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养驴发财的孙瑞波

时间:2022-10-21 03:26:01

自古就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近10年来我国的驴肉价格稳中有升。一方面驴肉的市场需求大;另一方面,由于肉驴生长周期长、繁殖率低,农户养殖肉驴的数量不多。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利润值得去深挖,河北衡水市武强县的孙瑞波给出了一个非常肯定的回答。

在河北省武强县,孙瑞波在肉驴行当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一年靠肉驴可以赚到三十多万元。

养过鸭子的养殖户都知道,在冬季有4个月的空闲期。孙瑞波前几年也在养鸭子,他一直想趁着养鸭的空闲期再搞点其它的养殖项目。2003年,他看中了肉驴生意,花3万元钱从山东引进了9头种驴。

孙瑞波为什么看中了养殖肉驴这个项目呢?一般来说,养殖户最怕的就是养的家禽牲畜生病,肉驴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抗病性强,不易生病。另外,肉驴的主要饲料是玉米秸秆,价格低廉,饲养成本低。所以养殖肉驴具有市场好、饲养成本低且不易生病的优点。这让孙瑞波很兴奋,他感觉自己赚钱的机会来了。

可没多久,孙瑞波的信心就遭到了打击。一天早晨,他发现进价最贵的一头种公驴有点不对劲。它两腿发直,没精打采,也不吃草料。孙瑞波检查来检查去也看不出是怎么回事,只好找来兽医,结果兽医发现是因为笼头系得太紧,驴的耳朵后面被磨破了,由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驴患上了破伤风。当时孙瑞波感到很纳闷,他听说驴是不得病的,也好养,但这一次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破伤风是驴惟一一个致命的病。结果,治疗了两天,花了两三百块钱,这头种公驴还是没有抢救过来。这让孙瑞波一下子就损失了六七千块钱。

孙瑞波没想到小小的笼头竟然成了种公驴的杀手。他吃一堑长一智,在接下来的养殖过程中变得更加细心。随后,他又购买了一些种驴,养殖场的存栏量也在逐渐增加。2005年,养殖场的肉驴存栏量已经达到了70头,这种养殖规模在当地非常少见,孙瑞波的信心也随之高涨起来。

眼看着驴一天天长大,到了卖驴的时候,一心等着赚钱的孙瑞波却为难了。当地没有肉驴屠宰企业,饭店不可能要活驴。而在养殖场里,除了小驴,肉驴大多都长到了250公斤左右,当驴长到这个重量时,长膘开始变得缓慢。如果不尽快卖出去,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还要倒贴很多钱。

郭进咏是孙瑞波的朋友,在市里做网上营销,找销路是他的强项。郭进咏发现,网络上的肉驴信息比较少,所以,他就给孙瑞波出了个主意,让孙瑞波在互联网上建一个网页,专门肉驴信息。没想到,网页刚刚建成一个多月,就有一个山西客户登门了。这个客户一下子买走了50头驴,这一笔生意就让孙瑞波赚了七八万元钱。

渐渐地,孙瑞波养殖的肉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客户。兴奋之余,他又开始感觉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因为不断有客户找过来,自己的养殖场里除了种驴已经没什么驴可卖了。原来是有驴没销路,现在变成了有销路没驴卖。看着空空荡荡的养殖场,孙瑞波很是郁闷。总不能让找上门的生意白白给丢了,他就到周边农户那里组织驴源,然后转手卖出去,这样一头驴能赚三五十块钱。可当地的肉驴养殖量很少,即便孙瑞波出价再高,也是经常收不到驴。就在这个时候,本村的孙二虎看到养驴效益好,就找上门来想跟着孙瑞波一起养驴。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所以他和孙瑞波达成了代养协议,肉驴每长1公斤,孙瑞波付给孙二虎8块钱。孙二虎一次就代养了3头驴。

这件事这孙瑞波很受启发。为什么不发动更多的农户来养驴呢?一家一户地上门去说服人家养驴有点不现实,孙瑞波记得乡长来自己养殖场的时候说过,有什么难处就直接去找他。孙瑞波拿着客户的订单跑到乡政府找到了乡长,把自己的想法跟乡长说了。孙瑞波是想让农户代养肉驴,之后每长1公斤给农户8块钱的费用。乡长看完孙瑞波拿来的订单,感到肉驴的市场前景十分乐观。这时,孙瑞波趁热打铁,给乡长介绍了肉驴养殖的优势。首先,养殖肉驴不占用村里任何主要劳动力,家里的老弱妇孺就可以养殖;其次,养殖肉驴的主要饲料就是当地多余的秸秆资源;第三,每养一头驴可以给农户带来纯收入至少1000元,有效地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听罢,乡长当即决定在乡里全力推广肉驴养殖。于是,孙瑞波不费吹灰之力就在当地发展到500头的养殖规模,自己养殖场里的存栏量也增加到100头。

孙瑞波想到的这种代养方式,农户每养一头驴,可以赚1000元钱,自己也能赚二三百块钱。按说能有这么高的利润,孙瑞波应该很满意了,但是一个山西客户的到来却让他心里又开始不平衡了。这个山西客户每次在孙瑞波这里买回活驴,屠宰之后再拉到市场上卖驴肉,加上运费还能有利润。如果孙瑞波自己加工屠宰肉驴,就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多挣300元。这让孙瑞波看到了在肉驴身上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可在当地,肉驴屠宰还是空白。为了能把屠宰之后的驴肉价钱卖得更高一些,孙瑞波想到了开驴肉专卖店。因为他看到市场上有些人用马肉充当驴肉,而自己完全可以保证卖的是货真价实的驴肉,所以专卖店是最好的方式。孙瑞波要忙着扩大肉驴饲养规模的事情,再开专卖店就忙不过来了,于是孙瑞波找来了朋友李士杰,想和他一起干。李士杰爽快地答应了。

经过一番筹备,专卖店很快开业了。开业第一天,孙瑞波就宰了3头驴,把驴肉拉到店里卖,他满心欢喜地想着一天怎么也能卖出一些,但是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因为专卖店的名气小,价格又高,所以很少有人光顾。没几天的工夫,孙瑞波的驴肉就由鲜驴肉变成了臭驴肉。

孙瑞波不得不开始考虑把驴肉往饭店里送,没想到这条路走对了。孙瑞波的驴肉质量好,味道也鲜美,常常供不应求。对于孙瑞波而言,虽然在饭店销售驴肉,价钱比在专卖店里低一些,但是销售量却可以提高很多。现在孙瑞波在卖驴肉的同时仍然销售活驴。原来的专卖店不但没有关门,现在他又与朋友合作开了6家,并以专卖店为支点来辐射周边的饭店,而自己专心在家搞养殖。他相信自己最初的判断,肉驴市场的总体养殖规模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数量,肉驴生意的关键在于养殖。原来只是想在养鸭的空闲期做点副业,没想到现在养驴成了主业,而养鸭反倒成了副业。

因为我国很多地区没有养驴的习惯,很多人片面地认为养驴不像养牛、养羊、养猪这样来钱快。其实养殖粗放、低廉的养殖成本和较强的抗病率是发展驴产业最大的优势。目前我国驴肉加工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没有领军企业,也没有知名的品牌,都是散户在进行生产和加工,因此,这个产业具有规模化养殖和开发的潜力。

上一篇:父子比拼看谁挣得多 下一篇:被忽视的市场捞回6000万