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如何进行就业规划略谈

时间:2022-08-01 10:17:26

新形势下大学生如何进行就业规划略谈

【摘要】随着各高校对大学生的不断扩招,就业形势在近几年显得更为严峻。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实际,培养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品质,是指导大学生进行就业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鼓励大学生能够艰苦创业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也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生 就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24-02

一、大学生进行就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尤其最为激烈的是每年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挤破脑袋去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特殊岗位考试等等,大学生就业形式显然十分严峻,就像万马涌上独木桥,有几个才是挤过独木桥的幸运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就业问题已经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地位和人生价值,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立住脚跟,就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对就业形势进行认真分析,对自己的专业择业标准进行准确定位,做好自己的岗前就业规划,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就业所带来的沉重压力和残酷现实。下文,笔者就针对大学生如何进行就业规划这个论题,阐述和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们国家是个人口大国,其劳动人口就占总人口的一大半,其中就业问题确实成为社会所担忧的现实问题。虽然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决策性建议和相关的政策,但是随着上世纪末全国普通高校正式向社会大规模招生的政策出台,很多青少年都能买进大学,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成就自己的美好理想。而且这个政策对国家进行社会建设储备了相当数量的专业人才和高端科技人才。然而,扑面而来的是各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的增加,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2年开始,毕业的大学生已经“不包分配”了,大量的毕业生成为社会的“弃儿”,没有工作,没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大家精神颓唐,没有生活热情,失去了生存的勇气和力量。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9年,这三年期间,全国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多,但是大学生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当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就要超过700万。可见,就业难已经成为不可轻视的社会问题和沉重负担。

特别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内部为了进行企业转型和重组,淘汰了不少技术落后、思想意识淡薄的工人,导致全社会下岗职工急速增加,社会所承载的就业问题确实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三、大学生制定就业规划的策略

(一)树立阳光灿烂的心态

当前就业形势是严峻而残酷的,有时1个岗位就有200甚至1000人苦苦竞争,可见竞争之激烈是难以想象的。大学生刚刚毕业没有充足的工作经验,也是锻炼的好时期,所以对一切都没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就业规划就要让学生认真分析就业形势,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面对今后的就业压力。

(二)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就业。因此,教师就要指导大学生在这个时候做好就业规划,制定就业规划会让大学生有一定的发展方向,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再一步一步地实现。

(三)要树立一种乐于进取的精神意识

只懂得享受,而不懂得珍惜,或者根本不理解父辈们的辛勤劳动,再好的生活境况也会毁于一旦。所以,指导大学生进行就业规划,就要让学生通过电视新闻、学校就业指导、周围的学长那里获取信息,清楚认识当前就业形势,让学生自己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敢于面对失败,敢于顽强挑战,坚持不懈,初步培养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顽强拼搏的毅力。

(四)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就业规划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时也没有相同性格、实力、能力的两个人。对于当前的大学生,充满了个性和时尚,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的期待和幻想,所以制定就业规划时,忽视了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做事能力,就业心态有时过高,有时过低,这些因素都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或者择业存在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好高骛远,制定出来的规划就像“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一时半会儿实现不了,反而磋商了积极性。而有的学生制定的就业规划与实际情况相比,评估过低,反而激发不起学生积极进取的斗志和决心。所以,大学生制定就业规划时,一定不要盲目攀比,一时跟风,就业规划相当于我们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上的宏观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奋斗也有了方向和动力。所以,大学生要切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自我兴趣爱好,然后进行比较和衡量,在思考成熟的基础上,再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决心。这样的就业规划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

综上所述,制定详细、切合大学生自我专业实际,能够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作为学校或者老师,指导大学生做好毕业前的就业规划,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而且可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也激发学生主动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如何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个就业规划,首先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当前就业趋势和相关的就业知识,认真分析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便促进大学生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和现实中沉重的压力,启示他们能够勇敢面对现实,乐观进取,积极努力的以实际为标准,顺利就业,在自己所处的岗位上,为社会、为他人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这也是真正制定就业规划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春霞.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2]邓建安.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第S1期.

[3]陈晓庆.浅谈如何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4]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蒋传和,王琼,孙伟.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王自强.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穆松.浅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周小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国际化趋势探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上一篇:跳出常规思维圈子,有效改造后进班级 下一篇: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