导。责任护士可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按护理计划单进行指导并打钩,既简化了书写又可按照护理计划单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1.2.6实施细节护理,体现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服务的灵魂就是人文关怀,护理实践中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尊重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关心和满足其丰富多样的健康需求,同时激发其主动、积极、创造性恢复、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3雨天为患者送上一把雨伞,热天送上一杯水等等。于细节之处见真情,做到用真情感动患者。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对就医环境及护理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护理理念也由原来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郝珍萍 风险管理在普通外科护理中的应用长江大学学报[J],2012,9(1):68-70。

[2]护理管理新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2013,3(3):101-102

上一篇:学分制下高校隐性教育育人功能的探索 下一篇:工业生产中电气设备的故障及维护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