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配网运行巡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2 12:23:28

物联网技术在配网运行巡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使运行物体的实时定位成为可能。本文主要讨论实时定位、记录巡视轨迹的技术,在配电运行巡视中进行应用,以提高线路巡视的效率。

关键词:物联网;实时定位;配电运行。

引言

如何做好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巡视工作,提高巡视的质量,一直是困扰供电分局配电网运行的难题。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使监视记录运行巡视人员的工作轨迹成为可能,有效监督设备巡视管理工作,将有利于提高配电线路运行质量,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一、配网运行巡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客户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企业内部对配电设备考核指标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配网运行巡视工作必须到位,才能及时发觉和消除设备缺陷,减少请设备故障引起的停电事故。受到企业政策的限制,电网运行巡视人员始终维持在一个比较缺员的水平,意味着基层运行人员的数量比较少,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因此,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往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处理引起停电的故障和紧急缺陷上面,忽视了最基本的巡视工作,或者出现巡视不及时的情况,长久下去,将会给电网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设备故障越来越多,运行人员工作越忙,日常巡视越被忽视,恶性循环。

二、物联网中的实时定位和轨迹记录技术研究

物联网中的定位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技术。目前常见的定位技术主要有PPD定位技术、GPS卫星定位、蓝牙定位、WIFI网络定位、北斗定位、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定位等。常用GPS卫星定位技术,用GPS同时测定3维坐标的方法,将测绘定位技术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整个海洋和外层空间,绝对和相对精度扩展到米级、厘米级,从而大大拓宽它的应用范围和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下面以GPS系统为例,介绍定时定位和轨迹记录技术:

(一)定位技术。当GPS接收仪器能够收到4颗及以上卫星的信号时,它能计算出物体所在位置的3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若只能收到3颗卫星的信号,它能计算出2维坐标:经度和纬度。GPS仪器通过计算获取物体的坐标,并通过一早绘制好的、存储在内存中的地图,标示出物体的实时的坐标地点。

(二)路线轨迹记录技术。GPS仪器除了记录物体的坐标外,还每秒更新一次坐标信息,所以可以记载物体的运动轨迹和时间点。一般GPS仪器能记录1024个以上足迹点,在一个预制好的地理图形上显示出来,以可调比例尺显示移动轨迹。坐标点的采样可以设置自动和定时两种方式,自动方式一般只记录方向转折点,长距离直线行走时不记点;定时采样可以规定的采样时间间隔。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开始记录、停止记录、设置方式或清空路线轨迹。

三、定位记录技术在配网运行巡视中的应用

东莞供电局组建了技术创新应用小组,分析总结配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了实施工作方案。结合GPS定位和轨迹记录技术,利用市面上现有的GPS配件和材料,组装了一种小型的、方便随身带的,具备实时定位,能记录巡视人员运行轨迹的仪器,并通过建立实时监视平台,实现仪器与仪器,仪器与监控中心对讲,总体实现配网巡视调度录音以及轨迹记录监控的功能。当运行巡视人员按照班长安排的工作计划,带上轨迹跟踪对讲仪器,对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巡视,班长可以通过设置在电脑上面的后台监控终端,实时掌控运行人员的巡视轨迹和地点,并进行对讲调度,随时了解现场的情况。

四、技术关键和创新点

巡视轨迹的可靠记录,要求对定位信号非常稳定,不允许出现GPS那种信号时强时弱的状况;相对于GPS系统必须装设在汽车上,而且耗电严重的缺点,研发的手持式终端将有明显优势;地理路线的显示,需要开发和整合一套功能比较图形显示系统。

五、应用前景

在安全生产方面,不仅能在配电线路的运行巡视中大量推广使用,还能应用到应急抢修工作中,对人员、车辆、工器具实时定位和统一调配,对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意义;在营销抄表方面,同样可以记录抄表员的轨迹,所耗时间等,既杜绝了抄表不到位的情况,同时为具体抄表工作的调配提供分析数据;在物流物资的调配方面,可以跟踪货物的实时轨迹。

六、结语

利用物联网技术,东莞供电局研发了集 “对讲呼叫+地图定位+工单管理”三者于一体配网巡视定位装置,采用先进的GPS定位和IT显示技术,实现了配网设备巡视的可视化、实时化和闭环工作管理,提高了配网运行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蒙安平--浅谈10kV配网设备巡视管理,《大科技》,2013年第22期。

[2]王秋晶,丁旭--浅谈10kV配网运行巡视和故障处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31)

上一篇:如何建立完善的员工认可体系及其对组织发展的... 下一篇:关于35KV变电站自动化的优化改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