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拐弯利好一个接一个

时间:2022-08-01 09:11:21

刚刚过去的2007年对养猪户来说是一个好年景,生猪市场的持续升温,使一头商品猪产生的收益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相比这些养殖户,大连金州区的范希庄不仅把生猪养殖做到了规模化,还获得了尤为可观的经济效益。那么他养的猪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每天下午,大连市金州区向应镇种猪养猪场的工作人员都会从猪圈中牵出种公猪,用人工授精的方式为猪配种。这家养猪场像这样的种公猪有一百多头,每头种公猪每次提取可以使7头母猪受孕,成功率可以达到98%。用这种自取自用的方式来繁殖,使这家种猪养殖场猪的数量在一年内,由起初的500头增加到上万头。这家种猪场的主人名叫范希庄,他养猪虽然不到2年,但靠卖种猪和商品猪,赚到了上百万元。

范希庄以前是大连开发区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的经理,有着多年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2001年退休后,他在金州区向应镇花45万元承包了1600亩土地,开始转行做农业。起初,因为他不懂种植和养殖技术,不了解农产品市场状况就盲目进行投资。4年过去了,一算账不但没有赚钱,反倒搭进去了几十万。这看似划算的1600亩土地,成了一个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无底洞。可土地已经承包下来了,也不能就这么荒废着。2004年,范希庄看到别人家的猪养得不错,就想弄几头猪到自己的农场养一养试试。范希庄粗略地考察了当地一家养猪场后,就卖掉了以前饲养的一百多头奶牛,买回来20头母猪,把牛棚改成了猪圈,开始养起猪来。

一年后,范希庄精心饲养的这20头母猪,终于产仔了。这本是件高兴事儿,但因为这些母猪产仔量太低了,范希庄一点也乐不起来。别人养猪一胎最起码可以产10个仔以上,他养的猪最多产2个仔,还有产1个仔的,差距之大,让范希庄满头雾水。

种树、养奶牛都赔钱,养上了种猪产仔又少,这让范希庄很挠头。正巧这时,距离范希庄养猪场50公里的大连普兰店市召开了一个推广种猪繁殖技术的会议。原想借这个机会问问专家种猪产仔少的原因,但是这次会议却让他有了一个新发现。

在会上,范希庄找到了这次种猪推广会议的组织者李来君,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请他到自己承包的这1600亩土地进行考察,请他看一下自己的养猪场是否适合养猪。李来君来到养猪场后发现,范希庄的养殖场从各个方面都很适合养猪,环境好,空气流通。但当他看了范希庄养的那20头母猪后,发现了问题。原来,这些母猪只是普通的商品猪,并不是产仔用的种猪。听了李来君的一番话,范希庄才恍然大悟,他这才明白母猪产仔少的原因。

通过这件事,范希庄还看到了一个大连市种猪市场的新商机。他发现大连种猪市场状况混乱,缺少规模化、规范化的管理,于是他想自己建一个规模化的种猪养殖场,规范种猪销售,以带动大连市种猪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但是,范希庄想建猪场时,正值2005年大连市猪肉市场价格低迷,很多养殖户不但养猪赚不到钱,反而赔进去很多。于是很多养殖户大量抛售、宰杀母猪,使母猪数量减少了40%。这件事在其他养殖户看来是场灾难,可在范希庄眼里却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他想:“市场供求都是有周期性的,猪肉市场不可能再滑坡了。因为很多农户都不养猪了,供求必然会紧张,市场需求那么大,猪肉的行情肯定要好转。”

于是范希庄更加坚定了筹建规模化种猪场的决心,准备大干一番。他吸取了以前不懂养殖技术和农产品市场的教训,首先要聘请一名懂养殖技术和市场销售的人才来管理。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李来君。李来君曾经在辽南地区种猪市场做了好几年,又在北京的育种中心做了几年售后服务,他不但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而且他有很多客户资源。为了抓住人才,范希庄开出了一个非常优厚的条件,就是将每年销售净利润的10%作为回报。李来君是大连人,也想结束常年漂泊在北京推销种猪的生活。于是两人决定合作办场。范希庄拿出以前做生意赚的400万,加上银行贷款共1400万,从承包的1600亩土地中规划出110亩建起了一个标准化的种猪养殖场。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管理,一年后,范希庄不但将种猪养殖场的种猪数量扩大到上万头,他还跟技术工人学会了如何分辨种猪和商品猪,如今他也成了地地道道的种猪养殖专家。

除了种猪以外,2007年范希庄的猪场商品猪的销售量达到了6000头。因为2007年猪肉市场价格好,范希庄赶上了一波好行情。这一年,扣除养殖成本,已经卖掉的种猪和商品猪给范希庄带来了一百多万元的利润。今年,范希庄还打算建起一座猪肉加工厂,通过把生猪屠宰分割,进一步提高生猪的利润。

没有不可为,只怕不敢为。身为一个养殖业的门外汉,范希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利用外力。没有人才到市场去找,没有市场可以利用别人的市场。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发展到上万头的养殖规模。这样看来,会经营有时真的比只懂技术更管用。

上一篇:红岩柿子一树三卖 下一篇:山鸡笼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